我,烏克蘭媳婦,婆婆很寵我,給彩禮受寵若驚,婚後卻不想一起住

這是我們講述的第919位真人的故事

我是奧爾加

(婚紗照)

1994年,我出生在烏克蘭西部一個小城市,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我跟着母親,對父親沒有什麼印象。

因母親要工作,所以我從小是跟外公外婆長大的。外婆是個能幹也非常有智慧的女人,中國有句古話“一個好女人能旺三代”,外婆就是這種類型。

她特別重視教育,母親和舅舅上學時,就經常予以輔導,後來他倆都有了很好的工作,母親成了一名護士。

外婆對我很嚴格,上學的時候,如果考試沒有拿到A,就很怕回家,因為一定會被外婆批評。那時我心裡很不爽,看着朋友們只得了B或C,卻能開開心心回家,為何我就不行呢?

(我3歲的時候)

後來,我到中國留學,有了更好的生活,而有些朋友的人生,卻面臨各種各樣的不順,我才明白外婆的良苦用心,也感激她對我的嚴厲教導。

其實外婆是刀子嘴豆腐心的人,考不好只是嚇唬我,不會真打我。況且外公很和藹,無論何時總會護着我。

烏克蘭經濟狀況不是很好,薪資低廉,母親在我5歲的時候,就去了意大利工作。

母親前三年都沒回來過,平時就靠電話聯繫。每次通話時,母親不會問我學習成績如何,只問我在學校過得好不好,心情怎樣?

有時放假,她會讓跟她關係好的貨車司機,接我去意大利玩1個多月,所以我也會一點意大利語

(我11歲左右時)

得益於外婆的悉心教導,2011年,我考上了烏克蘭的名校基輔國立語言大學,讀英語專業。

因成績優異,學校減免了學費,還發放了生活費,不過最開始的一年,過得很痛苦。

專業課老師對我們太嚴格了,還說我們以前學的都是垃圾,現在都要重新學,還要求每個人必須說英式英語。如果回答問題時,不小心說了一個美式英語單詞,可能期末考試就會不合格。

老師說,要把我們從頭到腳全打碎,再重新塑造。大一時,只要上專業課,大家就會頭皮發麻、戰戰兢兢。

大二的時候,我們需要學第二外語,學校一般讓學德語和西班牙語。不過德語老師也是個狠人,要求非常高,所以掛科的人很多,導致很多人不想選。

(我的父母)

當時院長來班上跟我們談話,說如果願意,第二外語也可以學中文。

一個嚴苛的英語老師,已經讓我們如履薄冰,大家再也不想過這樣的日子了,所以果斷選擇了中文。

中文老師去過北京,曾經在哈爾濱留過學。他上課的時候,就像朋友一樣跟我們相處,學中文的過程中,由於文化差異大,課堂上經常笑聲一片。

中文的“會、回”的發音,在烏克蘭語里是罵人的意思。雖然我們都知道沒有任何負面意思,但是開始學的時候,只要講到類似的詞,大家都笑得不行。

學中文真的很難,對我們來說,德語、西班牙語和英語一樣是西語,學習起來不怎麼費力。

(高中時,最右邊的是我)

但中文跟英文差別很大,學拼音就夠難了,講究聲調不說,還有很多同音字,有時候根本分不清到底要用哪個字。

到大四的時候,我的中文水平還可以,閱讀和書寫都沒問題,不過聽力不是很好,也不太會說。那時候我雖然學中文,但對中國沒有什麼概念,更不會想到,我會到中國留學,還遠嫁到了那裡。

為了以後能有更好的發展,我想考研。如果考研成績好,可以像大學一樣,不花錢就能去讀,母親也希望我能繼續深造。

有次上網,無意中看到一家德國公司在招人,公司有中國客戶,一般都是有錢人家,想給孩子找個家教,吃住在家裡。客戶還提供學習中文的學費和生活費,而且所有手續都會幫忙辦好。

(我和外公外婆)

我覺得給出的條件很好,相當於免費學習,還能出國看看,所以很心動。

不過當時我也害怕遇到騙子公司,但公司給我看了一些之前客戶的照片,也把我要應聘的那個家庭介紹給我,還通過視頻看到了他們家的情況,的確是真實的。

我跟母親說了這事,她卻非常反對。主要是不放心,她還是希望我能在烏克蘭讀研究生,然後當個老師比較穩妥。畢竟,女孩子離家太遠,長輩不放心,如果有事情,家人也沒法照料。

相持不下,母親作出了讓步,讓我專心去考研,如果通過,那就留在烏克蘭,考不過就讓我去中國。

(我、媽媽及繼父)

那時我心裡已經做好了決定,而且讀研的專業我也不喜歡,所以根本沒有報名考試。母親查成績的時候,沒看到我的名字,得知我的做法後非常生氣,兩個星期都不理我。

當時母親有男友,算是我的繼父。我跟他說了與母親的矛盾,想讓繼父幫我勸勸母親。

他知道,母親為了學醫,15歲曾去過拉脫維亞,後來才有了更好的工作機會。於是便勸她,我現在已經成年,想追求自己的生活,她應該像當年外公外婆那樣,用放手的方式來支持我。

有了繼父的勸和,最後母親妥協了。外公外婆一直很疼愛我,所以也支持我的決定。

(在北京上學的時候)

2015年,我來到了中國北京,從首都機場出來,坐上車的那一刻,覺得很親切,因為周圍的建築跟烏克蘭差不多。

不過,等到市裡,看到高聳入雲的大廈,以及一些非常有中國特色的建築時,我才覺得這是另一個國家。

公司的人接到我後,帶我到學校辦好了手續,還把我送到了客戶家裡。那對夫妻是高知人士,英文不錯,有個在讀小學的6歲孩子。

一切就緒後,我開始了一邊學習一邊做家教的生活。

每天早上6點起床,我先坐公交到北京聯合大學上中文課,下午跟着司機去學校接孩子。回家吃完飯後,再陪孩子寫作業、看動畫或者看書。如果她遇到英語問題,我就給她輔導。9點左右,再寫我的中文作業。

(我們的結婚照)

初來乍到,語言不通,也沒有朋友,覺得很孤獨。班上跟我一起學中文的都是外國來的留學生,他們來自韓國、泰國、日本等國家,我不太會說中文,他們也不會說英文,同學間也很少交流。

好在那對中國夫妻對我非常好,吃穿住行方面都把我照顧得很好,生病時,也會關心我。如果我跟孩子有什麼矛盾,他們也會客觀公正地去處理,很照顧我的感受。

放假帶着孩子出去玩,也會帶上我,我跟着他們一起去過新加坡印尼等國家,也去過中國很多城市。對此也是萬分感激,中國人民真的很熱情,也很大方。

剛來的時候,孩子很害羞,不敢跟我講太多話,但是不過半年,她就能跟我對答如流了。本來那對夫妻只跟我簽了半年合同,看我表現不錯,又續簽了一年。

(我兒子)

來到中國,除了這對善良的夫妻,在陌生的城市,我也感受過很多善意。

我一個人出去逛街時,經常迷路。只要問路,不管是男女老少,都會很耐心地回答我。如果他們不知道,就會用手機查路線後再告訴我該怎麼走。

有次,一位女士還拉着我的手,熱情地把我送了回來。其實她與我根本不同路,可能想着我一個外國人,在異國他鄉不容易,就很熱心地幫助了我。

當然,作為一個烏克蘭人,我剛到中國的時候,也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

上街時,經常有人盯着我看,或者偷偷拍我,也有人要跟我合影。他們說我長得很美,眼睛大大的,皮膚又白。

(我在威尼斯)

其實,我長相雖然中等偏上,但在烏克蘭從來不會有人盯着我看。可能那會在中國的外國人不是很多,以至於在地鐵上或者出去玩的時候,經常會聽到有人悄悄在說:看,外國人。

飲食方面,我不吃動物內臟、雞爪、臭豆腐等,至今也覺得難以下咽。不過中國的美食太多了,除去這些,還有很多我喜歡的,比如紅燒排骨。

因為沒有朋友,我閑暇時除了逛街,還會上網打發時間,沒想到因此認識了我現在的老公。

他是國航空少,1990年出生的青島人,英文很好,也在北京工作。當時我們在網上有一搭沒一搭地聊着,認識三個月內,吃過兩次飯,對彼此都很有好感,只是誰都沒有表現出進一步發展的意思。

(我在巴厘島)

相識半年後,2017年的元旦節過後,他突然約我看電影,從那以後,便開始頻繁約會了。

母親知道後,沒太當回事,覺得我們這種跨國戀,文化差異大,可能只是圖一時新鮮,不會走到最後。

男友身上有山東人的質樸和善良,也非常尊重我。跟他相處的時候,我很開心,有什麼事,也願意跟他分享。交往的過程中,覺得他重情重義,還很有責任感。

自從認識男友後,我就沒有做家教了。那對夫妻覺得很可惜,不過也很尊重我的選擇,畢竟我也不可能一直呆在他們家中,遲早都是要走的。

(全家福)

後來,我應聘到烏克蘭一家網絡公司,專門教烏克蘭小孩英語,比較自由,不過因為時差關係,有時上課會上到凌晨1點。

相戀一年之後,男友向我求婚了。他父母很喜歡我,第一次見面,就把我當親生女兒一樣看待。

我父母也不遠萬里來到了中國,見過他之後,覺得他為人踏實穩重,不是騙我感情的花花公子,對他也很滿意。

其實母親是不願意我遠嫁的,但是她和生父都是烏克蘭人,婚姻也早早就破裂了。所以距離短,並不能保證兩人能長相廝守,而相隔萬里,也未必不幸福。而且看我那麼喜歡他,就答應了。

(婚禮現場)

雖然雙方父母對我們都很滿意,但心裡還是有所擔心。好在他們都比較開明,知道孩子不可能按照長輩的意願過一輩子,於是2018年為我們舉辦了婚禮,送上了最誠摯的祝福。

沒想到結婚習俗,烏克蘭和中國會有這麼大不同。

烏克蘭人大多是裸婚,父母只會資助一小部分,小兩口自己租房住,等條件好了,再買房買車。

新人都是在教堂辦婚禮,等客人來到之後,就一起拍照、吃飯,還唱歌、跳舞、玩遊戲,一直玩到夜裡4點,很是盡興。

整個過程,新人一點都不累,還很享受,也不會把時間精力都花在招待賓客上,更不需要敬酒,都是賓客主動端着酒杯來看新人。

(我自學的插畫)

在中國,結婚時父母支持得比較多。當時婆婆給了一大筆錢,我都有些受寵若驚。不過我們一直沒動,留着應急用。

我們當時按照中國習俗辦的婚禮,都穿着大紅色的禮服,還有送親環節,是我在中國的烏克蘭好友來送我。

婚禮辦得非常熱鬧,賓朋滿座,也沒有婚鬧的事,整個過程雖然有點累,但我很開心。

婚後,我和老公都在北京生活。2019年秋天,老公從國航跳槽回山東,繼續當空乘,我也跟着他從北京回到青島。我們和婆婆住在不同的小區,距離有半小時的車程。

結婚之前,朋友得知我要嫁到山東,小心地悄悄提醒我,山東婆婆很厲害,讓我一定要考慮清楚。

(婚禮現場)

等結婚後,發現婆婆果然很厲害,不過是對我好得厲害。

有時候跟老公發生小矛盾,婆婆不問緣由,也不管誰對誰錯,都只批評老公。我們之間有任何問題,公婆和老公的親戚,都會站在我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從來不會讓我覺得自己是個外人。

聖誕節和元旦在烏克蘭都是很濃重的節日,婆婆也會照顧我的口味,我們一起做一大桌中西合璧的美食。

過春節時,我也會跟着老公去拜訪他的親朋好友。準備飯菜時,親戚們都會考慮我的飲食習慣,特意給我準備喜歡吃的西餐。

(過節時,我跟婆婆一起做的大餐)

雖然老公對我很好,但他屬於直男,不太懂浪漫。不過知道我比較注重儀式感,在節假日會送我鮮花和禮物。有時候惹我生氣,下班回家時,也會給我買杯咖啡賠不是。

出差的時候,他會給我帶世界各地的美食和小玩意。我的化妝品基本都是老公在免稅店買的,他還會給我講飛行途中遇到的奇聞異事。

感情都是相互的,夫妻之間就是要相互體諒,你來我往,婚姻才經營得好。

老公生日的時候,我也會精心準備禮物給他,比如,親手給他做一份芝士蛋糕。

(老公生日時,我給他做的芝士蛋糕)

來中國7年,我廚藝長進不少,還會做中國硬菜了。有時候一個人在家,也會做一道紅燒排骨,犒勞下自己。

今年4月,我們的兒子出生了,我目前在家帶娃,等孩子一歲左右再去上班。有了孩子後,我們感情依然很好。不過,有時候他會怪我,把時間精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

我和老公覺得,婚後單獨生活比較好,就沒有跟公婆一起住,就算有了寶寶,也沒讓婆婆幫忙帶。但帶娃是一項大工程,所以有時根本無暇顧及老公。

獨自帶娃真是太累了,一有時間,我只想好好休息。不過更多時候,大家都會相互體諒,他回家之後也會承擔家務,我也會去關注他的心情等。

(和朋友去爬長城)

現在的日子過得平淡而充實,最讓我擔心的是疫情和戰爭。

因為疫情,航班減少,老公的收入下降很多,好在還有點積蓄,平時也比較節儉,日子還能過得去。

受疫情影響,我已經三年沒有回家了。以前每年都會回家一到兩次,看外公外婆,他們已是耄耋老人,每次打電話都會因為想我而哭,我心裡也非常難受。

從蹣跚學步到大學畢業,都是在兩位老人的眼皮下度過的。也因為有外公外婆,我才考上名校,並出國留學,才有了現在的愛人,過上了好日子。至今仍然感激他們為我所做的一切。

我非常想念我的家人,希望疫情趕緊結束,我也好跟老公帶着孩子回烏克蘭,好好陪陪外公外婆及父母。

(家人第一次來中國)

除了疫情,讓我揪心的還有戰爭。俄烏戰爭爆發時,我還懷着孕,一看新聞就渾身發抖,非常害怕。

其實我的家鄉在西部小城,不是主要衝突地,相對來說算安全的。但戰火無情,我遠在中國,還是特別擔心家人。

只要有戰爭的地方,到處都是“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的場景,看着都揪心。

雖然我生活在中國很安全,但我的親朋好友大多在烏克蘭,就算沒有生命危險,但一打仗,物價飛漲,聽他們講生活的艱難,心裡很不是滋味。

我也知道,自己擔心、焦慮改變不了什麼,唯一能做的,只有好好過好自己的生活,不要讓親人擔心。

希望戰爭早點結束,以後烏克蘭再無戰爭,像中國一樣,山河無恙,人間皆安。惟願世界和平,惟願家人安康。

【口述:奧爾加】

【編輯:欣玥】

我們不能走過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裡感受別人真實的故事,而且,每個故事都有真實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歡這樣真實的故事,請關注我們吧!@真實人物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