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環管理是隔離的關鍵。
前六個內容說的總體概況,我們從閉環開始,講一講隔離醫學觀察的一些具體事情。
閉環是相對於社會面的。
不僅是隔離旅客,包括機場、醫院、酒店、轉運車輛還有我們有直接接觸的工作人員都是在閉環內。通過7-14天的隔離醫學觀察,確認沒有發病癥狀,核酸檢測陰性,符合進入社會面的條件,可以自由的參加社會活動。
入境旅客中,患病旅客、攜帶病毒的無癥狀感染者、一密、二密等等,都會在這個閉環內採取不同的分流措施,安全之前,不會與社會面有接觸,故而不會發生疫情傳播。
社會面的感染和傳播途徑一個是境外人員輸入,一個是境外進口受污染的冷凍物品對社會面人員的感染,另一個是國際郵件。
我們入境隔離酒店的作用就是防止入境人員引起社會面感染。這個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是:入境人員與社會面人員有接觸;入境人員脫逃造成社會面感染;入境人員到社會面返陽;隔離酒店內工作人員與閉環外人員有接觸導致疫情外泄;進入污染的閉環的工作人員離開閉環時保護失敗自身被感染,進入新的工作環境或閉環環境引發的污染;因酒店環境問題和工作操作失誤導致的閉環內人員交叉感染;醫療垃圾處理不當引起的;廁所設置問題。。。
還有一種情況雖然極少發生,但也有這個風險,就是社會面有疫情封控,進入閉環內的人員或物資引發閉環內人員感染。
所以閉環的主要作用是隔離、篩選分流、治療,再就是可以迅速追溯,方便快速流調。
對於隔離人來講,從坐上飛機到入境檢測、大巴分流到酒店、獨立醫學觀察(治療)、到期離店繼續轉運車到目的地直到家,都是在閉環內,每一個環節都是點對點的交接,每一個環節都有負責的單位和責任人,即使到了家,所在社區也依然有閉環管理的責任人。每一個環節都有相應的流程要求。
目前階段與最初的到14天隔離結束,就可以自由出酒店,完全不一樣了。
這些措施的一步步完善也都是每一次流調結果,回去堵漏的措施。以流調和疾病防控為基礎。
正因為如此,隔離醫學觀察工作非常大的工作量是信息數據的處理,甚至是至關重要,也是順利回家的保證。全國聯防聯控機制也是以大數據為基礎的聯動機制。所以對於目的地信息的準確非常重要,儘早聯繫目的地社區了解當地的政策和要求,非常必要。
現在第九版要求的是“7+3”,而閉環內的工作人員的閉環工作周期一般在3+21+3,有的甚至更多。也就是說閉環里的工作人員是隔離人員的隔離時間3-4倍。
隔離同胞千山萬水一路顛簸不容易,閉環的工作人員拋家舍業也不容易。
向閉環里的工作人員致敬!
也請隔離的旅客理解隔離工作人員的不易。
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信任,一路順暢!國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