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螃蟹真的沒鉗了”,大學生曬和家長的聊天記錄,真是笑不活了

高中生在讀書的時候並沒有很多和家長在網上交流的機會,平時都在當面談或是根本沒有機會拿手機,等學生上了大學就不一樣了,一個學期回家一次,想不在網上交流都不行了。

家長和學生用手機視頻,也可以傳達想念,但更多的時候,學生們卻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心思都放在了如何和家長“鬥智斗勇”上,要生活費時的場面,外人都看樂了。

“小螃蟹真的沒鉗了”,大學生曬和家長的聊天記錄,真是笑不活了!

刪除一個人的理由很簡單

如果學生沒上大學,也不會發現這一屆家長竟然這麼難帶,因為自己的家長直接把自己刪了,學生直接“質問”媽媽為什麼刪,當然得到的答案也是讓人意想不到,“沒共同語言”、“拜拜了友友”......金句頻出,筆者也忍不住笑出了聲!

原來衣服不好看並不是衣服的原因

學生永遠不知道自己的疑問會在家長口中得到怎樣的回答,當這位女生和家長吐槽時,就遭到了對面的回懟,看來真的是親媽啊!相信學生在這種家庭氛圍中長大,心理素質一定會非常強吧!

面對要生活費的問題,拐彎抹角也沒用

在跟家長要生活費的時候,臉皮薄的學生可能會覺得難以啟齒,所以就會拐彎抹角的暗示家長,“小螃蟹真的沒鉗了”!但看到家長的回復後,真是笑不活了,看着學生這麼可憐,倒是顯得家長有些“無情”了呢。

到底是不是親生的?

從學生給家長的備註就看得出來,學生和家長“相愛相殺”的相處模式有點好笑,不知道說起了什麼話題,竟然讓家長說出了這種話,保守估計還是因為生活費的問題,不知道你平時和家長/學生是不是也是同樣的相處模式呢?

活着就行了,要什麼“自行車”

“要點生活費真不容易”,大學生曬和家長聊天,真是父愛如水土流失,爸爸好像什麼都說了,但是什麼都沒說,一句“先活着”,學生都不知道該回復什麼好了,看來學生過的好不好已經不重要了。

你好,我有事不在一會再和你聯繫

學生在要生活費的路上,可謂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無論是跟爸爸要還是跟媽媽要,都沒想象中那麼簡單,女生還好,男生還很難撒嬌,更是難上加難了,不知道學生們現在都是怎樣要生活費的呢?

學生們要生活費應有“尺度”,否則也會給家長造成負擔,平時要學會合理支配

學習是學生的義務,而家長也會將供學生讀書當成義務,即便家長再苦再累,都會支持學生讀書,但是視家庭情況而定,學生們也要理解家長的付出不是理所當然,否則會將這當成是一種習慣,一味的索取會讓不利於家庭生活融洽。

即便學生剛上大學,也要學會合理支配自己的生活費,雖然可以過得“滋潤”一些,但也不要養成大手大腳的壞習慣,如果月月都超支,當然在要生活費的時候會更困難。

如果看到學生在學校里過得不好,最心疼的自然是家長,所以學生要在不給家長造成負擔的情況下,有方法地解決自己的困難,勤工儉學的學生有很多,覺得自己日常開銷很大的學生可以效仿他們的解決方式。

即便是封校,學生在校園中也有“賺錢”的方式,或許可以緩解自己窘迫的局面

現在很多學校的學生都沒有辦法出校門,更何況出去也不安全,所以在學校里找對方法勤工儉學,其實也是不小的收穫,真正賺到第一桶金,也能積累社會實踐經驗。

有很多學生在網上發布視頻或是成為寫手,也算是一種比較方便的方式,不會耽誤學生們的上課時間,平時玩手機的時候就能完成,來源於校園生活的很多靈感,都可以成為自己的素材,所以還是比較不錯的選擇。

在食堂窗口兼職,也適合那些能早起的學生,還能提供三餐,即便一個月能攢下來的錢不多,但非常充實。還可以選擇兼職跑腿,適合愛運動且想運動的學生,總之只要學生肯想,其實方法還是很多的,不是嗎?

寫在最後:學生們要知道,有些時候,要生活費很難並不是因為家長鐵石心腸,而是因為沒有節制只會讓自己的大學生活一直受物慾影響,不擔心錢才能將將更多的心思都放在學習上,你覺得呢?

今日話題:你有沒有相似的經歷?感覺如何呢?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