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陳凱歌導演的新作《道士下山》7月3日上映後,首日票房過1.02億,並以35.09%的排片比繼續領跑暑期檔,而在電影上映後,網絡上的影評也是如潮湧來,褒貶不一。別的不說,道士下山五天後,查老闆和周西宇已經成為新一代國民CP。
LO主施先生表示,那些提《一代宗師》的人真是好壞好壞的
《道士下山》可以說是一部看過就可以忘了的電影,但是作為一個說到做到的男子漢,說了要吐槽,您諸位就受累聽我多念叨幾句。
(圖/喜鵲的LOFTER)
陳導的水軍腆着一張大臉坦蕩蕩地說:《道士》比《英雄》強十個《功夫》,比《一代宗師》強十個《葉問》。
我呸!
原著被捧得很高。有人說徐皓峰你要是能挺直腰桿罵這片一句“晚會本質和潑皮賤相”,我就贊你個“不改初心真英雄”,說得可真痛快。徐皓峰的原著小說挺多人喜歡,書里我印象最深的兩章,一是查老闆對戰明柳生的“白盡梨園弟子頭”,另一是成了精的靈芝姑娘砍下手臂獻給大痴的“千年靈芝”。
我看這書,前半部透着古龍式的瀟洒和李碧華式的瑰詭,到後半截,硬生生看出了南派三叔的味道來。靈氣是有,但是是時隱時現的靈法。有時覺得妙極,有時又彷彿看到了地攤上的不知所謂的“考據型懸疑文學”。說句離題的,我固然理解喜歡這部小說的人,不過要是喜歡看志怪傳奇,歷代筆記小說多的是[強推上海古籍出版社那套,乾淨漂亮],要是喜歡看公案打機鋒,不如去翻五燈會元啊。
小說既妙且散,改編成電影,考的就是導演的功力。之前《無極》拍出來,一堆人說當年《霸王別姬》是代導,但大多數人仍然是不信的,國師還有《三槍》呢。《道士下山》一出來,多少人開始認認真真思考代導這個問題了。我覺得倒沒有,《霸王別姬》如此成功,陳導得好好感謝李碧華和哥哥,要沒有哥哥的程蝶衣,這片子也走不上神壇。
而這部《道士下山》里的靈魂人物何安下,陳導選了王寶強來演,寶寶作為中國影視圈演傻子像傻子的典範,來演個行走世間冷眼旁觀的道爺,只能說一開始路數就不對。選這麼個本子,可見導兒也是想追求逼格的,可是裝逼是講究姿勢的,華語導演哪個沒有武俠夢,李安是詩意飄渺,國師是重彩濃墨,墨鏡王是渾然天成,陳導,陳導姿勢清奇,這謎一樣的男子我猜不透。
(圖/宇宙深坑的LOFTER)
猜不透的太多了。首先旁白小孩是何安下的兒子,就真是瞎特么胡鬧。電影里表達王香凝和何安下的感情太過隱晦,很多觀眾還不知道他倆睡了沒,陳導就把兒子給拎出來了。說真的現在觀眾智商也都還可以,不用費神搞個旁白串劇情,你不胡亂拍,我們都看的懂的。導演和觀眾之間保持着這種智商歧視互相侮辱下去的話,電影院里就只剩小時代了。
郭富城出來之前的戲其實還挺好。以他為分界線,前面的故事由雞引起,後面的故事由基結束,導演抱朴守真不改初心,要不是基的太明顯,險些又被凡人誤解。
志玲姐姐那麼嗲,我雖然喜歡她溫柔美麗情商高,但要說她不是花瓶,我做不到,花瓶多美麗呀。
范偉演的那個武大郎一出來,我就知道他是要死在床上的。追求現世的樂趣而放棄了求神問道;弟弟搞得他一頭綠油油還是繼續接濟他;收留路遇到的剛下山的小道士,如此種種,完全是一個世俗而善良的人。可惜范偉老師也是個演傻子演慣了的,角色性格豐富些,他就只能皮笑肉不笑了。
(圖/歸來看晚晴的LOFTER)
演崔道融的吳建豪,我沒看過他別的作品,只是覺得他沒的糟踐了男旦的扮相。一舉一動都硬的像根柴火棍似的,毫無身段可言。當然他不是演個性倒錯的戲子,也是要睡女人的,睡的還是親嫂。可是看看張岱的《陶庵夢憶》就知道,聽戲看戲,沒有這樣的。
沉船一幕特效突然炸了,也是看得我一愣一愣的。陳導想要表達的,就好比西湖底下是亞特蘭蒂斯,太玄幻了。死去的夫人和崔道融成了何安下的魔障,導兒你要是拍不出來,像李玉一樣畫出來也行啊。
(圖/喜鵲的LOFTER)
劇本改編成這個樣子,趙心川這個角色,不出來都可以。彭七子隨時可以去藥房和何安下燉肉吃,何必強求邏輯連貫,中毒之後周西宇和彭乾吾自然也就引出來了,而且這樣更cult一點→_→。趙心川看似重要,其實半點用也沒有,既然不要寶寶最後用九龍合璧打元華,幹嘛費勁教他。省下十幾分鐘拍拍張震和郭天王的基情,多好。
我個人對王學圻老師演的如松很有意見,高僧大德要麼是奇離古怪頗具逸才要麼是威嚴肅立龍象之姿,然而王老師的如松,總讓我想起段小樓。陳導這數十年如一日的審美也是瀰漫著一股子天地大愛。大和尚點悟人,喜歡彎彎繞繞,花樣比較多。雪峰滾球,德山棒,臨濟喝,雖然講究見心明性、直指人心,為使學人開悟,表達上仍有遮法和表法之分。如松師傅毫無大德氣象,見了誰都一種掏心掏肺之感,親切如同村裡王大爺,好沒文化。導演想裝逼,又怕觀眾不懂,借如松這一角色仔仔細細地解釋:看好了,這個逼我是這麼裝的。說到底還是導演心疼觀眾智商,可是導你要是翻開書直接抄幾則現成公案都比這大白話強,說你裝逼總好過裝逼未遂,看看人家王家衛。
整個電影里我最喜歡的一段就是房祖名和王寶強吃毒肉去偷錢箱。爆炸頭,腦袋一樣粗的脖子,面目可憎,偷的還是廟裡的功德箱,簡直酷炫如昆汀。可是癮還沒上來呢,郭天王就出來跳舞了,掃興。這部電影的打戲,威亞痕迹太重,但沒打出靈動之感。放在十年前還能給特效跪一跪,如今就只覺得浮誇。觀眾剛看完《殺破狼2》還沒緩過勁呢,打得這麼夢幻,心理落差也忒大了。我以為矛盾主要是陳導日益超前的思路與人民群眾落後的審美之間的矛盾,跟《無極》一樣。不過說不定再過十年,觀眾就理解了呢。
猿擊術讓我想起越女劍里的阿青。喬峰郭靖令狐沖甚至掃地僧那種武學高手,打架贏了別的高手,的確厲害。然而同白猿習武的越女,能以一人敵萬人,已經不是厲害兩個字可以概括的了。野史一直流傳着老猿同人比試,教人習武的傳說,是以猿擊術一出來,我就知道這玩意很吊,但我沒想到它這麼吊,得兩個大老爺們搞基十年才練的成。後來周西宇死了,查老闆和何安下練習猿擊術,我都不敢想,心疼張震。
(圖/nasnasuf的LOFTER)
張震是我多少年的男神了,從四兒到羅小虎,從小張到沈煉,二十年慘淡經營的逼格,毀於一旦。查老闆太好看,不愧是上海第一扮相,可拋開迷妹本質憑良心講,這部電影不是好看能救得了的,再來十個查老闆都不行。
最後,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我沒提《一代宗師》吧?
LO主脫絲拖曳副司機表示,《道士下山》——一座翻不過去的五指山
看了《道士下山》,我給它三顆星。
原著隨手翻過三分之一,所以我不是特別執着於改編的忠實度。我的評價都是基於電影本身作為一個全新故事的基礎。
先說加分點吧。第一是節奏很快,對於很多觀眾來說每十到十五分鐘一個橋段比較容易抓住注意力,不會輕易打瞌睡。這算是好萊塢式手法的加成。其次是武打動作的編排花了心思。不管是不是用力過度酷炫過頭,起碼要承認,編排不是敷衍了事。
(圖/火鍋依賴症的LOFTER)
減分點一是畫面。道士下山的畫面彩色的部分有點浮,不知道是設定的問題還是製作時候的技術問題。普遍反映看得晃眼睛。或許和3D的錄製工藝有關,也可能是後期調色。顏色暗沉的場景就好些,沒有這種炫目感。更大的問題在劇情的支離破碎上面。本身原著是片段式的故事,不大改不可能拍成電影。改編到目前展現給我們的這個程度已經花了很多功夫。試圖保留原著的“散”,又要有一定的連貫感,這差事不容易。但是成品效果不好,敘事被分成兩大塊:崔道寧家的事,和周西宇家的事。這兩塊之間沒有共享任何除何安下之外的線索,一個電影被硬生生弄成上半場與下半場。
據說房祖名原來是男二,現在看戲份大概被刪了至少一半。依此推測,房祖名的醜聞給剪輯帶來了巨大的麻煩。估計故事線都為此調整了。如果真是這樣,成龍欠陳凱歌一個大人情。
至於評價兩極的周西宇與查老闆的感情戲,不得不說是陳凱歌的一個情結。陳凱歌對同性之間的友情、愛情、親情一直很關注,無奈現在中國的社會風氣與電影市場都沒到那麼開放的地步,他自己大概也還沒準備好再來一次霸王別姬。
(圖/nasnasuf的LOFTER)
高山之所以有力量,是因為它不需要同類也不需要依附與攀援,它只需要站在天地之間。陳凱歌曾經有過這樣的意氣風發,道士下山卻沒能成為高山之巔最美的風景。可嘆。願陳導能重整旗鼓再來一次,在更加開放的中國電影市場里找到當年的自信。
LO主湯姆貓愛電影表示,道士你還是別下山了
有的時候真的很感謝預告片的存在能讓我們認識到很多新片,那是在一個六月的早些時候,買了《侏羅紀世界》的電影票,想着在開場前先去方便一下,走進廁所發現廁所里的屏幕上放着《道士下山》 的預告,那預告剪得真的很搞笑,心想陳凱歌還算有那麼一點保障,畢竟上一部電影看完之後還是可以接受的。至於我為什麼去看這部片子這就得先扯到我這段時間態度的轉變,那時候去電影院非國外的不看,後來發現國內還是有良心導演的,國產也在努力,要去支持一下,結果這個心態在我連續看了兩部爛片之後產生了一絲動搖。。
由於這部片子提前到18點上映,於是帶了一大堆麥當勞就去觀影了(我真的很餓。。)就這樣開始了我兩個小時無語的觀影體驗。
話說王寶強這個笑聲實在是太有魔性了,一開始就出現這種魔性的笑聲我真的沒有控制住笑了出來。。起因是道觀因為糧食緊缺養不活那麼多人於是就希望比武決定去留,老師傅心想“比武贏了說明你有本事,有本事就餓不死。”很明顯王寶強下山了。
下山後遇到第一個人就是范偉,不得不說范偉真的台詞功底太好了啊,那個咬文嚼字真的是個個有力,真的很贊,看完這片的記憶除了基情的後半段就是范偉這裡了。
要說咱男主有多倒霉,跟一個人死一個人,就在這些生生死死里也悟出了許多道理,至於這些道理,主要出自於王學圻飾演的和尚嘴裡,可謂好大的一碗雞湯啊。。。
如果全片都是按照前半段那樣的敘事情節還是很實在的一部片,萬萬沒想到,就在范偉林志玲下線後,全片開始崩壞了,房祖名,元華,郭富城,張震城,四個人開始將這部片子帶入了低分段。。。籃球場里那段師徒比武很像一代宗師啊有沒有,武打什麼都是很有感覺的。。。
(圖/由暉子的LOFTER)
房祖名一登場這段完全屬於尿點,等到隱士高人郭富城上線,賣弄了一段武術,讓王寶強震驚了,趕緊去拜師(然而並沒有用),中間穿插了一項激情戲後,影片來到了高潮,郭富城遇害臨死前想死了張震,頓時一股濃濃的基味,後來在張震的口中得知了兩個人的過去,擁抱,拉手,滾草地,生活在一起等等等等,如果這還不讓你跌破眼球,那麼最後的決戰打戲追車,簡直崩到你無法想象。這他媽是什麼片子??演的什麼東西??這都是啥啥啥。。。。
下面我來說下這部片子的優點與缺點:
優點:陳凱歌導演在選景與鏡頭上還是很有功夫的,鏡頭上看的很舒服,這個跟橫衝直撞好萊塢這個不知名的小導演拍出來的鏡頭感完全不一樣。
在特效方面也看出來導演的用心,來自哥倫比亞的投資讓這部片子有着全球的市場,所以在片子上很多地方屬於洋人會喜歡的東西而國人卻完全提不起興趣。可是美元真的比人民幣好掙嗎?
演員方面范偉 郭富城 張震等一系列配角太精彩,讓人記憶點特別深。
缺點:也許都是大導演,張藝謀在《十面埋伏》里極力創造畫面的色彩差異感,於是有着打鬥春夏秋冬。這部片子也是,比如中間籃球場上比武,剛打就下雨,打完雨就停合著這比武比天氣預告還準是吧。還有張震和郭富城在滾完草地之後,站在河中間的小路上,那水裡噴出來的水柱是整齊而且互相對齊的,這炮手的技術實在是醉了。這點上真的不是很理解。
還有由於配角太精彩於是乎王寶強的存在感太低,加上長得又不好,演技也不行,導致這部片子配角完全搶戲。
故事混亂不堪,讓人感覺這部片子就是一鍋雜燴。導演你這樣真的好嗎??
最後吐槽一下3d實在是沒有必要。。。
◎ 以上圖文由編輯再加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