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是所有居民群眾的“家”,社區治理離不開每一位社區居民群眾。半淞園路街道迎勛居民區,從居民關注的社區養寵等問題出發,通過“自治+共治”,充分運用社會組織等專業力量,激發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歸屬感和參與度,在牆面彩繪中、萌寵互動里、歡聲笑語下扎紮實實地實現了社區的自我管理、自我更新,建立形成了社區的內生力量,以“微更新”+“微治理”帶給居民點滴生活的“小確幸”。
2020年,迎勛社區的居民自發組成了萌星佳緣自治小分隊,社區年輕志願者蔡佳敏雖有聽力障礙,卻積極申請做項目團隊長,帶領社區居民一起實施“寧萌計劃——迎勛社區環境優化萌寵養控共治”自治項目,在“大家的事大家議、大家的事大家定、大家的事大家辦”中,居民們的自主參與、自主服務、自主提升的熱情越來越高,家門口的幸福感持續升級。
“繪”出新顏,老舊弄堂換髮新活力
清晨,溫暖的陽光透過樹葉,灑在小區門口粉飾過的牆面上,一幅幅生動鮮艷的牆繪吸引了往來行人的駐足觀看,三五成群閑聊的居民們有說有笑......這是如今天柱山路36弄口的生活日常。
在這裡,有一大塊牆面,由於長期受到日晒雨淋,已經斑駁破損,牆角還經常有流浪貓、流浪狗等隨地大小便,即使經常清理但總有異味。
(改造前)
在聽取居民意見後,經居委會與萌星佳緣自治小分隊進行商議,對牆面進行粉刷更新,並圍繞“和諧社區、文明養寵、垃圾分類”等主題進行彩繪美化,號召社區居民一起愛護社區環境、共建美好家園。
“由於梅雨天氣的影響,牆繪的實施周期被延長了,但為了讓使彩繪質量更好、壽命更長,我們要把前期牆面防水、粉刷工作做紮實、做好。”迎勛居委主任石麗琴說。
在經過與社會組織對接、版面設計、居民意見再徵詢等前期準備後,今年7月,萌星佳緣自治小分隊積極發動周圍社區居民一起參與牆面彩繪DIY微更新自治活動。
參加活動的居民志願者中,年齡最大的有年過70的老伯伯,最小的是僅7歲的小朋友。還有“兩新”組織代表、社區單位成員、社區組織代表等多元主體參與。
(改造中)
一支支畫筆、一面面牆畫,變身後的牆畫煥然一新,成為了小區靚麗的風景線,既乾淨整潔又富有生活氣息,既提升了社區文明水平,也提高了居民生活幸福指數,吸引出越來越多的社區居民由“被動看”到“主動做”,居民紛紛稱讚“養眼”又“修心”,還有一位參加活動的志願者作詩一首:眼前風景線,情趣得奇葩。牆上知乎畫,心中慕此花。
(改造後)
“寵”愛有家,文明養寵讓“愛”流動
“養寵小事,社區大事”。迎勛居民區海珀黃浦小區是2015年新建的高檔商品房小區,隨着養寵人士的不斷增多,寵物在小區綠化帶、人行道隨地大小便而未能及時清理的情況時有發生,普通居民與養寵居民之間的相對矛盾也與日激增。
“我家小孩小學就在附近,就怕小孩子在路上被狗咬。”一位居民說,“出門擔心被狗追,進了小區一不留神還會踩中‘地雷’,你說這心情能好伐,好好的鄰里關係就被這‘狗事’給破壞了。”
萌星佳緣自治小分隊邀請專業社會組織參與,選擇了幾位養犬經驗豐富、熱心社區公益且有一定影響力的社區工作者,舉辦“以狗會友”、“萌寵瞬間拍拍拍”、科學養寵問卷調查等各種趣味性的萌寵互動活動,吸引了不少居民或是參與進來或是駐足觀看。由此讓養寵家庭和其他居民之間有了更多的交流互動,在為社區活動增添趣味和色彩的同時,也增強了居民之間的凝聚力。
通過科學養寵宣傳,居民們進一步增加了對“遛狗需牽狗繩”、寵物疾病防護、如何更好地馴養寵物等方面知識的了解,大家紛紛表示對科學養寵、文明養寵的贊同,要為建設美好和諧的小區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
自治團隊成員們在社會組織的幫助下,多方徵求居民意見,共同製作具有小區特色的文明養寵公約和“悅己及人·文明養寵”倡議書,與社區志願者們一起來到海珀黃浦小區大堂進出口向出門工作、外出買菜等的社區居民們宣傳社區文明養寵,並積極邀請居民們在倡議書宣傳板上簽字,共同遵守社區文明公約。
許多路過的居民們紛紛停下腳步,認真莊重地簽署下自己的名字,一致表示這是件對社區十分有意義的事情,希望我們的社區越來越和諧、文明、溫馨。
老舊小區“微更新”,讓社區居民共享建設發展成果;商品住宅“微治理”,讓社區居民共建美好宜居淞園。半淞園路街道迎勛居民區從居民需求出發,立足“人民至上”理念,着力實現社區治理“顏值”和“內涵”的優化升級,讓社區在居民“自治+共治”中重新煥發新活力,為居民帶來越來越多的家門口“小確幸”和“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