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最近有些魚友看到養魚老道給羅漢魚投喂小麥穗,感覺很好,於是乎,在自己的一缸小蝴蝶鯉身上做實驗,結果導致蝴蝶鯉全部出現了嚴重的腸炎。
具體的反應就是很多蝴蝶鯉,都出現了一側腹部腫脹,但還不是炸鱗,估計已經出現腹水的概率很大,也就是說嚴重的消化不良了,有的可能救不回來,也有可能還有希望,這就不好說了,得看耽誤時間多長和具體輕重了。
關於這些冷水魚,到底能不能攝食小魚或者是黃粉蟲,以及魚蝦肉、蚊子幼蟲等等吧,都有了,我們需要注意什麼問題呢?
雜食性觀賞魚雖然是可以吃魚的,但是從來沒有吃過的請注意
首先,這裡面就牽扯到了一個,觀賞魚習慣性攝食的問題。
小魚蟲,尤其是活的魚蟲,我們自不必說了,任何的觀賞魚攝食都不是問題。
除了鮮活的小魚蟲以外,紅蟲、豐年蝦也不是不可以,適度投喂問題也不大。
但是,只要牽扯到蚊子卵、蚯蚓、黃粉蟲、較大個體的小魚小蝦,甚至於冰魚蟲,我們都需要適度注意。
我們比如說,有資料顯示,孔雀魚,如果大量的、單純投喂野外的蚊子幼蟲,它們也有可能出現暴斃的問題,雖然說它們和食蚊魚的個性很相似,也是屬於雜食性。
究其原因,其實是因為它們在人工的環境下飼養太久了,對於野外的食物,突然間大量接受,也未必適合。
這個問題並沒有多麼難以理解,就比如我們一年365天,如果天天食用方便麵或者壓縮餅乾,突然間給我們整上了一盤豬頭肉,只要是大量進餐的,肯定腸胃都受不了,不出現問題才怪。
像是土炮錦鯉之類的、常年生活在室外池塘里的,相對來講,就會強一些。
尤其是蝴蝶鯉、中高檔金魚之類的,這種完全生活在人工環境下或者是人工培養出來的的觀賞魚,它們對於這些肉食性食物的消化能力,可能就會大打折扣。
絕對不能突然間,毫無過度的大量投喂,或者個體較大
給錦鯉投喂小魚,以前我也有試過,但是蝴蝶鯉我就沒去這麼做,給金魚或者錦鯉,投喂黃粉蟲以前我也有餵過,我的這缸蝴蝶鯉也投餵過極為少量的黃粉蟲和蚊子幼蟲,投喂量極低極低,絕對不能和單純的肉食性觀賞魚那麼個投喂方式。
即使是肉食性觀賞魚,比如羅漢之類的,一開始也不可能大量投喂的,有可能它們在魚場里只是攝食魚飼料,直到現在,我給它們投喂的小魚數量也不是很多,而水虎魚,攝食小活魚根本不在乎這些,它們也知道饑飽,這就是它們之間的差距。
所以說,這些雜食性觀賞魚,投喂類似於魚蝦肉這樣的活物,本身就不宜多,不能作為主食,應該是結合魚飼料少量摻和着喂。
再者,這其中還會有一個小魚的個體大小問題,小型的蝴蝶鯉總共肚子那麼大,我們再去投喂個體較大的魚,又是餐餐管飽,有個連續三五次,基本也就完蛋了,很快就會腸炎,而且一般都是比較嚴重的腸炎,為什麼腹部鼓脹?
可能根本就沒消化,繼而引起了更為嚴重的腸道疾病。
餵魚的時候,觀賞魚興奮不要緊,我們不能跟着興奮啊
這幾天我也給我的小水虎投餵了一些紅蟲,大家也看到了,按理說這個東西投喂紅蟲絕對沒問題。
但是,它們才剛到家幾天呢,之前有過這樣大量攝食的經歷嗎?
因此,我在投喂上也是異常謹慎的,必須時刻關注它們的腹部變化和排便情況,不能因為它們攝食迅猛,場面異常火爆,我就一個勁的猛喂,如果是那樣的話,我估計一板紅蟲,也就是兩三天的事,之後這些水虎魚也會完蛋。
冰紅蟲和活魚,絕對是完全兩碼事,不能混為一談。
尤其是小魚苗、小亞成之類的各種觀賞魚,如果我們投喂的時候,不去關注它們的腹部變化和排便問題,一旦投餵過度,直接就是腸炎,跑不了的。
更何況雜食性觀賞魚,還是腹部總是滾圓的蝴蝶鯉?
本身沒有經驗的新魚友,就無法判斷其腹部的變化情況。
這一類的觀賞魚還有,金魚、迷你鸚鵡魚、鸚鵡魚、金波子等等,都是一些大肚子品種,給我們的觀察帶來了很多的不便。
但是,只要我們細心再細心,一定就會發現問題的,它不會一點變化沒有的,再者,排便一定會有所表現。
所以說,給觀賞魚投喂這些活食的時候,不能觀賞魚極度興奮,我們也跟着興奮,相反的應該是,觀賞魚越是興奮,我們越害怕,越要小心謹慎。
哪怕是投餵魚飼料,也不能管飽、把肚子喂成球
我如何投喂小羅漢,大家也看到了,哪怕是投餵魚飼料,也絕對不能每次都管飽,相反的,如果是很小的魚苗,投喂活魚蟲、豐年蝦倒是可以管飽,這個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對於七彩神仙魚、燕魚之類的,必須同時注意水溫和換水的頻率都要跟上,否則的話,還是一個腸炎、趴缸、面壁、拒食,這些情況都有遇到。
再者,魚食不能過於集中投喂,除非是剛起水的小苗、因為魚缸的水體較大,小魚苗可能找不到食物,一旦它們有了主動攝食追擊能力,就不能過於集中投喂,很多小魚苗可能由於突然間大量進食而拜拜,其他魚苗還未必搶得上食,這是兩頭不討好的投喂方式。
總而言之,誰都想着自己的觀賞魚能夠營養全面一些,都希望自己的小魚能夠快快長大,都不想把自己的小魚苗喂成老頭魚,但是這個度,和觀察力才是最重要的。
少食多餐和循序漸進,永遠都是最正確的。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