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的“大宗商品”——瘋狂的2021(下)

對於化石燃料來說,都是各個經濟體的命脈,都是剛需。

相較油價而言,煤炭和天然氣價格對消費者價格的影響較小,這是因為家庭用電用氣通常受到監管,價格更為剛性。

即便如此,在工業部門,天然氣價格的上漲也會讓依賴天然氣來製造化學品或化肥的生產商面臨困境。

這些情況尤其令人擔憂,因為在供應鏈擾動、食品價格上漲和需求企穩的情況下,其影響了本已不確定的通脹前景。

如果能源價格能維持在目前水平,今年全球化石燃料的產出額將從全球GDP的4.1%(我們7月預測的數據)增至4.7%。對於明年而言,這一比例可能高達4.8%,較7月預測的3.75%有所上升。

假設石油、天然氣和煤炭成本增加的一半是由於供給減少造成的,那麼這意味着今年全球經濟增速將下降0.3個百分點,明年會下降約0.5個百分點。

回顧完能源市場,讓我們回顧一下金屬市場。

金屬市場主要對銅和鋁進行回顧,然後對其它金屬做一個概括性回顧,在這裡不再對鐵礦石、鋼鐵進行回顧,是因為隨着“碳中和”,節能減排的逐漸嚴苛,發展中國家的金屬消費將會逐漸轉向鋁和銅傾斜,可以說未來鋁和銅的消費佔比會逐漸攀升。

鋁:

豎軸為價格百分比,以2021年1月4日收盤價為1

圖表來源:Tradingview

電動車的時代已經到來,鋁及鋁合金在電動車及附屬設施(充電樁等)上都有大量的需求,就這一項新增的需求,已經足夠讓鋁價攀升,再加之今年疫情,產能下降,供應鏈受阻,大宗商品大勢,鋁價一路攀升。

與許多大宗商品一致,鋁的最高價格也出現在10月底,而後大幅回落,回落之後,再次開啟上升趨勢。

可以預見的是,中國以後將會是鋁的最大消費國,無論是“碳中和”,還是汽車行業電動車的“彎道超車”,都需要大量的鋁來完成。

如果我們把11月份的回落看做是熱錢的炒作離場,那麼後續12月份的漲價就應該是真正的供需關係顯現(當然沒有扣除供應鏈的影響)。

上述提及電動車對於鋁的需求,而電動車需求更大的是銅,電動車時代造車對銅的需求量是燃油車的4-5倍。

銅:

豎軸為價格百分比,以2021年1月4日收盤價為1

圖表來源:Tradingview

銅價的上漲是完全符合預期的。

原因有幾點:

第一點是因為無論是電動車,這在上述已經提及;

二是因為全球正進入清潔能源的應用正成為各個國家所考慮的發展方向,銅和上述提及的鋁都是清潔能源領域需求巨大的金屬;

三是因為全球供應鏈危機尚未正式解除,本就供需不平衡的銅價有可能會達到一個意想不到的新高;

四是根據路透社12月30日新聞報道,秘魯邦巴斯銅礦無法如預期重新開啟,這也就意味着供需依然處於失衡狀態。

銅價會飆升幾何,2022年即將揭曉

除去銅和鋁之外,不得不提及鋰和鎳,鋰電池、鎳電池,這是電動車(或其它電動交通工具)電池最主要的兩條技術路線。

鋰和鎳的需求將會隨着電動交通工具的大量使用而增加。今年以來莫斯科商品期貨交易所的鎳期貨上漲了20%,下圖為莫斯科交易所鎳期貨走勢圖。

豎軸為價格百分比,以2021年1月4日收盤價為1

圖表來源:Tradingview

鋰期貨價格,自5月3日在芝加哥交易所開始交易以來,一路上漲,八個月漲幅達到了驚人的159.13%。下圖為芝加哥交易所鋰期貨價格走勢圖。

豎軸為價格百分比,以2021年1月4日收盤價為1

圖表來源:Tradingview

根據Bloomberg的預測,電動交通工具對於電池的需求是恐怖的,所以鋰和鎳應該還有很大上漲的空間,特別是在鋰和鎳有可能成為戰略資源的時候,如同石油,想使用,先買國外的,因為一旦局勢緊張,這些不可再生的資源就有可能成為決定成敗的關鍵

來源:Bloomberg,綠色為鋰,黑色為鈷,灰色為鎳

筆者由於對糧食類大宗商品關注不多,在此就不對糧食類進行回顧,還請各位讀者海涵。

疫情終將過去,也許一場疫情之後,就是一個全新的時代,更美好的未來在路上。

祝各位看官新年快樂,遠離疫情。

作者:同胚同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