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為的“出口禁令”,讓美芯片商被重擊了

外媒稱,美國股市6月13日收低,投資者在即將召開的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會議前持謹慎態度,美國半導體巨頭博通警告全球需求普遍放緩給芯片股帶來壓力。

路透社近日報道,6月13日,博通股價急跌約5.6%。此前,該公司將全年營收預估下調了20億美元(1美元約合6.9元人民幣),並將此歸因於美國對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實施的出口限制。

其他美國芯片股也大跌。這些公司將大量生產外包給中國廠商且產品也主要銷往中國。

報道介紹,費城芯片股指數跌近3%,30隻成分股中有29隻下跌。美國思佳訊公司和美國科爾沃公司等其他華為供應商股價也下跌。

“就因為(對華為的)出口禁令,我們將看到非常嚴重的衝擊,而且現在沒有明顯的替代選項。”博通CEO在業績公布後與分析師召開電話會議談及華為禁令時表示。

報道稱,華為去年占博通整體營收的4%,或約9億美元。

外界注意到,這已不是美國芯片股近期首次遭遇重挫。

自5月15日華為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後,焦慮情緒持續蔓延,美國芯片股5月20日遭遇重挫集體下跌。高通博通跌近6%,費城半導體指數跌超4%,英偉達跌超3%,AMD、凌雲半導體跌近3%。標普收跌0.67%,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跌113.91點,跌幅1.46%,報7702.38點。

芯片行業因美國施壓雪上加霜

有分析認為,美國芯片股接連遭遇重挫並不意外。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此前就指出,美國劍指華為可能誤傷芯片生產商,並稱美國商務部宣布將華為列入“實體名單”對美國芯片商來說是重大利空。

彭博社則觀察到,禁止向華為出售美國技術的“禁令”,清晰表明了全球供應鏈相互關聯的程度——在向中國客戶和競爭對手施加壓力的過程中,幾乎不可能避免損害國內公司。美國一些小型芯片製造商已經表示,華為和中國的訂單減少將影響他們的收入。魯門特姆公司下調了預期,科爾沃公司隨後採取了相同行動。分析師們表示,在華為被列入“實體清單”的影響下,上述趨勢可能加速。

新華社也報道稱,實際上,全球半導體市場並不景氣。作為華為的供應商,高通美光等美國芯片大廠2018年第四季度收入出現大幅下降。行業分析人士預計2019年行業增速可能從兩位數下滑至個位數,只有5G和人工智能市場有望成為亮點,在這種背景下,美國的出口管制令無疑讓行業發展雪上加霜。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