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施壓再次得逞,聯大一天兩次投票,僅烏克蘭提交的決議被通過

觀察者網3月25日消息,聯合國大會就烏克蘭提交的有關該國人道問題的決議進行了投票,該決議指出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造成了“嚴重的人道主義後果”,要求推動建立人道主義走廊,並要求俄羅斯停止戰鬥和撤軍。該決議最終在美國的施壓下未能獲得通過,其中包括美國在內的140國投了贊成票,俄羅斯、白俄羅斯、朝鮮、敘利亞厄立特里亞5國投了反對票,包括中國在內的其餘38國投了棄權票。

同一天,聯合國大會還進行了另一輪投票,各成員國就是否對南非提交的名為“烏克蘭衝突引發的人道主義局勢”決議草案進行投票展開了磋商,但烏克蘭代表團對此項決議內容表示不滿,反對就該決議進行投票,因此各成員國就是否對該決議進行正式投票進行了表決,結果是50票贊成、67票反對,36票棄權,因此大會決定不再對南非提交的這項決議草案進行正式投票。

兩份同樣是呼籲就烏克蘭局勢展開人道主義援助的決議草案,一項以壓倒性票數獲得通過,一項卻在正式投票前就被卡住,後者與前者相比,唯一的區別就是沒有包含譴責俄羅斯的相關內容。而在此前一天,由俄羅斯提交的有關“烏克蘭人道主義狀況”的決議草案在聯合國安理會也未獲得通過。

圍繞烏克蘭人道主義問題的相關議題,兩天之內被三次提到桌面上來講,這說明當前烏克蘭人道主義局勢相當嚴峻,衝突造成的平民傷亡和大量人員流離失所的狀況還在加劇。當務之急是國際社會共同發揮作用,推動當事方保持最大克制,為俄烏雙方通過談判早日達成停火協議創造有利氛圍,以防止出現更大規模的人道主義危機。

但美西方國家對“烏克蘭人道主義狀況”決議草案的態度體現了他們將人道主義問題政治化、拿人道主義作為幌子製造人道主義災難的做法。正如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涅邊賈昨天在安理會投票現場所說的那樣,投票結果暴露了美西方國家的嘴臉,在他們看來將人道主義政治化比為那些有需要的烏克蘭民眾提供人道主義援助更重要。

自俄烏衝突正面爆發以來,聯合國及有關國際組織就當前局勢已舉行了不下十餘場緊急會議,但凡是美歐國家投贊成票的決議,均無一例外的包含對俄羅斯表示譴責並施壓俄方撤軍的內容,現在到了人道主義問題上,美歐國家還是在搞政治化那一套,置數百萬烏克蘭民眾的生命安危於不顧,反而是率先搶佔“道德高地”對俄羅斯進行口誅筆伐。

美西方國家試圖抱團孤立俄羅斯,但這種做法只是在進一步的激化俄烏矛盾,對解決烏克蘭問題只會起到“火上澆油”的效果。現在最重要、最現實的問題是西方國家應該放棄充當人道主義“教師爺”的高姿態,拿出客觀理性的態度為解決烏克蘭人道主義危機做出應有的努力,而不是嘴上說一套、背地裡做一套。

此次俄烏衝突,美西方國家雖未直接出兵參與,但卻在背後不斷煽風點火,在俄烏雙方談判稍有進展的同時,美國還在向烏克蘭手中遞武器,西方軍工企業還被曝出公開為烏克蘭招募大量僱傭兵投送到俄烏對峙前沿。美西方國家才是真正在將局勢不斷推向衝突化和複雜化,從敘利亞、伊拉克再到阿富汗,美國無一例外的是攪動地區局勢混亂的罪魁禍首。

針對當前局勢,中國再一次站出來仗義執言,在此次聯合國大會上,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大使代表中方提出了四點主張:歡迎任何有助於緩解或解決烏克蘭人道危機的倡議和舉措;應防止烏克蘭危機的溢出效益對全球帶來進一步的影響;不能只用武力和制裁處理國際和地區熱問題;堅持對話談判仍是應對烏克蘭危機的唯一出路。

俄烏危機愈演愈烈再一次說明了當前世界正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許多國家被迫捲入大國博弈的棋局中,承受着地緣衝突的後果。但當今世界並非是非友即敵、非黑即白,任何國家都無權迫使別國選邊站隊,美西方國家更不應該在國際社會上大搞“雙重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