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後一塊凈土——蘭嶼島,屹立在西太平洋上的一顆明珠

在我國台灣省的東南部,有一個屹立在西太平洋上的一個小島——蘭嶼。蘭嶼是台灣最美的離島,島上風景優美,一派熱帶風光。島上是台灣省原住民達悟人的世居之地,探秘多以捕魚為生,仍保持着傳統和原始的生活習性。

蘭嶼海岸線

蘭嶼是屹立在西太平洋上的一個小島,面積為45平方公里,是台灣本島最大的屬島。這裡西北距台灣省台東市49海里,距綠島45海里。這裡地處熱帶,終年高溫,年平均氣溫為22℃,全年多雨,沒有明顯的雨季、旱季之分。島上風景優美,一派熱帶風光。


蘭嶼是由海底火山噴發隆起而形成的火山島,島上大部分為山地,僅海岸附近有較緩和的平地。全島周長38公里,海岸線十分曲折,多被隆起的珊瑚礁所環繞,遍布天然岩穴與奇石怪崖。有許多特殊海蝕地形景觀,著名者有玉女岩、雙獅岩、龍頭岩及情人洞等。

在方圓45平方公里的島上,居住着台灣省原住民——達悟人,達悟人是高山族分支人群,他們也是台灣省高山族中唯一居住在離島上的族群。達悟人的祖先和菲律賓之間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由於地理上的原因,就語言和文化的類型而言,達悟人與菲律賓巴丹島的居民同源。在島上住有4000多達悟族同胞,他們性格溫和,忠厚純良,能歌善舞,仍然保留着原始的生活習性。神秘獨特的習俗和淳樸原始的風貌,使蘭嶼被譽為“台灣最後一塊凈土”。

達悟人沿續着一些遠古的生活習俗。由於蘭嶼島氣候炎熱,再加上傳統的影響,過去達悟人男子僅在下身系一丁字帶,女子在胸前及腰間圍一方巾。島上男多女少,女子的社會地位很高,享有絕對的配偶選擇權,吃魚都是等級分明,最好的魚要留給女人吃。

島上居民基本上過着自給自足的生活,他們以捕魚為生,飛魚是族人最重要的漁撈物。為了捕魚,他們發展了精良的造船技術——拼板舟。拼板舟己成為雅美文化的代表,以最原始的器具,將船隻巧妙地組合,建造得堅固而又美觀。


和善好客、樂天知命的達悟人在蘭嶼島上農耕漁牧,發展出與台灣本島其他原住民族完全不同的海洋文化,成為台灣原住民各族中唯一的海洋民族。他們捕魚、造拼板舟、住地下屋......有着獨特的風俗禁忌和對自然的無限敬畏。


島上山羊比人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