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煙台日報-大小新聞
煙台,位於祖國大陸的東端,既有適於農耕的丘陵與近海平原,又有適於漁撈的綿長海岸線,氣候溫潤,四季明顯,自古便是人類生存的理想之地。自萬千年前,這片廣袤的土地上韶光初現,先民們在這裡創造了彌遠、深厚、斑斕、多姿的歷史文化,而這股源流生生不息,與時代的脈搏一起跳躍至今,無數的最美時、點都給我們以震撼、仰止與自豪。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人傑地靈的煙台,先賢輩出,不負“賢”境之稱。
“秦始皇東巡,等之罘山,始悠芝罘之名。”
穿越浩渺的歷史煙雲
芝罘于榮光中款款而至
素有“先有芝罘,後有煙台”的說法
這片有着千年歷史的壯闊土地上積澱了深厚的人文氣蘊
鍾靈毓秀,人傑地靈。
1872年開放煙台作為通商口岸
拉開了煙台城市化進程的序幕
千載厚重積澱
芝罘踏着歷史走向新生
自此,中心文化深度交融滲透城市的方方面面
德式建築、民國時期建築、膠東四合院......
大理石鋪就的地面、灰磚青瓦式的多層建築與遠處林立的高樓大廈形成鮮明的對比
每一棟建築都以獨特的氣質展示着異域魅力
在民間文化中輾轉萬千,一路走過傳說百篇
蓬萊仙境八仙過海,講述的是“憑真本事方能創奇蹟”的道理;
昆嵛山上九龍鑿坎,傳遞的是“只有不屈不撓才可以實現心愿”的精神。
如今,在潮起潮落中驀然回首,
過往與現實碰撞出一座古今交融、風情萬種的文旅名城。
作為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煙台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
煙台的古迹眾多,人文魅力與山海城港融為一體,山海因古迹增色,古迹緣山海生輝。
雲峰山魏碑刻石擁有北魏、宋朝以及明清刻石多處,由山麓散布到山頂,構成雲峰山天然碑林。
棲霞牟氏莊園是目前我國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地主莊園,也是我國北方最大的地主莊園。
明洪武年間,建千戶所城於此地,設狼煙墩台于山巔,留下百年遺迹。
追隨奇山千戶所的足跡,在煙台最繁華的市中心,找到古巷所城裡。
煙台奇山所是煙台市中心最早的居民聚居地,也是煙台城市的雛形。
沿着狼煙墩台的痕迹,會發現煙台市名的起源之地煙台山,這裡是集海濱自然風光、開埠文化、文物遺址於一體的風景區。
600多年的滄桑歷史,使煙台山成為這座城市重要的發祥地和象徵。
文化煙台的魅力,離不開這片土地的鐘靈毓秀和人文滋養。人間與仙境在這裡匯聚,仙境天成。
蓬萊閣位於山東省蓬萊市,主體建築建於宋朝嘉祐六年,是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是一處凝聚着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古建築群。
秦始皇訪仙求葯的歷史故事和八仙過海的神話傳說,給蓬萊閣抹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因而蓬萊閣古來即有“仙境”之稱。山美,海景也美,登山入閣而觀,煙波浩渺,宛如仙境一般。
矚目現代,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最佳中國魅力城市……
這些閃亮的名片構成了煙台的現代文化。
張裕葡萄酒、三環鎖、北極星鐘錶,各領先行;海洋牧場、藍鯨工程,彰顯魅力海洋文化。歷史與現代交織,自然與人文重疊,煙台的文化之旅,異彩紛呈。
在煙台體驗繽紛的文化,有歲月的沉澱,也有昂揚的激情。
作為膠東紅色文化起源的主要地區,煙台致力於在傳承中弘揚,推動文化體驗旅遊、研學旅遊發展,提升膠東紅色文化品牌影響力。
昆嵛山上的無染寺,曾是中共膠東特委的指揮部,峰巒疊嶂、茂林松柏成為這一段紅色文化的見證者;
天崮山革命根據地至今仍留存着多處遺迹,一面由花崗岩精製而成的紅旗形狀的大型紀念碑巍然矗立在村中當年兵工廠的舊址廠房前,紀念碑正面鐫刻着“山東人民兵工舊址”八個熠熠生輝的鮮紅大字。
煙台牟平城南有一座雷神廟,那一排黑瓦紅門的低矮平房靜靜佇立在藍天松柏之間,提醒着人們銘記一段抗日戰爭歷史。1938年2月13日,發生在這裡的雷神廟戰鬥,打響了膠東抗戰第一槍。20幾個年輕的共產黨員和戰士,面對數倍於己的日寇奮戰了一夜,他們用青春和生命譜寫了一曲革命英雄的凱歌。
煙台是有“賢”氣的
古往今來
煙台又吸引了多少賢人名仕來此
懷揣着對“詩和遠方”的嚮往
與它深情對話
你聽~~~
道在人間或可傳,
小還輕變已多年。
今來海上升高望,
不到蓬萊不是仙。
——杜牧《偶題》
東方雲海空復空,
群仙出沒空明中。
盪搖浮世生萬象,
豈有貝闕藏珠宮?
心知所見皆幻影,
敢以耳目煩神工。
歲寒水冷天地閉,
為我起蟄鞭魚龍。
——蘇軾《登州海市》節選
小築慚高枕,憂時舊有盟。
呼尊來揖客,揮麈坐談兵。
雲護牙籤滿,星含寶劍橫。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戚繼光《韜鈐深處》
“淺飲張裕葡萄酒,移植丰台芍藥花。更讀法華寫新句,欣於所遇即為家。”
——康有為曾下榻張裕贈詩一首
北望滿洲,渤海中,風浪大作。
想當年,吉黑遼瀋,人民安樂。
長白山前設藩籬,黑龍江畔列城郭,
到如今,倭寇任縱橫,風雲惡!
甲午役,土地削;甲辰役,主權墮!
嘆江山如故,夷族錯落。
何日奉命提銳旅,一戰恢復舊山河,
卻歸來,永作蓬山游,念彌陀。
——吳佩孚《滿江紅·登蓬萊閣》
特別是城北丹崖山峭壁上那座凌空欲飛的蓬萊閣,更有氣勢。你倚在閣上,一望那海天茫茫、空明澄碧的景色,真可以把你的五臟六腑都洗得乾乾淨淨。
—— 楊朔 散文《海市》
“一提起煙台,我的回憶和感想就從四方八面湧來……煙台是我靈魂的故鄉。”
——冰心《憶煙台》
賢美煙台,人傑地靈
隻字片語難以描述萬分之一
作為一座歷史文化悠久的名城
文化底蘊讓煙台變得厚重深刻
來煙台感受膠東文化的碰撞吧!
讓人生中增加一次有意義的體驗
策劃:洪濤
執行:趙偉業 王蕾 李志娟 趙璇
製圖:李康
圖片:煙台市文化和旅遊局提供,並綜合仙境煙台、網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