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伴兒們好,連續聽猿長上了好幾堂遊戲機發展歷史課,都有些累了吧,所以今天猿長打算給大家換換口味,講一講猿長玩過的第一款電腦遊戲 – 大富翁2 的前世今生。
《大富翁》的前身其實就是桌游 強手棋 。當然準確說,《強手棋》之前還有一個名字,叫《Monopoly》。具體的恩怨情仇猿長就不多講了。反正稀里糊塗陰差陽錯的打造出了第一代廣為流傳的《大富翁》類的桌游。
隨着計算機的普及商家們也開始大量的製作電腦版的《大富翁》遊戲,但是都很簡陋,說白了就是把那張紙制的地圖換成了電腦里的圖片,一個個塑料角色變成了電腦里的貼圖,然後最有用的改進就是再也不用找個人當銀行,而是由電腦出任這一角色,而且計算飛快,不用為遇到一個笨銀行而發愁。
隨着一款款的作品發布,玩家們也慢慢沒有了最初的驚喜與期待。直到大宇資訊開發的《大富翁2》。
↑ 大富翁1
當然,說起大富翁2,還是要簡單提一下他的哥哥,大富翁1。1989年初,一個20歲的台灣小伙兒姚壯憲,花了三個月時間用Quick Basic + 彙編開發 + 繪圖,以台灣為版圖,開發出了大富翁一代。他拿着這款遊戲敲開了大宇資訊公司的大門,大富翁一代得到了公司的認可,當時的老闆李永進用10萬台幣買斷這款遊戲,1989年的12月,經典的大富翁上市了。累計賣出了3萬多套(在那個時代賣出1000套就可以回本了)。
↑ 大富翁2
1993年元月,《大富翁2》完成並推出(這也是為什麼大富翁2開始遊戲時,遊戲時間是1993年1月1日)。整體來看,二代比1代有了長足的進步,畫面轉變為256色,增加了道具,卡片為基礎的互動系統。製作了多副地圖,並且支持鼠標,增加了背景音樂,加入了經典的神仙系統。可以說2代基本上已經確定了大富翁系列的遊戲模式,玩家可以選擇單人模式進行遊戲闖關,阿土仔隻身闖過台灣香港台北三關,成就鹹魚翻身;也可以和朋友開啟多人遊戲模式,帶上電腦進行多人遊戲。
↑ 豐富多彩的卡牌系統
《大富翁2》的最大特色,就是提供了許多有趣的特殊卡片及神仙附身的效果。三十六種卡片張張都有不同的功用,例如均富卡可以將所有人的現金平分,怪獸卡可以將一棟建築物徹底夷為平地。遇到不同神仙后,他們會附身七天並施展各自的法力來幫忙或陷害,增添了不少變量及樂趣。
說完了大富翁的出身,接下來就說說猿長與大富翁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吧。時間來到1995年秋天,剛剛步入高中生活的一個下午,在操場的籃球架下,好哥們大尻神秘的對我說,放學後去他家給我看一個NB的遊戲。我心想,對於馳騁游壇小10年的我來說還有什麼遊戲能讓我大吃一驚呢。揣着一腦袋的問號撐到放學後直奔大尻家。
大尻把我領到電腦前(當時的猿長還不懂這玩意叫電腦),接通電源,開機自檢。黑乎乎的屏幕上光標停留在C:>_ 然後大尻就噼里啪啦的敲了下面幾句咒語。
cd rich2
rich2
尼瑪,奇蹟發生了,屏幕突然閃現出一幅彩色的畫面
下一秒鐘,我已經坐在電腦前開始選人了
↑ 阿土仔
↑ 大老千
↑ 孫小美 - 這一名字來源於姚壯憲小時候最喜歡吃的“小美牌”冰淇淋
↑ 小乖乖
↑ 約翰喬
↑ 錢夫人
↑ 金太郎
↑ 戴安娜
↑ 看俺帥氣的單車
單人模式下不能選人,只能有阿土仔開始遊戲,並且也不能選地圖,也只能從第一張地圖開始,嗯,別人都是開車的,我們的阿土是騎自行車的。看來大富翁2就是告訴我們如何屌絲逆襲高富帥吧。
好吧,我承認,這個遊戲讓我震驚了,原來電腦上還能玩遊戲,而且是這麼NB的遊戲,從此大尻家成了我的遊戲據點,後來高考結束,大尻的媽媽還特意感謝我,由於經常跑去打遊戲,使得她兒子玩遊戲的時間大大減少,最後高考發揮的還不錯。(哈哈,看來打遊戲都能幫到人呢)
↑ 香港
第一次玩多人模式,我記得是高二的一個下午,大家集體翹課跑到大尻家。記得有阿周,趙鑫,阿譚。再加上我和大尻。玩的是香港這張地圖。我選的好像是約翰喬。大家各自為戰。眾兄弟在這一刻已然把兄弟情義拋之腦後,各種陰招損招,各種坑蒙拐騙,十八般武藝都用上了。剛一出來,我好像就被阿周給搞到監獄裡蹲着去了。然後就是各種信誓旦旦的說下次肯定路過法院不告你,結果是照告不誤呀。彷彿大家都已經政客上身,這一刻誰的承諾也不靠譜呀。
隨着遊戲進程的推進,大家把地皮都買光了,房子也蓋的越來越高了。每一次擲骰子,都變得如履薄冰。不是踏上自己的土地把原本的高樓再擴建成摩天大廈,就是不幸誤入匪區被迫繳交驚人的過路費。初期發育不良(被陷害到監獄看熱鬧若干天)的我那叫一個糾結呀,每次擲骰子都要祈禱一下不要走到某某摩天大樓上,當然即使領先的大尻等人走的時候也一樣心驚膽跳,畢竟每一塊地都有可能影響整個戰局。
↑ 再現20年前監獄旁邊的那一塊地
還記得當時我就只有監獄邊上左邊數第三塊地是我的摩天大樓,悲哀呀,這片地的地價遠不能跟上邊靠海的那兩片地比。人家一個3層小樓都遠超我的摩天大樓。最後哥第一個飲恨退場了。
↑ 股市
哦對了,從大富翁2代開始,比傳統的桌游大富翁多了一個股票系統。2代的股票很容易賺錢,因為最低價是10元一隻股票,只要價格到了10元你就大膽買進,然後再用個金卡,銀卡,紅卡啥的,你就等着看資產蹭蹭往上竄吧。不過鑒於買賣機會的不確定性(需要正好走到股票這個格子上才能進行股票的買賣),臉黑的兄弟有可能買過股票後直到掛掉也賣不掉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因此2代的重心還是土地的買賣以及房屋的建設,搞房地產才是勝利的關鍵。
↑ 大富翁3
96年7月《大富翁3》也上市了,角色方面加入了各個角色的台詞和表情,從此就有了各種經典的對話和喜怒哀樂的表情;遊戲方面,遊戲增加了物價指數這個概念,讓遊戲就算因為股票的原因(因為3代變成了路過股市就可以買賣股票)出現了通貨膨脹也依然可以保持一定速度進行(物價指數就是在大家的平均資產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對物價進行調整,以避免後期大家都炒股炒到幾百上千萬,地產變成沒意義的東西),遊戲還增加了許多經典的道具,例如機器娃娃,遙控骰子,汽車卡,為遊戲增添了許多樂趣。
由於大尻的電腦配置太低,於是我們的戰場變成了街邊小巷的電腦房(是的,你沒看錯,那時候不叫網吧的,進去一溜CRT顯示器,清一色dos界面,都是各自為戰的單機遊戲)。當時收費應該是1小時8元。對於我等平民,性價比最高的玩法就是幾個人一起打大富翁3。
↑ 大陸
每一次進電腦房圍坐在電腦前熟練的運行起大富翁3,然後選上一張最大的地圖就開始爾虞我詐的大富翁之旅後,通常會大呼小叫吹鬍子瞪眼發誓要斷交,等老闆喊到時間下機,又立馬恢復兄弟情義。
↑ 大富翁4
再然後,我們就高考了,畢業各自奔赴各地的大學,戰場也再一次變成的學生宿舍,大富翁3也變成了大富翁4 。雖然大富翁4公認是最經典的一代,但是個人理解,由於股票系統再次修改成了每天都可以買賣(節假日休市),大家上來就是瘋狂炒股。有些脫離的原本的大富翁桌游的宗旨,算是小小的敗筆吧。再加上男生的宿舍里當時的主旋律還是星際爭霸、暗黑破壞神和反恐精英。So,留在猿長記憶里的大富翁基本也就停留在2代和3代了。
後來又陸續推出了大富翁5,6,7,8代。猿長雖然也都玩過了,但始終找不到了以前和弟兄們圍坐在一台小小的顯示器前大呼小叫的激情,雖然明知道現在的我們都早已過了而立之年,上有老下有小的幾座大山背着,但是我真的希望能有機會跟當年的好兄弟們再來一局,(報那一箭之仇^_^)
覺得猿長文章還不錯的話,想更早看到最新的文章的小夥伴們也可以通過 gameape 或者搜索 遊戲猿 來關注猿長的微信公眾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