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好文關注Airpods的推出能否掀起一股全新的科技革新熱潮。以下是關於Airpods的重要資訊:
一、發售日、售價及規格
產品將於本月底發布,目前網上已有的測評主要是在蘋果秋季新品發布會的時候做,暫時未有深度的測試。
國行售價1288軟妹幣,港行1288hkd。
這是蘋果設計的第一款“耳機”。官網對這款產品的描述是:無線、無繁瑣——改寫大家對耳機的使用感受。
AirPods由Apple設計的 W1 晶片驅動,配備光學感應器和動態加速感應器;當接聽來電或與Siri對話時,額外的加速感應器就能與波束形成咪高風合作無間,過濾背景噪音,同時集中接收話音。極低耗電的 W1 晶片能有效地管理電池使用時間,只需一次充電,AirPods就能提供蘋果宣稱的“領先業界”的5小時聆聽時間。加上充電盒能額外儲存多次充電量,足夠超過 24 小時所需只需置於充電盒中 15 分鐘,即可提供 3 小時聆聽時間。
簡單而言,Airpods目前實現的功能是藍牙耳機+Siri智能工具。
二、是否容易掉落
在經過一輪網上惡搞之後,連庫克都出來反映用戶過度擔心了。還記得當年喬布斯說,用戶需要使用正確的手勢來使用手機嗎?
按照目前媒體最新的報道,關於Airpods易掉的問題,很可能大家確實過度擔心了。但正如耳塞隨時在飛機上忘記拿一樣,在實際生活上許多應用場景里,只要用戶把Airpods摘下來,就很可能會忘了拿,於是大概率地搞丟了其中一個。
別擔心。蘋果向來懂的怎麼賺錢。據消息稱,蘋果或考慮單只耳機出售,但具體單只Airpod價格不詳。
三、美國消費者的反映
歪果仁對蘋果提出的“勇氣”充滿了調侃。根據美國一項調查顯示,大約有12%的美國消費者表示有意購買 AirPods。有人認為外形比較丑而且性價比不高。12%的比例上看似很少,但如果以美國人口來計算的話,12%人購買即表示最多可為 Apple 帶來約30億美元收入。
與此同時,調查顯示只有8%人有意購買 Apple Watch Series 2,銷情堪憂。而且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DC估計,上季 Apple Watch 的銷量比起去年同期下跌了 56.7%,為 Apple 的智能手錶業務敲響警號。蘋果急需通過Airpod打開新的“可佩戴設備”領域(詳見 哈里好文 《Airpods有望成為庫克時代蘋果重拾科技潮流引領的武器》
四、Airpods獨家代工及商機
AirPods由台灣省 英業達(2356)獨家代工。哈里好文特地Yahoo奇摩截圖了股價的周線圖:
能獨家接到這款開創性產品的訂單,對股價的刺激是可以預期的。對於訂單消息,英業達態度格外低調,不願多談。正崴(2392)董事長郭台強則表示,“無線絕對是趨勢”,雖正崴沒有代工AirPods,但跟Beats合作密切,正計劃開發新的商機,而準備跟小米合作推出小米活塞耳機的萬魔聲學(1MORE)總裁謝冠宏也直言:“機會來了!”
Airpods目前被市場詬病的一切,正是其他廠商的機遇。蘋果這次親身上陣,開創了戴耳設備的藍海,隨着越來越多的廠商加入,相信未來這類設備將更智能化、更酷炫同時價格更友好。
除此以外,還有諸多Airpods周邊產品的商機,比如這個:
四、Airpods值不值得買?
假如對價格不算特別敏感,希望找人推薦iphone的藍牙耳機,在做這樣的消費決策的時候,有一點需要考慮到:Airpods相比於所有市面上的藍牙耳機,更重要的它同時還是一個智能設備(雖然目前只開放了Siri喚起功能,但隨着蘋果軟件更新迭代會打開廣闊的想象空間)。這點跟iMac 5k差不多,用戶花了一個不錯的4k屏幕的價錢,蘋果還送了一部電腦。假如從這個角度來考量消費決策的話,那麼僅就目前而言,Airpods是所有藍牙耳機里功能實現能力最好的,但不是必須的。
這個產品對業界富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因為它正引領着科技的革新。正如上文提到,隨着其他廠商的加入,相信Airpods之後的同類產品會逐漸浮現,為用戶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