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美國公布了高漲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數據後,市場正在等待美聯儲(Fed) 發表對通膨的最新看法。
因為目前多個原材料市場已經見到通膨正在熄火之現象。美聯儲所說的“通貨膨脹只是短暫的”有可能預言成真。
以木材為例,美國的木材價格往往是美國房地產市場的標誌性指標之一。過去一年裡木材漲幅最大的大宗商品之一。
但是,木材自5 月份觸頂以來已下跌40%,美國一度火爆的房地產市場出現一定程度的降溫現象,一項衡量消費者購房計劃的指數在上個月下挫,銅價也已從歷史高位回落。
木材期貨價格圖片:Bloomberg
一些關鍵原材料價格漲勢放緩並不意味着整體通脹數字的飆升是一個錯誤信號,因為全球供應鏈失衡導致供給不足且需求上升,仍然是目前全球經濟的一個主要矛盾。
但對於美聯儲決定是否以及何時縮減政策援助時,一些市場信號提供了美聯儲繼續保持耐心的理由。
其中之一是,美國國債市場沒有因為通脹率創下十年新高而上漲,另外,美股也不以為意,S&P 500 指數,不斷創出新高,或者就是在歷史高點徘徊,顯示出多頭強勁的韌性。
The Sevens Report 前美林交易員Tom Essaye 表示:“儘管通脹率很高,但壓力已經開始緩解,市場認為美聯儲的觀點是對的,不必擔心美聯儲過快升息或經濟存在通膨問題。”
工業原材料
原材料價格上升一直在引發對通脹的擔憂,因需求成長以及對全球經濟復蘇的樂觀情緒,原材料商品價格今年大幅上漲後,目前已經開始顯示出持續下跌的跡象。銅價周二跌至4月26日以來的最低水平——跌破每噸10000美元。
市場近期一直在控制多頭部位。中國監管機構上周重申將加強對大宗商品價格監測的承諾。目前,中國國內生產者價格指數(ppi)觸及逾12年來的最高水平。市場預計,中國將釋放銅、鋁和鋅的國家儲備,打擊價格投機活動。
美聯儲(fed)可能很快開始放緩緊急資產購買的步伐,這也提振了美元的前景,動搖了支撐銅和其它大宗商品的支柱,過去一年,這些大宗商品因美元走軟而得到提振。
另外,美國中西部熱軋鋼卷期貨價格5 月份觸及歷史高點以來,價格表現即相當穩定,也並未再刷下新高。
雖然供應問題和綠色能源轉型引發的需求上升維持了銅的長期前景,但隨着短期基本面、宏觀經濟和技術壓力的增加,投資者的撤離似乎正在加速。
National Securities 首席分析師Art Hogan 表示,目前看到很多重要的工業原材料價格短期見頂,估計原材料表現火熱將是暫時的,未來總供給將滿足總需求。
房地產市場
在美國新冠疫情期間,許多美國民眾尋求在遠離人口密集的市中心購置新房,使得房地產市場需求強勁,低利率也有助於維持人口稀少地區的住房需求。
但經濟顧問機構A. Gary Shilling & Co 總裁Gary Shilling 表示,美國房市有可能出現放緩的跡象,因為前美國房市供給正越來越多,不少買家也已在高價前退縮。
Gary Shilling 認為“房市泡沫正開始破滅”,雖然許多美國民眾可能會繼續偏愛遠離大城市的住宅,但隨着新冠疫情消退,也將有不少人願意回到市中心。
而中國的經歷着有史以來最嚴厲的房地產資本大退潮,這是由中國的銀行監管機構發起,中國的銀行體系對房地產的資金信貸開始了有史以來最緊張的收縮,以至於包括恆大在內的很多中國房地產公司出現了現金流緊張。
中國金融體系的去房地產化將給很多大宗商品帶來利空影響,最典型的是鋼材,因為中國每年生產的粗鋼有30%是用在房地產上的。
木材
住房需求旺盛和供給不足導致今年木材價格上漲,這是在美國蓋房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昂貴的因素之一。
但目前木材市場也出現緩和跡象,隨着鋸木廠正在提高產量,買家暫停採購,在創下史上最大單周跌幅後,木材期貨周一繼續下跌。
芝加哥木材期貨價格上周下跌約18%,創下木材主力約自1986 年有數據以來的最大跌幅。
木材往往代表着美國房地產市場的通脹指標之一,木材價格的下跌有利於拉低美國房地產市場上的通脹數據。
農產品
巴西的極端氣溫和乾旱,引發了今年初市場對作物供給稀缺的擔憂。
但是,天氣好轉的前景以及拜登政府發布的有關生物燃料強制混合的報告等因素,幫助逆轉了近期的價格漲勢,玉米價格已跌至4 月中旬以來的最低水平附近,大豆價格也出現下跌。
中國的豬周期已經恢復到了當年非洲疫情爆發之前的高點,在中國豬肉價格普遍下跌的情況下,中國的存欄量繼續上漲的速度會開始減緩,也就是說中國對於大豆的採購量可能已經到了階段性高點。
當然還是要關注極端天氣情況對農作物的影響,南美洲和美國的乾旱不能夠掉以輕心,此外中國今年仍然有局部水災的可能性。而且隨着全球疫情解封的加快,全球的食品需求可能還會增加。
BMO資本大宗商品研究總經理科林•漢密爾頓(Colin Hamilton)對表示:“我們正處在一個轉折點上,很多周期性有利因素,如果它們還沒有自行消失,也已經超過了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