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周期,不糾結!(全球股市估值圖新增印度、越南指數)

最近全國生豬價格反彈到了15元/公斤左右的位置,眼看着養殖戶就要開始扭虧為盈,市場上關於本輪周期拐點的爭論卻多了起來。實際上沒有必要。就像這個點位的A/H股,滿地黃金,好公司想買就買,沒有必要糾結。

先看市場上流傳的幾個觀點:

第一種觀點:豬周期底部或者反轉已經到來了,甚至已經差不多就結束了,價格也就走成這個樣子,二級市場也沒有什麼奔頭了。搶跑的人預判了你的預判,他們把該吃的肉都吃完、走人了。

第二種觀點:豬周期的底部在4、5月份的時候已經出來了。回顧價格走勢,去年最低點是在10月1日的10.7元/公斤,後來反彈,價格到了14多元/公斤,反彈完了之後沒撐住又下去了,價格大概是在12元/公斤左右,然後就開始再繼續往上反彈。這個觀點認為12元/公斤的位置是這一輪豬周期的底部,當前市場對產能去化的估計是嚴重不足,存在一個預期差。統計局去化的數據是8.3%(從2021年6月份高點到2022年3月份),農業農村部是9.2%,但市場諮詢機構給出來的數據是17%左右的去化幅度。而飼料工業協會統計的數據也顯示,2022年4月全國豬料963萬噸,同比降15.2%,環比降4.7%,三方機構推算仔豬料、母豬料同比降幅約22-23%。某豬企在調研中判斷周期時也引用了這個數據。

這個觀點認為市場現在還是一個比較好的布局機會,因為市場上大多數人沒有想到去化的程度比實際多這麼多。

第三種觀點:根據官方披露的數據,去化幅度確實和前面幾輪相比沒有那麼厲害,前面幾輪的去化幅度差不多都是在15-20%的比例。現在去化程度沒有前面大,就會出現去化不徹底的情況,現在豬價反彈到了15元/公斤左右,再往上彈,又能彈多少呢?因為整個庫存並沒有去的很厲害的情況下,供需之間達不成一個非常緊的局面,所以很有可能出現15元/公斤左右的價格繼續回落。雖然最近的豬肉的價格在往上走,小豬仔的價格也在往上走,說明有人已經開始去布局,認為基本面的反轉已經開始(是養殖戶,不是二級市場),但是如果去化幅度不夠徹底的話,價格往上漲的空間也是比較小的。

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建議等到8-9月根據去化的程度再做打算。悲觀預期,不排除到明年中期產生實質反轉。

我們的觀點:

市場的生豬存欄總量從現在開始將進入遞減通道,市場上的豬開始變少這是一個事實。

這是去年7月份以來逐漸下降的產能決定的,政府給養殖戶補貼再多也彌補不了後面幾個月的生豬存欄缺口。

所以,去化到不到位都不影響未來豬價上漲趨勢,影響的只是上漲曲線的斜率。

至於上漲的幅度,別有太高的期待就好。

當然,現在消費疲弱,按國家恢復經濟的意志,開工提振,消費提升上來,疊加下半年傳統消費旺季,肉價或許向上超預期,這種期待很美好,因為存在不確定性,需要打折處理。

假設總體漲幅不大,按目前15-16元的價位,中型養殖企業還是不賺錢的,如果行情持續,鑒於飼料價格居高不下和自身的現金流壓力,被動去產能的情況還是存在的。但對於成本較低的養殖企業來說,他們已經開始盈利,創造正向現金流,難道不是好事么。

現在散戶壓欄,屠戶囤肉,這些過一段時間還是要放出來,放出來就會打壓肉價,如果因此豬糧比繼續下沉橫屍,影響的是能繁補欄節奏,這又會利好未來市場行情。

接下來,無論是被動去產能還是肉價弱勢向上,都會對豬企股價形成利好。

而且歷史上豬企股價上升最大的一段都是跟着肉價走的。

我們認為,當下周期處於2006年以來的第四個豬周期的磨底的區域,是本輪周期最安全、最舒服的時刻。

所以,現在沒有什麼好糾結的,不要太貪就好。

具體標的這裡不便推薦,但是大家可以重點關注那些現金流充沛和具備成本優勢、疫病防控有優勢的公司。

當你凝望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着你。

不知道尼採的深淵具體是什麼,但我知道當我凝視着豬圈的時候,二師兄也在凝視着我,當我凝視太陽的時候,太陽也在照耀着我。

(發現價值,提示風險,全球股市估值圖每周更新,歡迎指正。)

備註:相比2020年的數據,以上圖表中的最高點是我們拉長至15年的最高點,所以部分指數的高位和中位數與往期相比會有所變化。

全球股市市盈率估值對比5月19日,

上證指數上漲了0.1

標普500上漲了0.2

英國富時100上漲了0.1

俄羅斯RTS上漲了0.2

創業板指下跌了0.7

日經225下跌了0.1

法國CAC40下跌了0.1

恒生國企業指數下跌了0.4

香港恒生指數下跌了0.2

特別提醒:本文為投資邏輯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
投資理財##巴菲特##股票##財經頭條#

巴菲特讀書會

價值投資理念、知識經驗學習與交流平台,投資風險教育平台。

發現價值,踐行價值。書會長期開展獨立投研活動,定期發布原創研究報告,組織線下分享活動。

“行穩致遠”,秉持“專業、謹慎、誠信”的精神,努力與會員和客戶共同實現長期價值穩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