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具備全功能USB Type-c或雷電接口的筆記本電腦、迷你主機越來越多。以具備全功能USB Type-c接口的筆電為例,白天拔掉一根線就可以帶筆記本電腦外出,晚上回家就能一線連接顯示器、鼠標、鍵盤等設備,給生活帶來非常大的便利。近期幫女友得Surface Go平板電腦布置了一個USB Type-c一線通桌面,所以分享一下搭建思路。
初期計劃桌面布置拓跋如圖所示,以USB Type-c擴展塢聯通一切設備。物品不多,實用性為主。設備盡量無線化,使桌面趨於簡潔、乾淨。沒有擺件和華麗花哨的東西,沒有過度收納型的產品,也沒有華麗花哨的RGB燈。
這樣布置不僅女友的Surfac Go能使用,我的Surfac Laptop Go也能使用。鍵鼠是連接在顯示器的KVM功能下的,隨視頻信號輸入端口決定,而不是受限於擴展塢。
01.桌
桌子是桌面搭建的基礎,近年流行站立辦公,女友有想過購買高腳桌。對於辦公桌椅的人工工學數據,可以參考ergotron的工作空間規劃器。
研究表明久坐和久站都不利於健康,能隨意調節高度,能快捷在坐立之間切換的升降電動桌才是最佳選擇。
從結構上看,電動桌就是個支架加桌板,非常簡單。但是看了DIY經歷後,發現要做到結實並不容易。DIY的升降桌,容易出現升高後桌面不平穩的情況。另外還有桌板材質、電機質量,升級速度、遇阻回彈等需要考慮,想想還是成品省心省事。
最實惠的是FitStand FE2,單電機加環保板材桌面,桌腿具有72-121cm的電動升降範圍。支持童鎖功能、高度記憶、遇阻回退等。經常有899元好價,比不少值友DIY的花費還低。
值得考慮的是樂歌E5系列,有多種原木色桌面和鋼化玻璃桌面可選。單電機,桌腿具有72-121cm的電動升降範圍。具備童鎖功能、高度記憶、遇阻回退等功能外,還有USB快充功能和收納抽屜。視桌板材質和尺寸不同,價格在1100-1500元不等,和大部分值友DIY的花費接近。
單電機的產品在升降速度、升降高度和承重上有所稍遜,雙電機是不少高端人士的追求。常規單電機只有25mm/s的速度,雙電機能做到32-38mm/s的速度。入門雙電機產品可以考慮樂歌E1和網易嚴選,高端款有樂歌E4和樂歌E3。樂歌E4和樂歌E3還有單獨的支架銷售,可以自己去定製桌板。
綜合考慮需求和預算後,敲定了1200mm×600mm的白色鋼化玻璃版樂歌E5。鋼化玻璃桌面質感清涼,很適合廣州這邊炎熱的氣候。另外相對於木材,玻璃桌面更利於清潔。
一開始還擔心像iPhone手機一樣,玻璃背面容易沾染指紋。實際體驗是多慮了,指紋並不明顯。
桌面框架的右側是控制區域,具備1個LED顯示屏、上下升降按鈕、4個記憶按鈕。在控制區域旁邊是充電接口區域,最邊緣的是童鎖,按下後高度就會鎖定無法調節。
長按升高或降低按鈕,可以實現快速升降。
短按能實現精度調節,依據LED顯示屏,調節到符合人體工學的高度。
支持遇阻回退,不必擔心壓壞或頂壞東西。
長按記憶按鈕,就會記錄高度數據。下一次短按按鈕,就會自升降到所記憶的高度。一共有四個記憶按鈕,滿足多個應用場景需求。靠着記憶按鈕,就能快速在坐立之間切換。
充電區域具備2個USB-A(最大5V/2.4A 12W)、1個USB-C(最大12V/1.5A 18W)接口。USB-C的參數,剛好滿足Surface Go供電,可以直接連接擴展塢。不過我日常,主要是連接Apple magsafe,充一下手機、耳機等等。
02.椅
桌子要符合人體工學設計,椅子也要符合人體工學。不同的坐姿下,對於脊椎承重比值是不同的。坐姿不正確,對於脊椎的傷害非常大。
選擇的是享耀家S3A人體工學,本來是打算給女友放公司使用。不過有點大,不是很適合,又搬回家裡使用了。
享耀家S3A是全布網設計的,方便清潔。低彈網布支撐好,不容易變形。透氣性佳,適合夏天的廣州基本是30度以上高溫濕熱氣候。
腰靠部分和背靠是分離式設計,具備動態支撐,可以使用坐墊底部的一個旋鈕控制平衡力大小。另外還有坐墊深度調節、10向調節扶手、6D設計支持多角度調節頭枕,5檔高度調節等等,適應不太同人的身體差異。
03.擴展塢
此次桌面布置的核心,就是USB Type-c擴展塢。之前分享USB Type-c一線通的顯示器購買指南的時候,有值友吐槽不如上USB Type-c擴展塢。選擇USB Type-c擴展塢還是Type-c顯示器,取決於自己需求吧。設備多的話,是USB Type-c擴展塢比較方便。而Type-c顯示器更節省空間,支持的分辨率更高。另外Type-c顯示器有個問題,顯示器關閉後,就不能進行PD充電了。
選購的是貝爾金的11合一 Type-C擴展塢,接口非常豐富。豐富接口,是這次組建USB type-c一線通桌面必須的。具備3.5mm耳機麥克接口、VGA視頻接口、SD卡讀卡器、TF讀卡器、千兆RJ45網口、2個USB3.0接口、USB 2.0接口、DP1.2接口(最高4K@30Hz)、HDMI 1.4接口(最高4K@30Hz)、USB Type-c接口(最高100W PD供電)。主要看中的就是其視頻輸出功能,具備VGA、HDMI和DP三款視頻輸出接口。win系統下,可以同時擴展兩個視頻接口,mac下則僅支持擴展一個。
貝爾金11合一 Type-C擴展塢不僅僅是是擴展塢,還是一個支架。斜角設計的外殼,可以架起筆記本電腦,利於設備散熱。
日常出外,拔掉Surface Go連接擴展塢的線即可帶走Surface Go。晚上回到家,插上Surface Go擴展塢的線,就能連接電源、顯示器、解碼器、音箱等設備。
04.顯示器
USB Type-c一線通顯示器基本是未來趨勢了,桌面設備不多的情況下,使用USB Type-c一線通顯示器能讓桌面更簡潔。去年就分享過自己的Surface Laptop Go與USB Type-c顯示器明基PD2705Q搭配使用心得。因為USB Type-c擴展塢的存在,這次桌面搭建沒有選擇具備USB Type-c一線通的顯示器產品,選擇的是明基PD2700U。
PD2700U為27英寸窄邊框設計,3840×2160分辨率,10bit色深、1024級灰階,支持HDR。出廠帶有Delta≤3的色彩報告,總體是一款偏向專業顯示器的產品。相對於FHD、2K分辨率的顯示器,4K分辨率顯示器的畫面更為精美細膩。近年win10縮放功能改進不少,高分辨率屏幕的支持接近完美。
配備有Display Pilot,支持色彩管理和模式切換。多顯示器的情況下,有個軟件管理一下是非常重要的。顯示器的應用場景是多種多樣的,不是每時每刻都需要準確色彩,有時候瀏覽文檔更偏重低藍光護眼。PD2700U具備多種顯示器模式,能使用OSD控制面板或者是Display Pilot軟件進行切換。例如觀看文檔,就喜歡將模式切換到閱讀模式。
作為辦公顯示器,不僅僅關注色彩,還會關注健康。顯示器的健康主要是從調光模式、低藍光和支架等方面考慮。支架目前很多顯示器都具備升降旋轉支架,所以不必深究。
調光技術而言,PD2700U顯示器是DC直流調製,而不是PWM脈寬調製。PWM調製技術下,顯示器背光燈珠會呈現周期性的亮起和熄滅,人的眼睛會因為射入光線的強弱而呈現縮小或擴大,造成眼睛疲勞。DC直流調製則不會有這方面問題,更護眼。
在PD2700U顯示器的底部有一個梯形突起,內部是亮度傳感器。根據傳感器記錄的數據,屏幕亮度會伴隨環境光進行智慧調光,類似大部分智能手機的亮度自動調節。人眼就不會因為屏幕亮度和環境光差異太大,造成不適。
除了物理上的護眼外,PD2700U下OSD中還支持設定護眼提醒,每隔一段時間提醒用戶休息。
單一屏幕辦公是不足夠的,多屏是趨勢。多個屏實現的顯示畫面擴展,不是單一軟件劃分能夠取代的。PD2700U具備DP-OUT功能,也就是俗稱的菊花鏈功能,一個顯示器串聯多個。關於多屏的組建,不同屏幕不同壁紙設置,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指南。
目前預算有限,第二屏還是計劃之中。所以增加了一個C-force的觸屏便攜顯示器,放置在主顯示器PD2700U下方作為輔助屏。加上Surface Go原來的屏幕,一共有三塊屏幕。在Windows系統中,三屏的布局如圖所示。UI統一原因,每個屏幕有不同的縮放。其中主屏明基PD2700U為3840×2160分辨率,縮放100%;副屏C-force為1920×1080分辨率,縮放125%;Surface Go屏幕1800×1200分辨率,縮放175%。
三屏對於工作效率的提高是非常直觀的,例如在Photoshop修圖的時候,主屏為主畫板和小工具,副屏為素材庫,筆電主屏則是調色板、圖層和信息預覽區。
05.音箱
桌面音箱能在剪視頻的時候提供更精準的信息,閑暇之餘播放音樂、電影放鬆心情,兼具娛樂和辦公,是不可多得的好物目前使用的這款惠威X4有源監聽音箱是和女友一起到海印挑的,綜合大小和音質因素而購買的。一開始是打算買白色款和桌面搭配成一套,無奈白色只剩下一套樣貨,只好買了鐵灰色。
惠威X4整體尺寸是226mm×160mm×155mm,外觀很圓潤。0.8英寸金屬球頂高音單元,加4英寸PP振膜中低音單元,搭配有源電子分頻濾波器。
底部使用了一個高阻尼橡膠防震底座,可以隨意調節角度,直到適合自己的桌面。
作為錄音棚專業監聽級產品,使用的是XLR音頻接口。背面還具備頻段調節器,能針對HF高頻、LF低頻、MG中頻和HP低頻截止頻率作出調整。
06.解碼器
惠威X4是專業有源監聽音箱,USB Type-c擴展塢上那個3.5mm音頻輸出接口是無法滿足需求的,所以另外搭配了一台解碼器。 選擇的是iFi悅爾法NEO iDSD,和惠威X4試聽過滿意才購買的產品。
這是一台三合一桌面解碼耳放,4通道BB DSD1793芯片,具備XMOS USB解碼界面、QCC5100高清藍牙和平衡耳放功能。支持PCM 44.1-768kHz、DSD 2.8-22.4MHz、DXD 2x、MQA等。
接口豐富,輸出接口有4.4mm平衡耳機插座、6.3mm平衡耳機插座、RCA單端模擬輸出、XLR模擬輸出;輸入接口有USB輸入、光纖數字輸入、同軸數字輸入、藍牙無線連接等等。
支持卧式擺放,或者直立擺放。直立擺放的時候,還能當作耳機的收納支架。有時候下班回到家,會很懶專門開電腦播放音樂。NEO iDSD具備專業功能的同時,還具備藍牙連接,能直接播放手機的音樂,使用方便。
07.鍵盤
外設是辦公桌面不可忽視的部分,沒有一個趁手的外設會非常難受。目前趨勢是無線化,方便攜帶外出。沒有線的束縛,擺放自由。
女友大部分是使用Surface Go自帶的Alcantara材質,所以也習慣了迷你鍵盤的配列。目前給女友使用的是ROG魔導士,整體尺寸305mm ×101mm × 38.5mm,68配列。
ROG魔導士不僅僅具有Aura Sync神光的高顏值,還有獨一無二的功能和細節非常到位的做工。例如PBT透光鍵帽、水口平整。觸感也細膩,溫和,碼字的時候手感舒適。
側面具備獨一無二的Smart Bar觸控條,能實現音量控制、放大縮小、多媒體控制、宏等功能。
支持2.4G和有線雙模,自帶4000mAh電池,官宣續航400小時以上。目前沒怎麼開背光燈,大概使用一個月左右充一次電。支持快速充電,沒有充電時間長的苦惱。
ROG魔導士自帶了一個防塵罩,即可作為托盤、也可以作為透明上蓋,設計貼心。我日常鍵盤和鼠標都是放置在樂歌E5的抽屜里收納的,不用擔心落灰問題。
08.鼠標
對於鼠標,以往關注較多的是羅技旗下的產品,尤其是無線辦公系列。不過羅技辦公系列性能參數有點拉跨,近年有點不適應時代發展。也有關注過人體工學設計產品,缺點是性價比低。折騰多次下來,發現還是遊戲鼠標適用性更廣泛。例如很多人推薦的羅技G304,性價比高。坊間有不少MOD改造經驗,可玩性強。
給女友使用的是和ROG魔導士搭配一套的鼠標,ROG月刃無線版。採用PAW3335傳感器,16000電競級傳感器。ROG月刃無線版重79g,重心合理,實際手感很輕。整體尺寸是118mm×62mm×39mm,個頭不大,小手女生也很合適。磨砂質感外殼,細膩不打油,夏天使用最合適不過。
看上這款鼠標,很重要一點是支持更換微動。
原鼠標自帶的是70M ROG自研機械微動,手感清脆,反饋感強。給女友換上的是凱華紅點靜音微動,偏軟反饋不強,但是女友就喜歡這種手感。
具備3模連接,底部是具備藍牙和2.4G的快速切換按鈕。出外使用藍牙模式方便易用、在家使用2.4G模式節能抗干擾強。無線連接支持SMART HOP無線調頻技術,能夠快速識別有效頻段,抵禦無關電磁波干擾,能做到1MS響應無延遲。
09.燈具
檯燈
一台亮度和照度符合護眼標準的檯燈,能更好營造一個舒適的辦公桌面。節省桌面空間的話,則屏幕掛燈更加適合。
本來給女友買的是小米屏幕掛燈,但是女友看到我目前使用的Yeelight屏幕掛燈Pro,就換了個使用。
很喜歡Yeelight屏幕掛燈Pro磁吸式設計的燈管,輕輕一放,就會固定在底座上。
有25度左右的角度可調節,更能適應不同人不同的需求。能迎合坐姿,微調到不刺眼的角度。
燈管和底座的外殼都是銀灰色鋁合金材質,觸感細膩。正面屏幕燈為80顆粒200mw的LED模塊,支持2700-6500K色溫調節,Ra95高顯指。背面氛圍燈則是40顆LED模塊,支持CHROMA幻彩聯動,遊戲氛圍感十足。
底座不是單純的夾具式,而是結合了懸吊式的設計。後半部分夾具更大也重,前半部分細而輕,夾在顯示器上面的時候,不會壓到屏幕正面邊緣。接觸顯示器的面,都有厚厚的硅膠防滑墊,所以能夾得非常牢固。
帶有一個使用兩節AAA電池供電的旋鈕,通過旋鈕,能微調亮度、色溫和控制屏幕燈、氛圍燈的開啟關閉。
除了旋鈕還可以通過手機APP進行控制燈效,支持開機燈效設置。具備模式卡片,能修改旋鈕設置,實現模式快速切換。
10.充電器
此前推薦USB Type-c一線通顯示器的時候,有值友問了個很讓人深思的問題:顯示器關機後,USB type-c接口還能進行PD充電嗎?我實測了自己擁有的USB type-c顯示器,也問了好幾款顯示器的售前,發現部分型號是不行的。因為這原因,我開始偏向USB type-c擴展塢搭建桌面。USB type-c擴展塢一般不具備PD充電頭,得另購。
自用的是摩米士100W 四口充電頭,具備兩個USB Type-c接口,和兩個USB-A接口,支持高通QC3.0和PD 3.0協議。選取4口充電頭是為了USB設備統一供電,方便管理。摩米士100W 四口充電頭支持PD3.0、QC3.0、SCP、FCP、AFC、PE以及蘋果2.4A等多項充電協議,兼容性強,很適合我需求。內置了電路保護芯片,安全性高。
在充電頭的側面,有相關參數標識,其中輸出功率最大為100W。這個100w是在接一個設備的情況下的最大功率。
- Type-c:5V-3A、9V-3A、12V-3A,15V-3A、20V-5A。
- USB-A:4.5V-3A、5V-4.5A、9V-3A、12V-2.5A,20V-1.5A。
接不同數量的設備,會有不同的輸出情況。
- 單口模式(只接一個設備):Type-c最大100W,USB-A最大30W。
- 雙口模式(接兩個設備):2個Type-c最大95W(65W+30W),2個USB-A最大15W(5V-3A),1個Type-c+1個USB-A最大95W(65W+30W)。
- 三口模式(接三個設備):2個Type-c+1個USB-A最大93W(45W+30W+18W),1個Type-c+2個USB-A最大80W(65W+7.5W+7.5W)。
- 四個全輸出的話,最大90W(45W+30W+7.5W+7.5W)。具體每個接口的參數,由具體產品決定。
以我實際使用的情況為例子,Type-c1接Type-c擴展塢,輸出為20V-2A;Type-c2通過Type-c轉DC 5.5mm的PD誘騙線接解碼器,輸出為5V-2.5A;USB-A1接顯示器掛燈,輸出為5V-1A;USB-A2接C-force便攜屏幕,輸出為5V-1.5A。
Type-c轉DC 5.5mm的PD誘騙線是USB設備統一管理的重點,很多傳統設備都是DC 5.5mm接口的。但是供電電壓都是12V、5V等,完全可以利用摩米士這種PD充電頭進行管理。
常規USB轉5.5mm線材,只能輸出5V-1A,部分產品能做到5V-2A。通過誘騙芯片,能激活PD協議進行供電,實現5V-4.5A、9V-3A、12V-2.5A等供電模式。如此一來,就能將大部分設備,統一在摩米士100W 四口充電頭下管理。
摩米士100W 四口充電頭的插銷是摺疊設計的,日常方便收納。而且插銷好像是可更換設計,能安裝其它地區的規格插銷,或者對壞了的插銷進行替換。
11.其他
排插
排插是買的比較隨便的,看值得買好價頻道哪個划算買哪個。目前使用的是公牛新國標的產品,4位總控。
固定比較粗暴了,直接使用電鍍鋅包塑細鐵絲固定。比粘貼牢固,又不會留下痕迹。樂歌E5的桌面和框架具備縫隙,剛好能穿過這些包塑細鐵絲。看過攻略買懸吊式理線槽,有點雞肋。嫌這樣固定不美觀,樂歌有針對升降桌的專用排插。
線材的固定,大部分是電鍍鋅包塑細鐵絲固定。反正在桌子背面,看不到的。勸大家不要買那種包線管,看似美觀。要單獨拆一條線,或者增加設備的時候要全拆,非常繁瑣,也不利於後期清潔。
移動硬盤
目前具備全功能USB type-c接口的筆電,大部分是超極本。硬盤容量可能比較小,需要搭配NAS、或者移動硬盤等設備,擴展容量。
女友目前使用的是希捷Backup Plus Slim移動硬盤,自帶Toolkit備份軟件,可一鍵實現文件備份、恢復或同步。關於移動硬盤的選購,可以參考我之前的分享。
Mesh節點
USB Type-c擴展塢具備RJ45網口,如果家裡使用的網絡是Mesh組網的,可以接入一個Mesh節點。相對筆電自身的無線網卡,Mesh節點的無線網絡質量更佳。
關於Mesh路由器的選購,可以查看之前發布的攻略。
後記
桌面是逐漸搭建的,布置暫時是這樣子了。歡迎各位值友提供意見,完善這個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