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南區:以作風能力提升推動“三大攻堅”落地見效

今年以來,青島市南區深入貫徹落實省市黨代會精神,以“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為契機,認真踐行“六種精神”,嚴格執行“十二條軍規”,聚焦全區重點工作,真抓實幹、強力突破,產業項目、城市更新建設、歷史城區建設三大攻堅取得新成效,獲得全市二季度“加壓奮進、進位趕超”紅旗。

青島市南區激發商業新活力(青島市南區委宣傳部供圖)

頂格推進,產業項目大提升

強勢推進經濟增長。市南區堅持把經濟運行牢牢抓在手上,區委主要領導堅持每天早上8點調度,區級領導帶隊逐一實地走訪128家企業並每天通報走訪情況,以“等不起、坐不住”的緊迫感和“磨破鞋、跑斷腿”的勁頭全力穩定基本盤,最大限度減輕疫情對經濟影響。

企業開辦一窗式服務專區(青島市南區委宣傳部供圖)

上半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稅收增幅、稅比三項指標均列全市首位。強勢推進“雙招雙引”。修訂《市南區促進“雙招雙引”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20條》,“免申即享”獎勵5.1億元、惠及654家企業。上半年引進億元以上內資項目52個,外資項目20個,鑫宸實業、天成雲數等一批總部企業落地。強勢推進產業振興。確定6大主導產業,出台實體經濟振興發展三年行動方案,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攻堅開展項目建設,在全市首創“項目管理師”制度,“一對一”服務重大項目,4個省重點項目全部開工,停滯9年的財富中心、延續13年之久的八大湖回遷等一批問題複雜的標誌性項目取得突破。第二季度,市南區經濟運行指標位列全市第四。

攻堅克難,城市更新大突破

堅持將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作為檢驗全區作風能力提升年行動的第一戰場,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優先補齊公共服務設施短板,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雙十工程”進展迅速。市南區重點實施十大產城融合發展項目、十方面品質提升民生要事“雙十”工程,上半年承擔的47個市級攻堅項目100%開工建設,已開工項目100%完成計划進度和實物工作量。公園城市亮點紛呈。“花海市南”在200餘個節點全面鋪開,綠廊花海次第呈現;8個山頭公園整治全部完成,政企合作建設的浮山森林公園2月全市率先啟動,全市首個音樂口袋公園、首個無償獻血主題公園建成啟用。改造徵收雙管齊下。18個老舊街區項目全部開工,7月底在全市率先完成第一批改造任務,打造老舊街區改造軍地融合樣板工程。一個月時間內徵收騰空影響地鐵建設的6個樓院,拆除存量違建3.77萬平方米,完成總任務的81%,拆除齊魯石化療養院等處存續20年違建。推進錯時共享停車,釋放停車泊位7800個。

上下聯手,歷史城區大變樣

樹典範。堅持以“開局即決戰、起步即衝刺”的姿態,對0.81平方公里歷史城區核心區實施精緻化全域管理,按照5A級景區標準打造,努力讓百年老城區煥發新活力。中山路片區入選省級城市更新試點名單,中山路歷史文化街區作為青島市唯一街區入選山東省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示範案例。樹標杆。以創意、科技復興中山路街區,北方最大裸眼3D大屏亮相,青島推薦官數字人“青島小嫚”閃亮登場,“光影中山路 活力上街里”六大項目發布,中山路城市記憶館開館,建設國內首個城市歷史街區“元宇宙”,實現老城“建築可閱讀、街道可漫遊、歷史可穿越”。樹樣板。加快集聚新產業新業態,集中發布第一批20萬平方米的8大場景,58個項目開業,“銀魚巷”“廣德里1898”開街即成爆款,成功舉辦2022青島·市南首屆上街里啤酒節,吸引市民遊客近百萬人次,促進文旅產業發展和城市更新有機融合,為歷史街區更新注入強大內生動力。(中國日報青島記者站)

青島市南區成功舉辦2022青島•市南首屆上街里啤酒節(青島市南區委宣傳部供圖)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