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島:讓遊客“慢下來留下來住下來”

湄洲島:讓遊客“慢下來留下來住下來”

海外網

7月23日起,為期一個多月的第五屆“湄洲之夏”海峽兩岸沙灘音樂季在湄洲島拉開序幕;7月27日晚,歷時10天的2018湄洲島美食夜市開市;本月,湄洲島還將舉辦2018海峽兩岸風箏帆板節……這個夏天,在系列旅遊文化活動的帶動下,湄洲島成了莆田最火的旅遊景點。

湄洲島不僅有積澱千年的媽祖文化,也有旖旎的自然風光。近年來,湄洲島頻頻推出特色旅遊節事活動,進一步集聚旅遊人氣,打響湄洲島朝聖島、旅遊島、文化島品牌,吸引越來越多的遊客到此朝聖進香、旅遊度假。

美麗的湄洲島蓮池沙灘

活動主打“海峽”牌

夜幕降臨,美麗的湄洲島蓮池沙灘上燈火璀璨,人聲鼎沸。舞台上,流行音樂、爵士舞、DJ秀等輪番上演;舞台下,吹着海風、吃着美食的遊客們,時不時發出歡呼聲,恣意享受夏夜的歡樂……這是2018第五屆“湄洲之夏”海峽兩岸沙灘音樂季的現場,從7月23日開始,每一個天氣晴好的夜晚,湄洲島都有沙灘音樂大餐,一直持續到9月上旬。應邀前來演出的一位台灣歌手告訴記者,沙灘音樂節在台灣很火爆,台灣最有名的墾丁春浪音樂節,每次都能吸引到數十萬遊客,希望湄洲島的沙灘音樂季也能成為吸引觀光客的一張名片。

與台灣一樣擁有美麗沙灘資源的湄洲島,早在2011年和2012年就先後舉辦了兩屆海峽兩岸沙灘音樂節,引起不小的反響。從2014年開始,湄洲島將音樂節升級成音樂季,打造跨越整個夏季的音樂盛會。“‘湄洲之夏’音樂季已成為湄洲島的夏季旅遊品牌活動。”承辦方金色喜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龔碧容介紹,本屆音樂季期間,將有35場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音樂演出。除了常規性的演出外,還將有搖滾專場、畢業專場、七夕嘉年華等多場專場演出。

湄洲島每年舉辦的旅遊節事活動,很多都冠以“海峽”字眼。8月份即將舉辦2018海峽兩岸風箏帆板節,將有3D軟體風箏、夜光風箏、風箏帆板亮相,活動擬邀請50名專業風箏帆板選手參加,其中台灣選手不少於20人。而今年6月份舉行的海峽兩岸“媽祖與健康”高峰論壇,吸引了140多位台灣醫療健康產業界代表來到湄洲島。

湄洲島黨工委委員、宣傳部部長張煌表示,媽祖是海峽兩岸最具影響力的“海上和平女神”,目前,每年前來湄洲祖廟謁祖進香的台胞超過30萬人次,湄洲島也成為台胞赴大陸最多最密集的地區之一。旅遊節事活動強化凸顯兩岸交流元素,也是為了吸引更多的台灣遊客。

湄洲島是國務院批准設立的首批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業態年輕又時尚

作為國務院批准設立的首批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湄洲島旅遊資源豐富,擁有媽祖祖廟、黃金沙灘、鵝尾神石園、媽祖文化影視園等30多處景點。不過,原先湄洲島的旅遊品牌並沒有真正打響,更多的遊客是來此朝拜的中老年人。近年來,湄洲島管委會通過舉辦各種主題突出的特色旅遊活動,不僅提高了湄洲島的旅遊知名度,也吸引了更多的年輕人到來。

來自江西九江的遊客小李3年前曾跟隨旅行團到湄洲島旅遊過,當時的3D夜光風箏表演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次他特地帶着女友故地重遊。“這次到湄洲島,感覺更好了。”小李介紹,湄洲島的沙灘很美,傍晚到黃金沙灘踏浪,晚上看音樂季表演,吹着海風吃海鮮,非常嗨。晚上住在海邊的家庭旅館,清晨環島騎行看海上日出,白天上祖廟朝拜媽祖,十分盡興。

7月27日晚,2018湄洲島美食夜市在湄洲島閩颱風情街——朝宮街開市,現場除了有湄洲當地的平安面等風味小吃外,還有國內的長沙臭豆腐、陝西肉夾饃等名小吃,更有一大波來自東南亞、巴西等世界各地的美食。來自浙江的遊客林先生告訴記者,除了拜媽祖外,也感受到了湄洲島秀美的海濱風光,而美食夜市更讓他全家人第一次嘗到了不少異域風味的美食。

“年輕人大多喜歡濱海旅遊休閑活動。”湄洲島旅遊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旭表示,近些年每到夏季湄洲島都會舉辦沙灘音樂季、沙雕節、風箏節、啤酒節、美食節等系列旅遊活動,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湄洲島旅遊業態的“年輕化”和“時尚化”,許多遊客慕名組團前來體驗湄洲風情之旅,不僅朝聖的中老年人更多了,年輕的遊客數量也不斷攀升。

2018湄洲島美食夜市現場

“月月有活動,季季有盛事”

湄洲島家庭旅館協會會長周開元經營的度假山莊位於朝宮街中部,近期湄洲島火爆的夏季旅遊活動給他帶來了充足的客源。周開元說,每年夏季是湄洲島遊客最多的季節,以前適合遊客夜晚遊玩的項目較少,導致不少遊客選擇當天游,不過夜。眼下,各種旅遊活動極大豐富了湄洲島的旅遊業態,遊客多了,也真正能慢下來、留下來、住下來。

為了留住遊客,此前湄洲島出台了扶持政策,鼓勵島民修建民宿、開辦特色商店,讓遊客住得新鮮好玩,也願意留在島上過夜。近年來,湄洲島先後出現了村上春宿、E家人、莆仙印象等各具特色的民宿,成為當地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據統計,截至目前,湄洲島共有家庭旅館102家,房間1032間,床位1800多個。今年,還將增加30家家庭旅館,增加床位約300個。

記者了解到,2011年10月,湄洲島成功摘取城市人口10萬人以下組別的“世界節日活動之城”桂冠,這是中國首個獲此殊榮的城市。近年來,湄洲島一手抓緊建設和完善旅遊基礎設施,一手打造節慶活動品牌,全年不間斷地舉辦各項民俗、旅遊活動:新春祈福文化節、媽祖元宵燈會、天下媽祖回娘家、沙灘音樂季、海峽論壇·媽祖文化活動周、世界媽祖文化論壇、媽祖文化旅遊節、媽祖貢品展、媽祖書畫筆會等,做到“月月有活動,季季有盛事,年年有亮點”。

莆田市政協副主席、湄洲島黨工委書記黃華表示,湄洲島按照“全島景區化、鄉鎮景點化、村居景觀化”思路,積極融入全域旅遊建設中,圍繞打造世界媽祖文化中心,依託世界媽祖文化論壇、媽祖文化旅遊節、春秋兩個祭典、湄洲之夏沙灘音樂季等高級別、高規格節事活動品牌,大力發展旅遊營銷,鞏固和提升湄洲島旅遊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進一步加快了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和轉型升級。(福建記者 陳盛鍾 通訊員 許雙萍 林春盛 文/圖)

綜藝達人在第五屆“湄洲之夏”海峽兩岸沙灘音樂季現場演出。

延伸閱讀

乘郵輪巡安菲律賓 湄洲媽祖將再下南洋

東南亞是海外華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區,媽祖信仰在當地華僑中十分盛行。去年7月,湄洲媽祖首次巡安東南亞,在馬來西亞新加坡開展了為期一周的“媽祖下南洋·重走海絲路”活動,引發“媽祖熱”。昨日,記者從湄洲媽祖祖廟獲悉,今年10月20日,湄洲媽祖祖廟將組織2600多人的護駕團,乘坐歌詩達大西洋號郵輪再次下南洋,巡安菲律賓首都馬尼拉。

2600人護駕團將直航馬尼拉

湄洲媽祖祖廟董事長林金贊介紹,去年,湄洲媽祖祖廟成功舉辦的“媽祖下南洋·重走海絲路”巡安東南亞活動,極大地推動了媽祖文化“走出去”,擴大了媽祖文化在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影響力,同時也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媽祖文化在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人民中的橋樑紐帶作用。

今年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決定開創“媽祖文化+旅遊+郵輪”新模式,在10月20日組織2600多人的護駕團,從廈門乘坐歌詩達大西洋號郵輪再下南洋,首次巡安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此次活動為期6天,其間將開展湄洲媽祖駐蹕馬尼拉、祭祀大典、繞境巡安以及誦經祈福、十音八樂演奏、《祥瑞湄洲》文藝演出等系列文化活動。此外,還將到馬尼拉當地學校或公益機構開展公益活動,踐行媽祖“立德、行善、大愛”精神。

創造媽祖文化旅遊新形態

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常務副會長俞建忠表示,此次媽祖搭乘國際大型郵輪巡安菲律賓,彰顯了媽祖海上巡安、重走海上絲綢之路的鮮明文化內涵。此外,參加巡安的隊伍達2000多人,不但有護駕團、專業表演人員,還將擴展到社會各階層,充分體現了媽祖的平民化和包容萬象的文化特徵。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媽祖郵輪巡安菲律賓活動,把媽祖文化與媽祖旅遊相結合,也將創造媽祖文化旅遊新形態。莆田市旅發委主任林樺介紹,作為海西新興港口城市和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城市,莆田發展郵輪旅遊有着天然的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近年來,莆田市相繼出台一系列產業扶持措施,對郵輪公司、郵輪港口、郵輪代理、旅行社等進行獎勵,為開創郵輪旅遊發展新領域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記者 陳盛鍾 通訊員 林群華)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