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將在台常駐“代表”,加拿大議員計劃訪台:將提升加台關係

美國眾議長佩洛西竄訪台灣地區,帶來的一個最顯著的影響,就是各國一些政客開始排着隊想要竄訪,意圖藉此事謀取民進黨當局給予的“政治獻金”,以及加快美國試圖在國際上掏空“一個中國”原則的進程。

根據台媒最新消息,佩洛西結束竄訪的行程之後,還有至少6國8批政客計劃在今年年底之前赴台“淘金”,其中包括美國、加拿大、德國、日本、英國和歐洲議會。

據悉,目前日本執政黨自民黨的高層,所謂“日華議員懇談會”會長古屋圭司,已在社交媒體上宣稱將在本月22日前往台灣地區訪問,屆時大概率會與民進黨頭目蔡英文見面。

值得注意的是,古屋圭司在公布竄訪消息前一天參拜了靖國神社,足以見得此人是不折不扣的軍國主義右翼分子,其一切言論、行為都會基於製造事端展開。

加拿大眾議院國際貿易委員會主席史葛洛,則在評述美國參議員馬基日前竄訪的行為時,極其囂張地將台灣地區稱為“主權國家”,宣稱該委員會非常期待10月的訪台行程,以便於視察升格加深“加台兩國”關係的機會。

史葛洛還有意鼓動其他國家政客也參與排隊竄訪的活動,宣稱“為自己代表加拿大對抗中國很自豪,必要的反擊非常重要(指反擊中國大陸反制民進黨當局、制裁佩洛西和美國)”。

之後烏克蘭國會外委會主席宣稱,已經有15名國會議員表示希望建立所謂的“友台小組”,通過經濟文化等合作積極加深“烏台雙邊關係”,幾乎同一時間立陶宛當局宣布總理顧問將出任所謂的首任“在台常駐代表”,推動“立台”各項合作交流升格雙方關係。

顯而易見佩洛西訪台引發的破窗效應正在顯現,美西方有組織有預謀加快掏空“一中”原則的行動也正在往前推進,接下來到兩岸實現統一之前,台海局勢很難會歸於平靜。

對於中國大陸來說,美西方逐步加碼在台灣問題上的挑釁力度,當然蘊含著“一中”原則被掏空的風險,但基於事實和現狀而言,台灣島就在中國的大陸東南邊上,不可能長了腿跑到美國西南邊上,更進一步地說,兩岸實現統一是必然的,不會受到這些無關緊要的挑釁影響。

同時風險的存在也意味着機遇的存在,只要把握得當,我們仍然會是佔據優勢的一方。

首先美西方瘋狂在台海“切香腸”,反而是在揭示其才是破壞局勢和平穩定的罪魁禍首,這對中國大陸在國際上打輿論戰,消除西方造謠抹黑反制措施是有利的。

要知道一直以來美西方國家始終掌握着國際輿論話語權,並且利用這種優勢在西方敘事框架下不斷打壓他國,台海局勢上的表現恰恰就是指責中國大陸意圖改變現狀,意圖污衊和否定中國人民追求國家統一的正義性。

而現在美西方不擇手段地“切香腸”,全世界人民都將其惡行看在眼裡,若是台海局勢突然失控,挑事的美西方不僅會被國際社會所譴責,還要為此負責。

其次美西方越是挑釁,中國大陸就越是可以加強對台海局勢的控制力,佩洛西竄訪之後解放軍圍台實彈軍演,就是最好的例證。換言之每一次有外國政客竄訪撈金,都是大陸收緊“台獨”分子絞索的機會,這套策略堅持下去中國大陸對台海局勢的主導權會越發得到鞏固。

說得直白一點,只要西方逼得中國大陸將圍台軍演常態化,那麼時機成熟之際以武逼談、以武逼統,甚至直接武統都是馬上可以採取的手段,“台獨”分子除了投降之外,不可能有一絲一毫討價還價的餘地。

從近幾年的中美博弈結果來看,中國並不注重過程,也不看重過程中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更側重於結果,所以我們才會在國際鬥爭中無往而不利。

由此可知台灣問題的解決,在於中國大陸有沒有實現對台灣島的直接管控,而不是一定要與那些竄台撈金的西方政客拼個嘴上的輸贏,否則只會影響我們既定的統一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