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父母注意!孩子必讀的兒童繪本:小雞球球系列(1~3歲)

題外話:

孩子剛出生對外界一無所知,處於動物本能,他會將所見所聞都當作世界的反饋從而進行模仿學習,目的是儘快的融入到這個世界中從而可以生存。

孩子在這個階段的學習可以說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因為他會將所有學習到的“世界規則”都寫入到自己的潛意識邏輯基石中,也就是一個人最基本的性格結構。

性格是決定人生的重要因素,而性格基石一旦成型就基本很難改變,因為你後天的一切判斷和認知都是基於這個性格基石來作為基礎進行判斷的。

但是以前很多父母認識不到這個階段對孩子的重要性,很多孩子的教育基本都是散養狀態,所以造就出來的孩子性格千奇百怪,在社會中經歷了各種社會毒打後才慢慢成熟。但是相比較其他人家兒童教育成功的孩子已經相差了二三十年,你讓孩子怎麼和別人比?

並且中國父母的傳統情感表達就是含蓄,很少有父母和孩子直接說我愛你的。孩子對世界的理解還不夠深刻,如果父母不說的話,孩子是感受不到的。相比較而言,國外的父母經常性的把我愛你放在口頭,讓孩子從小就知道父母對他的愛以及如何表達情感。

孩子從出生到上學,其實陪伴父母的時間並不長。一旦上學之後就立馬進入了工作結婚生子的快車道,從而和父母很難再高度相聚,只有童年這個階段是與父母感情交流最深刻的時期。而這個時期,偏偏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時期。

希望,各位父母且行且珍惜,好好的享受這段與孩子相處的珍貴時間。

所以說,現在如何給孩子一個更好的初期教育以及情感表達呢?兒童繪本就是相當好的一種和孩子的交流模式。本身,兒童繪本這種漂亮的圖畫故事結構,孩子就相當喜歡容易接受。並且,兒童繪本中所講的故事都是有針對性的,孩子可以通過繪本來學習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這些都是無意識性的學習,比家長單純的說教效率要高得多。最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父母給孩子讀繪本的時候,可以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來,並且藉助兒童繪本的故事為媒介,來直接表達出父母對孩子的愛,以及孩子對父母的愛。讓這種情緒內容,這種交流互動的場景,讓孩子記憶知識的同時也將這些情感學習進去。

今天介紹的這套兒童繪本系列就是銷量和口碑雙爆棚的小雞球球套書。根據適齡兒童來區分,小雞球球還分為

小雞球球觸摸書玩具書(適合1~2歲兒童):

可以讓孩子觸摸到不同動物的皮毛以及打開洞洞猜動物名字,讓孩子多元素綜合性學習動物的信息。視覺、觸感、聲音多元素學習效果最佳。

小雞球球成長繪本系列(適合1~3歲):

通過各種小故事來教會孩子平時生活中的常識性內容,以及潛移默化的讓孩子懂得父母的愛。

本系列包括:

《好朋友 》

《謝謝啦!》

《媽媽在哪兒?》

《晚安,小雞球球》

《小雞球球,藏貓貓!》

《小雞球球幫媽媽做事》

本系列特點:

讓孩子代入到小雞球球的視角來探索世界,讓孩子學會小貓小狗小雞等常見動物的特徵特點,教會孩子如何識別新事物的特徵。

再者就是通過潛移默化的小故事來教會孩子,這些動物的特點,比如小貓就是淘氣的,喜歡夜間出來溜達的。而其他動物例如小狗小豬之類的晚上就是睡覺的。

還有就是教會孩子遇到日常問題時如何處理,比如說遇到下雨了應該躲在荷葉下。遇到找不到媽媽了該怎麼辦。別人幫助你之後應該感謝。應該多結識小鴨子這樣的朋友。

小孩子學習世界的第一課就是模仿,而本套書籍就是通過一個個鮮活的形象和小故事讓孩子從中來進行模仿學習從而塑造正確的三觀。

但這套書具體效果如何呢,讓我們來看看父母們的觀後感。

可愛的媽媽爸爸們的留言:(言語中充滿了對孩子的愛)

21-24個月,逐漸可以自己猜到背後的小動物了。很有趣的設計。

小雞球球系列,以後看到所有小雞都叫球球。

暖萌系好像不是漾漾的最愛。這套書我在她一歲多一點時買的,有段時間被爺爺當作吃飯書,在哄吃飯時講。她對嘎嘎阿姨印象很深。小雞球球把花送給誰呀?嘎嘎,阿姨——。喜歡反覆看小熊從樹叢後面跳出來。

這個系列每一本都有一個附圖,其他幾本都是對書中出現的動物的介紹,這一本是農場的地圖。做得很用心。

15個半月,比起來小時候讀的基本小雞球球,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有了更大的主動權。會更主動翻裡面的機關,也會主動指點畫面上出現的小動物們、植物們。媽媽也會考問,我小貓在哪?我很快就找到指給她看啦,反之亦然。媽媽指了畫上的動物,我也可以對答如流。大都是單字或者疊字,喵喵~~ 汪汪~~ 咩咩~~ 不過有時候小牛和小羊我有點分不清楚,真是難為情。等媽媽帶我去動物園或者回姥姥家多認識一下真正的牛羊就好啦。

講給一歲的孩子聽,很有趣,知道郵箱里藏着貓咪,也會跟着一起重複的說出動物的名字,書有趣,孩子可愛。

看了這本之後,兒子總要跟我躲貓貓。。我躲在窗帘後面啊,躲在家裡的角落啊,然後他來找我,找到之後就很開心的哈哈大笑,然後躲起來讓我去找他。哈哈哈好吧,有時候明明看到他了,又假裝沒看到,然後再做驚喜狀,他就好開心。我給每個除了小雞球球之外的動物都起了自己的名字,看了無數遍他還是沒記住大家的名字,好吧,還小吧, 會記住的,恩。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套書到底是如何講故事的?讓我們拿出一本《媽媽在哪兒?》出來仔細分析下。

小雞球球書中都包含的細節元素

這就是孩子經常遇到的問題之一,找不到媽媽該怎麼辦?

小雞球球找到了四葉草,她要把象徵幸福的禮物送給媽媽。這就是在潛移默化的教會孩子愛媽媽。

找媽媽的過程中,讓孩子注意母雞的各種特徵。同時,精美的畫面也讓孩子更有代入感。這種設計在讓父母給孩子讀繪本時,有更多的互動和交流。

以為這是母雞的翅膀,原來這是小狗的耳朵。此時,父母可以和孩子進行互動,比如可以添加小雞和大狗的對話,大狗汪汪叫,讓孩子綜合性的複習動物特徵。

小雞球球看到花房裡以為這是母雞的雞冠子。除了故事性之外,通篇細節的布景,也可以讓父母拓展性的教會孩子花房中應該都有什麼啊,比如有花盆,還有噴水壺,花盆中種植着花朵,蜜蜂圍繞着花朵轉悠,讓這種圖式記憶整體性關聯性的讓孩子能夠有更多的感知印象。

沒想到是紅色的花朵。好多漂亮鮮艷的花朵在搖晃,還有瓢蟲哈哈。

經過多次認錯,小雞球球一直都沒有找到媽媽。小雞球球哭了,媽媽在哪呢?

這時候小雞球球發現了媽媽經常帶他們來的地方,大樹根。這裡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如果找不到媽媽,該怎麼辦?比如說找警察叔叔幫忙,或者找店家主人幫忙,或者不要亂走要在原地不動等着媽媽來找你等方法。通過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來教會孩子最基本的處事原則,構建孩子的邏輯體系。

在大樹根找到了媽媽,小雞球球將四葉草禮物送給了媽媽。代表着,孩子如何對父母表達情感。

媽媽高興的帶着小雞們回家了。孩子送給媽媽禮物,媽媽給孩子反饋正能量,媽媽很高興。這樣教會孩子如何表達情感,父母對孩子的關愛。

總結:

讓孩子通過繪本來學會如何認知世界,如何表達情感。


父母給孩子讀繪本可以更加容易的來引導和塑造孩子的三觀以及傳達父母想讓孩子掌握的知識。


孩子在這種潛移默化的方式中來學習小雞球球的處事原則來更好的成長。


作品介紹:

“小雞球球”這個系列風靡日本十餘年,有着600多萬冊的銷量。


作為日本最暢銷的幼兒圖畫書之一,書中含有更多教育點,是寶寶除了卡片、挂圖等認知讀物之外不可或缺的讀物。


中文版從2012年開始引進,至今已經出了27冊書。

作者介紹:

“小雞球球”系列是入山智的代表作,曾獲日本全國書店好評繪本,也是日本最暢銷的幼兒圖畫書之一。

我曾試着思考,繪本究竟是什麼,對我來說,繪本應該是怎樣的?當時浮現在腦海里的是以前讀過,多年以後年仍然值得一再品味的作品(例如福音館的《兒童之友傑作合集》系列)。


這些繪本,大多描繪的是不管時間如何流逝都不會改變的事物。我就想,能不能創作這樣的作品呢?從“捉迷藏”、“找媽媽”這些對孩子們來說非常普遍的事來思考,就有了這樣的形象……


開始創作“小雞球球”的時候,我家的老大已經出生了,跟孩子的日常接觸中自然而然就獲得了創作的主題,有時會在跟孩子玩的時候找到靈感。也有事先從編輯那獲得主題的時候。


繪本中的小故事,可能是來自於親子旅行時看到的動物或者一起經歷的事情的無意識代入。也有苦苦尋思、主題漸漸浮現的情況。


托這工作的福,我有相對自由的時間可以支配,可以接送孩子上幼兒園。去幼兒園的時候,自家的孩子就不用說了,還會觀察其他的孩子們。啊,原來孩子們是這樣玩耍的,孩子們之間有着這樣的人際關係等等,變成小雞球球應該是這樣……


一邊思考自己想創作的主題能不能用上,一邊從自己的世界觀出發豐富場景前後的故事。將孩子們的人際關係作為基本的主題代入小雞球球的世界,同時思考這前後的故事要怎樣發展,我通常都是這樣構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