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台北1月22日電 (記者 肖開霖 黃少華)2018年台北年貨大街將於2月1日登場,在推出各項優惠活動之外,也希望讓年輕人重新發現“過年的力量”。
台北市商業處1月22日召開記者會透露,今年的台北年貨大街將於2月1日至14日舉行,台北迪化、信義、榮濱、後車站、華陰街、地下街、寧夏夜市、沅陵街、四平陽光等九大商圈悉數參與。中新社記者 肖開霖 攝
已有20多年歷史的台北年貨大街,是當地民眾購買年貨、業者招攬商機的重要場所。台北市商業處1月22日召開記者會透露,今年的年貨大街將於2月1日至14日舉行,台北迪化、信義、榮濱、後車站、華陰街、地下街、寧夏夜市、沅陵街、四平陽光等九大商圈悉數參與,台北市長柯文哲也會前往多個商圈發放“發財金”紅包。
台北九大商圈的“掌門人”現身記者會,宣介籌備情況,展示特色年貨。擔任台北市商圈產業聯合會理事長的周水美指出,今年台北商圈參與年貨大街的規模較以往再次擴大,從四大、五大商圈參與,增到八大、九大商圈,顯見其代表性。
除了琳琅滿目的年貨,獨特的叫賣文化和新穎的宣傳手法,也是台北年貨大街受歡迎的重要原因。記者注意到,今年的台北年貨大街加大了與移動支付的結合,民眾用手機掃描主辦方提供的條形碼還可參加抽獎。
實際上,今年春節來臨之際,台灣年貨業者更加註重網絡銷售、移動支付的作用。傳統的南門市場首推“名攤年菜在線購足”方案,也有購物網站首辦“網上年貨大街”,不少商圈的攤商更是主動接入大陸移動支付平台以吸引大陸遊客。
在雲林種植柳丁的許順利,今年首次參加台北年貨大街。2009年,雲林科技大學團隊與許順利展開合作,幫助改善種植技術,之後又協助開通了網絡銷售渠道,“剛合作的一個禮拜,我就銷售了近萬斤柳丁,一下解決了我的銷售問題。”現年65歲的許順利說道。
台北年貨大街將傳統節慶與商業活動結合,早已成為台灣經濟社會的一個符號。針對現代社會年味漸淡的情況,今年的台北年貨大街以“你不知道過年的力量”為主題,規划了“拜年貼圖產生器”“新派年菜懶人包”“悄悄話紅包袋”等活動,拍攝了主題電影,希望年輕群體在體驗中找到過年的期待和相聚的溫暖。
首次參加台北年貨大街的許靜文,平時推着小餐車售賣“熊飯糰”,因為賣得紅火,為自己贏得了“熊媽媽”的稱號。談及參加年貨大街的初衷,許靜文說道:“我也是媽媽,可愛的熊飯糰可以大大增加小孩的食慾,減少媽媽們追着小孩吃早餐的困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