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防疫政策“北快南慢”?台灣學者緩頰:其實整體防疫措施還行

據台媒2月1日報道 台灣本土確診病例人數持續增加,今(1)日共有16例本土個案,其中有9例來自高雄,高雄市府稍早也宣布,自明(2)日起比照台北,電影院禁止內用,防疫規格節節升溫,是否代表島內疫情即將爆發?台灣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接受台媒採訪指出,電影院是密閉空間,禁止內用當然是適當的做法,不過以奧密克戎傳播的速率來看,桃園和高雄目前都控制得非常好。


“台灣指揮中心”今日宣布,島內新增16例本土個案,其中桃園增7例、高雄增9例,對於高雄12天內出現104人確診,高雄市長陳其邁宣布加嚴防疫措施,明起禁止在電影院內飲食,而台北市則是在年前即禁止電影院內用。


而究竟是不是台北快了、高雄慢了? 施信如受訪指出,以全台目前的案例增加程度來看,台灣的疫情算是堅守得非常好,自己也身處篩檢的第一線,可以看到其實篩檢的數量都非常的多,“而電影院禁止內用我覺得是有必要的,畢竟要吃東西就是要拿下口罩,雖然看電影吃爆米花很開心,但是以島外的案例數看來,都是乘數成長,電影院這樣的密閉空間來說,還是別內用比較好。”


不過施信如也認為,島內疫情目前看來沒有爆發的狀況,“其實我們的反應都是很快的,像是高雄旗津,想到說人潮比較多,又有渡輪,馬上就設立了隨到隨篩的篩檢站,幾乎就是當地普篩的程度,而台北則是在防疫上較為有經驗,目前也可以看到雙北幾乎沒什麼疫情。”


而對於桃園地區,施信如則表示,桃園本來就是“前線”,在防守上自然就比較困難,而且奧密克戎本身就不容易防守,在還沒又癥狀之前就有傳染力,往好處來說,我們已經延後了奧密克戎進到本土的時間,現在大部分的人都打了疫苗,就算有本土個案,病例數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多,算是有守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