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10月以來,高盛一直在唱多銅價,核心邏輯是銅供應趨緊、全球經濟持續增長和綠色能源轉型刺激需求快速增長等。
然而,自2021年第三季度以來,銅價越來越偏離該行的預期,目前價格比今年3月份的預測(每噸12000美元)低了40%。
自4月中旬以來,銅價已下跌30%,尤其近一個月下跌速度加快,反映出市場對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日益悲觀。
大跌之後銅價還能跌多少?高盛認為,在經歷了二季度的快速崩盤階段後,本季度銅價還會進一步走低,並將今年下半年銅的目標價格從之前的8875美元下調至7200美元。
然而高盛同時認為,銅的結構性牛市仍在,明年上半年銅價將逐漸復蘇。該行對銅的最新價格目標是,未來3/6/12月分別為6700/7600/9000美元/噸(之前為8650/10500/12000美元/噸)。
銅價預測出錯,高盛“甩鍋”美元升值和避險需求飆升
高盛在上周一(7月11日)的報告中表示,從供給上看,目前銅庫存並未顯示出過剩拐點,銅價快速下跌更多受宏觀金融層面的影響:
“由於價格波動比基本面所顯示的更大、更持久,我們認為銅價近期的下跌主要是由於宏觀資金流動造成的,其中最顯著的特徵是美元的快速升值,而我們最初預計美元將保持穩定,宏觀環境將持續保持風險偏好局面。
隨着碳基大宗商品(食品和燃料)供應緊張,全球增長前景惡化,由此導致的避險行為迫使對銅的重新定價嚴重於其他大宗商品。銅供應的可變成本高於能源,也加劇了這種情況,強化了非美國家外匯疲軟對以美元計價的價值的通縮效應。”
該行還表示:
“如果美元走勢如我們此前預期,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我們預計銅價將比今天的水平高出33%,接近我們最初的預測。”
悲觀預測下,未來幾個月銅價可能跌至5750美元/噸
高盛在報告中表示:
“市場對需求的悲觀預期可能會延續至下半年,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能源風險這一主要驅動因素,很可能會在今年冬季進一步升級。銅價顯然也將繼續受美元影響,在影響美元指數走勢的宏觀因素未發生調整之前,可能仍將是一個不利因素。”
衰退風險上升是銅價下跌的關鍵催化劑,但高盛認為,銅價下跌的速度取決於投資者倉位調整的幅度。
高盛預計,目前投資者凈空頭頭寸距離COMEX期銅2019年8月創下的創紀錄凈空頭頭寸僅10000手。如果2019年8月的凈空頭頭寸是潛在的最大增量調整,那麼根據最近的關係,將等同於銅價再下跌300-400美元/噸。
在當前的需求悲觀情緒之外,銅價面臨的一個關鍵微觀阻力是,預計未來18個月銅礦供應將加速:
“在礦山供應方面,過去兩年該行業出現的成本投入大幅上漲意味着,在每噸7500美元的銅價下,近300萬噸礦山供應目前處於虧損狀態。而一年前同樣的情況,銅價需要6270美元/噸。然而盈虧平衡價格的上移,並不意味着供應的立即削減,從歷史上看,這種情況至少需要1-2個季度才能出現。”
根據高盛的悲觀情景預測,在全球經濟出現衰退的情景下,未來幾個月銅價有可能跌至5750美元/噸。
結構性牛市仍在,2024年銅價將達到14000美元/噸
高盛表示,如果其基本觀點是對的,那麼目前來看,銅價持續下跌的邏輯有限。
1、投資者已經建立了接近創紀錄的凈空頭頭寸,本輪拋售中基於衰退擔憂的倉位調整大部分已經完成。如果未來幾個月宏觀經濟惡化沒有得到證實,將使價格很容易受到空頭回補爆發的上行影響。
2、高盛估計,如果銅價在未來18個月保持當前水平,這將導致今年剩餘時間廢銅供應減少97000噸,到2023年將減少124000噸。僅這一項就能抵消全球經濟衰退時將近一半的供應盈餘。如果價格進一步下跌,廢鋼價格調整幅度可能會更大。例如,2008-2009年期間銅價暴跌導致廢鋼供應較2007年水平減少了220萬噸。
3、儘管歐洲因能源價格飆升,衰退風險高於其他地區,但高盛認為金融緊縮的溢出效應只會在2023年適度影響其他地區的需求,並認為綠色需求和電網建設將越來越多地幫助銅需求復蘇。
4、高盛認為,不考慮近期的基本面趨勢,銅確實存在一個明確的結構性牛市,其預計2024年銅礦供應將達到峰值,並且2025年開始將出現連續創紀錄的銅供應短缺,而庫存依舊接近歷史最低水平;目前的拋售會進一步降低供應端的投資;這種短缺會從2023年年中開始,影響越來越大。這也是該行對2024年(14000美元/噸)和2025年(15000美元/噸)銅價保持樂觀預測的原因。
大跌之後銅價還能跌多少?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APP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