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看看泰國托育機構嗎?很清新、很自然的那種

室內設計中充滿了自然感、還有親子工作坊、私人派對場地、玩具和母嬰產品店……這樣的學前教育機構,你想看一看嗎?


泰國的Playville日間託兒所就是這樣一所多功能的學前兒童托育機構,有意識地在設計中納入自然元素,孩子們可以在溫暖舒適的室內場地盡情玩耍。




一走進Playville,你便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大自然有着不同的地形和地貌,Playville的室內設計亦是如此——分為了四個不同的區域,每個區域都有其特點,鼓勵幼兒充分探索,同時發展身體上的成長和認知方面的進步。


1.入口大廳


進入大廳,映入眼帘的是大樹形狀的木牆。木質的儲物櫃、櫃檯、拱門塑造了堅實自然的氛圍。透明的玻璃牆上掛滿漸變膠片,陽光透過這些膠片灑入大廳,產生了霧蒙蒙的背景。


孩子們走進這樣的大廳,似是走進了樹林陰翳。



低衝擊地板很好地防止了幼兒因為玩鬧而受傷,也與環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構造出了安全寧靜的氣氛



2.過渡大廳


在這裡有着可以攀爬的木質高地,而這高地的下面又有一個隱藏空間。高地的一端與主遊戲區相連,另一端在視覺上與戶外區域相連。高地有着網格狀的防護網,既可以保護孩子們的安全,又在視覺上與整體風格呼應。



3.主要遊戲區


這裡的設計參考了島嶼和湖泊——白色的海洋球構成了“湖泊”,孩子們可以安全地在其中玩耍;滑梯等構成的“島嶼”則是遊戲室,孩子們可以在此玩角色扮演等遊戲,其樂無窮。



在主要遊戲區,有着多個模擬自然光照和陽光方向的天窗。這裡西邊和南邊有着很強的光照,故而外牆面由大型玻璃幕牆和落地像素感屏幕系統構成,用來維持內部與外部的視覺聯繫,同時減少太陽輻射熱獲得,增強遊樂場的吸聲特性。


放置在頂部的方形單元通過21種變化增量轉化為一個圓。隨着屏幕到達地面,光圈也隨之增大。



4.室外區域


室外區域位於最涼爽的東邊。在這裡,孩子們可以在沙坑中玩沙、在覆蓋著綠草的蹦床上跳躍。



可以發現,這四個部分並不是完全割裂的關係,而是由垂直吊索鬆散地串聯在一起,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整個場地的採光通過這些設計布滿了每個角落,光影的呈現與自然光類似,構成了閑散清新的氛圍。而幼兒在此處玩鬧,是將平靜與刺激相碰撞,在期間培養着好奇心和專註力,有利於認知和社會性的發展。





Playville為各個年齡段的幼兒提供了豐富多彩的不同活動。


比如,幫助幼兒認知發展的蔬果主題活動。



幼兒可以自由觀察各種蔬果,也可以動手操作,觸摸不同的食物,感受不同的觸感,促進認知發展。


孩子們穿着專門的外衣,可以盡情體驗、玩耍,不必擔心探索的過程中弄髒衣物。



比如,幫助小年齡幼兒肌肉發展的運動類活動。



Playville為親子互動提供了平台,用大型積木或是桌子擺成隧道的樣子,在頂部放置玩具或貼上彩色圖片,由家長在隧道的一邊鼓勵幼兒爬行。


爬行的過程中,家長可以根據幼兒的情況設置障礙,也可以用幼兒喜歡的玩具進行激勵。在這個過程中,不但可以促進幼兒運動能力發展,更可以促進親子關係



Playville還提供了促進幼兒社會交往的活動。


Baby Playdate給予孩子們交往的機會,讓孩子們聚集在一起DIY小作品,在發展創造力的同時進行社會交往,一舉兩得。



除了對幼兒的直接服務,Playville還會舉辦面向幼兒家長的講座,讓家長們學習育兒知識,更好地了解幼兒,從而教育幼兒。



Playville的自然環境與富有挑戰性的設施相結合,構成了孩子們的樂園。站在孩子的認知角度進行設計,整個環境安全、簡潔,多種地形結構鼓勵孩子們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活動,得到身體上和認知上的發展。


在這樣一所機構中,孩子們不但可以盡情玩耍,還可以得到專業的活動指導,在社交中不斷進步。在這裡,家長也可以一起學習育兒知識,陪伴幼兒共同成長。



在Playville,你可以看見大樹似的入口、如同山脈丘陵的過渡大廳、似是湖中島嶼的主要遊戲區和青草沙灘構成的室外區域。而Playville舉辦的各種活動也和自然息息相關。


這一切,都讓孩子們彷彿身處大自然中


兒童的靈性需要自然的滋養,大自然便是孩子們天然的“氧吧”。在幼兒園中,我們需要重視自然,將自然納入幼兒的一日生活當中。那麼,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1.園所整體自然環境的打造


被孩子們稱為“花花草草幼兒園”的中華女子學院附屬實驗幼兒園。


在這裡,迷人的花花草草開遍了幼兒園的每一個角落。



幼兒園的每一處都與自然結緣。



時不時,你就會看到用自然材料精心製作的環境,而且大多都是有孩子參與的。



花草縈繞,植物爬滿整座教學樓的安徽師範大學附屬幼兒園。



主教學樓牆體外爬滿植物,美輪美奐。一眼的驚艷和孩子們的日日駐足相比,顯得微不足道。孩子們在這裡,在心中播下了關於自然、美與愛的種子,和這些植物一起點點生長。



花園裡枝繁葉茂,歲月靜好。



碧桂園分園整體低調簡約,但圍繞着教學樓的一圈茂盛樹木,很難不成為整個園區內的亮眼風景線。



在高高的大樹下盪鞦韆,簡直是繪本和童話里才有的場景。



幼兒園裡還養了山羊,對於城市裡的孩子來說,這樣近距離接觸家畜的機會真的不多。



除了小動物的陪伴,幼兒園裡還有一塊種植區域。大樹遮蔽、小溪環繞,這一處小景便有回歸生活本真的超脫力量。



2.利用環創模擬自然元素


圖片來源:幼師口袋App

發布者:vivian


植物不單單只是用來觀賞和美化的,能讓孩子真正的參與進去,才是種植的根本。


我們在為幼兒園做自然環境營造時,一定是要具備美觀性的同時還要具備一定操作性、教育性。例如種植蔬菜,對環境的布置,讓孩子們在花叢中參與種植,收穫,體驗。


圖片來源:幼師口袋App

發布者:童言無忌


大廳是幼兒園體現園內文化特色的重要空間。也是讓家長對幼兒園環境和品牌價值產生第一印象的重要場所。


花園裡除了綠植、盆栽,自然也少不了木頭伐道、木樁,地上散落着樹葉、果實,營造出樹林、叢林的自然景觀。


圖片來源:幼師口袋App

發布者:妍瑟


不那麼明亮的大廳,老師們多數會採用燈光來補充光感。綠色的大樹在幼兒園大廳繁茂生長,頓時顯得格外生機勃勃。


圖片來源:幼師口袋App

發布者:zhaoyu


竹梯、草框、編織簍搭配綠色的盆栽又是別有田園風的大廳裝飾。


圖片來源:幼師口袋App

發布者:漫天星野


pv管道式盆栽,不僅節省走廊空間,更是走廊轉角處的一抹綠,打造出春色走廊。


圖片來源:幼師口袋App

發布者:管晶


3.親自然課程


除了打造親自然的環境,在課程中也可以將自然元素納入其中,讓孩子在充滿“野趣”的環境中陶冶情操、激發創作慾望,具有很強的教育價值。


上海市嘉定區安亭幼兒園就是這樣一所親自然的幼兒園。


走進安亭幼兒園,便可以感受到來自小山坡、小溪、池塘的生命的暖意。



孩子們有的奔跑,有的靜坐,有的玩水,非常愜意。


在小溪的源頭,兩位男孩子正利用各種材料研究製作他們的“航空母艦”。



用什麼樣的道具才能漂流得更遠呢?動手做了才知道!



做完了,放進水裡,跟着小船一起走,看看它能“開”到哪裡。



其他幼兒園的池塘只可遠觀,不可“進”玩。但在安亭幼兒園,孩子們是真的下水玩耍!這樣的遊戲經歷在大城市鋼筋混凝土環境里,是非常寶貴的體驗。


在安亭幼兒園,走進花園課堂,首先看到了這間“工具間”。



遊戲活動當然少不了豐富多樣的材料,這間工具間里就安放着各式各樣的材料道具供孩子去自由探索。



而在每個班的教室門上也掛有道具便於孩子隨時拿取。



一旁的木櫃里安放了各式材料,並用標籤標註了使用場景。



這裡隨處可見老師與孩子們一同照料的自然角。豐富的自然環境讓幼兒與大自然互動,發現 、感受自然的魅力。



4.自然角


自然角是孩子了解自然知識的一個窗口,也是廣大老師進行親自然教育活動的主要方式之一。那麼,如何布置自然角,既起到教育意義,又能起到賞心悅目的作用呢?


圖片來源:幼師口袋App

發布者:大囧妹妹


圖片來源:幼師口袋App

發布者:Vivian


對於不同年齡層次的幼兒,老師們可以設置不同的活動目標。


比如,低年齡段的小花園擺放不同綠色植物,沒有另外的指示,讓幼兒認識植物,喜歡大自然,對大自然充滿興趣。


而高年齡段的小花園旁可以貼上一些種植養護植物的小要求,以“今天我當家”等標語作為活動標題,讓幼兒試着進行翻土、澆水、修建、曬太陽這樣一系列的操作,讓幼兒直觀地在體驗中學習植物養護的知識,也在過程中進一步愛上大自然,知道要保護大自然、保護環境,呵護每一個生命。


圖片來源:幼師口袋App

發布者:小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