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美國已經加息四次,聯邦基金利率從0%-0.25%的水平提高至3%-3.25%的水平,這已經是2008年次貸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利率水平,並且還有繼續加息的期望。
我們都有一個概念,那就是美國加息是在割全球的韭菜,這一點不僅是事實,也是金融原理,中國外交部也這麼譴責過美國的加息行為,那麼這種行為對美國自身有沒有傷害呢?
答案是有的,既然對美國自己有副作用,那麼為什麼還要加息呢?這個邏輯關係本文就來聊一聊。
1、美國加息對美國的好處
美元是全球貨幣,是國際貿易的主要結算貨幣,哪怕如今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貿易國,也是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最大的貿易貨幣,但是人民幣在國際結算中的比例不到3%,從這一點就能知道美元在全球結算中的地位。
簡單來說,全球各個國家要在國際上買東西就得用美元去結算,所以每個國家都會大幅儲備美元,當美國加息的時候,意味着美國的無風險利率大幅提升,比如現在美國的10年期國債利率已經超過4%,國債是風險極低的投資,國債收益率一直被認為是無風險收益率。
當無風險收益率都這麼高的時候,就會吸引全球的美元資本迴流到美國,因為將美元放在美國,光吃利息就有很高的利息,美國就會吸引大量的美元迴流,這就帶來充裕的資金。
對應的,其他國家的美元資金流出,這一方面會導致國內的資產價格下跌,甚至是暴跌,同時會導致本幣大幅貶值,這個時候你要在國際上購買商品 ,相當於價格大幅上漲,因為你的貨幣貶值了,而且你國內的美元流出,你要獲取美元就得用更多的本幣換取,或者是用更多的商品去出口,如果是前者,意味着你要在國內發行很多本幣,但是負面作用就是國內通貨膨脹高企。如果是後者,那麼就得出口更多的商品以換取美元。
這個過程本質上是這個國家的資產價格下跌,如果還不好理解的話,那麼各位讀者你可以理解為你的房子突然之間降價50%,你想想這對你會有什麼影響?當然是對你財富的收割了。
那麼反過來,有被收割財富的,那麼就有收割財富的,美國自然是收割財富的一方,美元在加息的背景下大幅升值,今年以來美元指數上漲了16%,而去年就已經上漲了6%,這意味着美元從去年以來升值了23%。
美元是國際結算貨幣,美元的升值意味着美國人用美元在國際上購買商品時是降價的,站在美國的角度,這個時候從全球購物自然是等同於降價的效果,那麼這自然也是能夠有利於降低國內的通貨膨脹的。
如果這個時候美國拿着資本去其他國家去收購核心資產,價格也是相當低的,這種玩法在過去幾十年美國一直在玩,玩得不亦樂乎,當年前蘇聯解體,各個獨立的國家貨幣大幅貶值,資產價格大幅縮水,當年美國人和歐洲人拿着手裡的美元購買了多少前蘇聯國家的核心資產啊,美國在這場饕餮盛宴中吃了十幾年紅利。
2、美國加息對美國有什麼副作用?
美國加息對自己當然也是有副作用的,因為美國在疫情之後超發貨幣太多,而這種超發貨幣實質上是通過發行國債,美國當前的國債已經突然31萬億美元,而在2019年末是23萬億美元,疫情以來的短短三年時間增加了8萬億美元。
國債是國家的債務,當時也得給利息,但是前兩年由於利率接近於零,所以儘管新增了很多國債,但是總體的利息支出不增反降,就是因為利率低,這個邏輯應該是好理解的,比如原來的利率是2%,債務是1億元,那麼一年的利息支出就是200萬,但是如果現在新增2億債務,但是利率僅有0.5%,那麼一年的利息僅有100萬,雖然債務規模大幅增加了,但是利息支出反而少了。
這就是為什麼疫情之後美國首先將利率降低至零水平,然後再實施無限QE。只是現在通貨膨脹高企,不得不加息。
加息就有副作用,利息支出增多了,雖然以前的舊債是舊利率,但是新債就是新利率,而且以前的舊債有些到期了,需要重新發行債券,這就會使得總體債務利息支出增加。
想一想吧,31萬億美元,如果利率是1%,那麼一年利息支出就是3100億美元,如果利率是3%,那麼一年的利息支出就是9300億美元,而美國一年的財政收入也才4萬億美元。
美國財政部公布的2020年和2021年凈利息支出在3400億美元左右,而今年大幅加息後,國債利息支出肯定會大幅增加。
現在的平衡點就是到什麼位置,美國會承受不住,具體的平衡點只有專業人士才能算出,但是這個趨勢正在臨近,這是美國發愁的地方。
所以,最近歐佩克決定每日減產200萬桶石油的時候,美國憤怒了,無比的憤怒,美國總統拜登對此表示擔憂和失望。因為這很可能會使得剛降低的油價再次上漲,那麼意味着美國剛得到緩解的通脹可能會再次上漲。
那麼美國加息帶來的正面效果得到削弱,這意味着承受負面作用的時間會變得更長,美國我現在也是在比賽,比拼耐力,美國要回血,全球就只有這麼幾個大經濟體,歐盟、俄羅斯、中國,啃了中國好幾年,用盡了渾身解數,但是中國渾身是鐵,美國人牙都崩了,都啃不下一塊肉。
俄羅斯雖然GDP規模不大,但是資源多,根據美國人自己的測算,俄羅斯的資源價值在100億美元左右。歐盟的GDP和中國差不多,積累也深厚,本着“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原則,美國是不介意用歐洲盟友給自己回血的。
美國使勁煽動歐盟制裁俄羅斯的能源,這導致歐盟地區天然氣和電力價格數倍上漲,寒冬即將來臨,這個冬天歐盟老百姓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寒意,就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通往歐盟的天然氣輸送管道“北溪”竟然被炸毀了。讓歐洲人徹底斷了和俄羅斯緩和的念頭,更別說這會帶來的環境危害。
但是同時,美國卻從俄羅斯大量購買能源等資源,然後美國說要成為歐洲能源的依靠,這一手倒賣生意讓美國大賺一筆,其本質是趴在歐洲人身上吸血,不過沒關係,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其他人也不好說什麼。
現在大家都不好過,都在熬,誰會先倒下?誰能熬到最後?大概率是歐盟先倒下,那麼誰能熬到最後呢?你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