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魚頭之後,大連最好吃且沒有之一的魚鍋

很多人都覺得我不喜歡吃辣火鍋是因為胃腸不好,其實不食辣鍋一是出於愛護身體;二是為了尊重那些本味至上的食材,不想辣搶了它們的味道;三是川渝流的火鍋我只鍾愛魚鍋,而譚魚頭退出大連餐飲江湖後,在大連我幾乎遇不到能勾起我食慾的魚鍋。
​幾日前朋友攢局一家魚鍋,本以為禮節性的去走個過場即可,沒想到那一鍋魚竟然毫不客氣的征服了我。小店叫渝說,看着店牌突然發現老闆起的店名十分出彩,既標明了鍋子的流派,也取了同音突出了魚鍋特色。
​店裡的魚均是活魚現宰,花蓮,烏江,黃辣丁這三種最適合做魚鍋的品種均有。范范最愛花蓮,雖然刺多了些,但魚肉卻最為細膩,而滿滿膠原蛋白的魚頭更是不可多得的美味,而烏江,肉質緊實,幾乎沒有刺,嫌刺多麻煩的朋友不妨來這個。至於黃辣丁,在我看來比細膩,膠質不如花蓮,比緊實方便不如烏江,當然這也是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了。
​說完選魚,再說說這家店的鍋底和蘸料。鍋底端上來沒一會就香氣撲鼻,用筷子粘了一口竟然發現只有色拉油而沒放牛油,不禁在心裡佩服了一下老闆的自信。

其實鍋底本也沒那麼神秘,所謂的獨門配方噱頭大於實際,好料,好油,按部就班按工序炒料,自然就會有好鍋底。
​蘸料里香菜末,芹菜末,炸黃豆等一應俱全,鍋底滾沸後,打兩勺湯澆入即可,一下把記憶拉回到曾經的譚魚頭。對這鍋魚的期待立馬倍增。
​第一口魚肉入嘴,口腔中先依次體會了先辣後麻的感受,嚼一口魚肉,發現小料無限放大了淡水魚的肥美,齒頰留香回味在口,而鍋底的麻辣又到喉即止,做到了正宗川渝菜系濃油重味,辣不過喉的標準。我想說這家魚鍋不僅是目前大連街上我吃過魚鍋中最好的一家,即便扔到成都,重慶,在味道上也絕對不會露怯。愛挑刺的我除了說好,真就挑不出一點毛病。
​​​愛吃魚鍋的朋友我強烈推薦大家去渝說試試,點兩條魚,來點老豆腐,泡黃瓜,苕粉,炸麻球,肉都不用點,一餐保准吃的舒舒服服。

誰這兩天要去吃帶我去蹭個飯唄,留下念想,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