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金博——女,2021年畢業於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專業刑事執行。在校期間獲得“先進個人”獎、“優秀學員”稱號。現任長治廣播藝術學校教官,性格開朗,對工作細心、認真負責;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和行為習慣,關注學生身心健康。
特長:有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溝通能力,具有良好的職業操守,踏實肯干,虛心好學。
座右銘:抱怨身處黑暗,不如提燈前行。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勤儉節約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五千年文明古國的優良傳統。中華民族正是具有這樣的傳統和美德,才能生生不息。勤儉節約還是我們國家的建國方針,新中國剛剛成立時,毛主席就說過:“要使我們國家富裕起來,需要幾十年艱苦奮鬥的時間,其中包括執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這樣一個勤儉建國的方針。”正是這一方針,才使我們年輕的共和國醫治了幾十年戰爭的創傷,甩掉了一窮二白的帽子,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但是近幾年來,隨着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出現了一種比闊鬥富的不良現象,把勤儉的美德當成“過時”的觀念加以否定,以致出現了以鋪張浪費為榮,艱苦樸素為恥的歪理!浪費的現象在我們身邊也屢見不鮮。例如:有些同學洗了手不關水龍頭;教室宿舍不按時熄燈,“外面陽光燦爛,室內燈火通明”的現象時有發生;食堂里每天餐後倒掉的剩飯剩菜,甚至還扔掉一整個饅頭;教室後未用完的紙張、作業本等。
同學們,我們國家改革開放以後,經濟確實在不斷增長,人民的生活也在不斷改善。但,和世界上發達國家比起來,我國還有相當一部分地區是比較落後的。在城市中,許多下崗職工家庭靠社會救濟金生活;在落後地區,許多人為解決溫飽問題而辛苦奔波,所以,同學們更應該繼承勤儉節約的美德!
“勤儉”是建立在“勤”與“儉”的結合上的。只有勤奮才能創造出勞動成果;只有節約才能珍惜勞動成果,兩者相加,勞動者創造的成果才會越積越多,社會才能發展進步。反之,則是社會衰敗,文明倒退。古人云“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儉敗由奢。”
同學們要樹立勤勞節儉光榮,懶惰奢侈可恥的觀念,要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粒米,一張紙開始,持之以恆,在建設節約型社會中,將節約這個傳家寶進一步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