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樓市“集體失守”?8個省會城市房價回到1年前,說明了啥?

從2021年開始,國內房地產市場呈現“量價齊跌”的趨勢:一方面,今年一季度全國住房均價9552元/平米,與2021年一季度全國住房均價1.1萬元相比下跌了15%。另一方面,樓市成交量仍處於低位。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商品房銷售面積31046萬平米,同比下降13.8%;銷售額29655億元,下降22.7%。

為了讓房地產市場走出低迷的困境,一些城市正在陸續給房地產市場鬆綁。截至4月18日,全國共有超80個城市加入樓市鬆綁的隊伍中來。而鬆綁樓市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門,比如,放鬆限購限貸、降低首付比例、增加房貸額度、放寬購房條件,以及發放購房補貼等。

儘管各地出台各種政策給樓市鬆綁,但是,國內房地產市場依舊低迷,根本沒有回暖的趨勢。如今在70個重要城市中,不管是新房,還是二手房,房價同比下跌的城市都超過七成以上。而在這些房價下跌的城市名單里,北方城市房價下跌特別明顯。

根據官方統計數據,截止3月底,有28個城市的房價已經跌回了1年前。其中不乏有北方8個省會城市,它們分別是:太原、哈爾濱、石家莊、長春、呼和浩特、鄭州、天津、濟南等。還有一些三四線城市房價也出現了下跌的行情,比如牡丹江錦州秦皇島洛陽等。

這也正應驗了原央行副行長吳曉靈之前所說的話:“股、債、匯、房”這四個交易市場是國家金融命脈。其中,最薄弱和影響最深重的是房地產。她認為在泡沫中狂歡的日子不多了,做好潮水退卻後的準備,這是每個國家、每個人都要面對的現實。從目前情況來看,北方地區城市的房價下跌要領先於南方城市。

現在問題來了,北方樓市“集體”失守,這背後又說明了什麼呢?首先,我國南方和北方的經濟發展並不平衡,通常北方地區相對保守,而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步伐走得更快一些。這就導致了除北京、天津等少數北方城市經濟發展得還不錯,其他的北方城市多數是產業結構比較單一,這就使得北方地區的居民都流向南方城市發展。

舉個例子,2021年河南省人口負增58萬,而作為河南的副中心城市的洛陽,在過去10年里人口僅增加了51萬人。試想,北方地區大量人口都到南方來尋求發展機遇,那北方各城市人口越來越少,當地購房需求急劇萎縮,當地房價出現下跌就不難理解了。

再者,我國北方城市之前執行的樓市調控政策都非常嚴格,導致北方城市房價下跌比較明顯。早在2016年我國就開始了房地產調控,當時很多北方城市規定外來人員在本地購房,必須要有繳滿當地三年社保的證明等,而從2017-2018年北方城市的房價就已經見頂了。

實際上,北方城市的房價從歷史最高點跌下來,現在的跌幅還是比較大的。北京下跌了15.8%、天津下跌了21.8%、石家莊下跌了18%、鄭州下跌了13.1%。而環京三、四線城市房價更是跌去了50-60%以上。

再次,北方城市房價之所以會持續下跌,也與受到疫情的影響,各行各業不景氣,人們收入增長預期下降,很多家庭取消了購房計劃有關。而現如今北方很多城市房價下跌已成趨勢,再加上人們對收入預期開始下降,這就導致了購房需求快速下滑,房價出現持續陰跌就在情理之中了。

最後,我國北方地區已經進入到老齡化,少子化的時代,剛需購房需求越來越少。資料顯示,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當地人口的14%,按照國際標準已經達到深度老齡化社會。而另一邊,年輕人口越來越少,即使是河南省去年新生兒的出生率也跌破了10‰。在北方城市中,老年人口越來越多,年輕人口數量逐步減少,這就導致購房需求持續下滑。

從目前情況看,北方地區的城市房價下跌得還是比較厲害的,南方地區的城市房價相對抗跌一些。現在已經有8個北方省會城市的房價出現了集體下跌的情況,這主要是北方地區人口流出大於流出,導致購房需求驟降。

同時,前些年北方地區各城市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效果正在顯現,投機炒房需求退出。當然,還有受到疫情影響,很多家庭也打消了購房需求。更關鍵的是,我國北方很多城市已經處於老齡化社會之中,這樣一來,當地購房需求越來越少,北方城市房價集體失守已成定局,未來房價下跌趨勢無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