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癌症後,想要促進病情恢復?醫生建議多補充5種營養素

  在中國素有病從口入的說法,確實有很多疾病的出現,其實都是建立在了飲食基礎之上!

  就拿我國較為高發的慢性、惡性病“癌症”來說,在它病字框的下方,恰恰就是三個口字。有大量的研究調查顯示,長期保持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暴飲暴食、三餐不規定、吃燙食)、長期保持不健康的食物選擇(高脂肪低纖維、腌制食物和加工肉類、煙熏燒烤類、霉變類),就會增加未來患消化道癌的幾率。

  當然,這並不代表只要是飲食就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事實上我們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就來源於每天攝入的各種食物。食物可能會增加癌症出現的幾率,但部分食物也能起到側面預防癌症、促進癌症患者恢復的作用。

  比如在確診癌症之後,醫生就會建議患者通過食物補充以下幾類營養物質:

  1、維生素B2

  有大量的研究調查顯示,如果體內缺乏維生素B2,就會導致亞硝胺代謝發生改變。要知道,亞硝胺就是一類致癌物質,腌制食物和加工肉類所含的亞硝酸鹽在進入身體後,就會在胃酸作用下轉化為 亞硝胺。

  一旦亞硝胺代謝改變,就可促進食管上皮增生,導致食管癌病發、患者病情加重。因此,食管癌患者可在生活中補充維生素B2,比如雞蛋、牛奶、豆製品、黑木耳等,都是維生素B2的優質來源;

  2、蛋白質

  惡性腫瘤原本就是消耗性疾病,它會消耗患者體內儲存的各種營養物質,同時部分消化系統癌變,還會造成食欲不振、消化和吸收不良等問題出現,比如食道癌和胃癌胰腺癌、肝膽癌變等等,患者可能會因此發展為低蛋白血症,出現長時間進行性乏力、疲憊、反應遲鈍、記憶力下降等癥狀表現。

  所以,在確診為癌變之後,補充蛋白質很有必要,比如禽肉類、海鮮類、雞蛋、牛奶等,都是蛋白質的好來源;

  3、補充碳水

  碳水化合物其實就是生命細胞結構中的主要成分,同時也是主要的供能物質,它具有調節細胞活動的重要作用。

  通常,機體中的碳水主要有三種形式,分別是葡萄糖糖原、含糖的複合物。在臨床看來,確診癌症之後,患者需要適當補充碳水化合物,以維持生命機能,這包括了大米、麵食、粗糧等等;

  4、膳食纖維

  如果癌症患者進食的食物類型過於精細,不僅會造成消化吸收障礙,還可能會出現便秘問題。特別是腸癌患者,應當預防便秘的出現,患者需在三餐中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比例,比如新鮮的蔬菜、水果等,都是不錯的膳食纖維來源;

  5、維生素C

  維生素C具有極強的還原性,同時它還有促進蛋白質合成、維持免疫機能的作用,可以說維生素C就是一種高效的抗氧化劑。

  對癌症患者來說,免疫系統已經在治療、癌症消耗中受到了損傷。所以,此時應當通過食物適當補充維生素C比如橙子、西蘭花、新鮮大棗等,都是維生素C的優質來源。

  最後還要提醒大家,癌症患者食療的目的,是為了輔助治療、緩解副作用。

  但是,食物本身並沒有治療癌症的效果,所以大家應當清楚的認識到這一點。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才是患者應當做的事情,只有這樣疾病才能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