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超百億!多家信託公司今年忙增資,意欲何為?

信託公司增資馬蹄疾!

據中國證券報·中證金牛座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至少有10家信託公司完成或將持續推進增資工作,合計金額超百億元。

“信託公司增資可以增強資本實力,進而保障公司戰略轉型和業務調整的落地。” 用益信託研究員喻智表示。

業內人士分析,總體上看,信託業已進入轉型發展階段,服務信託、標品信託等均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差異化發展將成為行業趨勢。

增資持續推進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多家信託公司已完成或正推進增資工作,合計新增註冊資本超百億元。

日前,陸家嘴信託發布公告稱,公司增資已完成工商變更登記手續。根據公告,陸家嘴信託以未分配利潤轉增註冊資本金14億元,增資後公司註冊資本金由人民幣90億元增加至人民幣104億元,公司股東的出資比例保持不變。

本輪增資是陸家嘴信託2020年以來第四次增資。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公布的青島市嶗山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2022年度重點工作計劃指出,將積極推進陸家嘴信託增資至200億元。

除陸家嘴信託外,還有多家公司此前已完成增資。包括廈門信託註冊資本由37.5億元增至41.6億元;浙商金匯信託註冊資本增至28.8億元;中誠信託註冊資本由24.57億元增至48.50億元;國通信託註冊資本增至41.58億元,武漢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增至75%。

另有多家信託公司已披露增資計劃。黑龍江銀保監局7月披露的信息顯示,批准中融信託各股東以未分配利潤按照原持股比例增資26.68億元,註冊資本變為146.68億元;5月,陝國投發布公告稱,公司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1.89億股新股獲證監會批准。

差異化發展將成行業趨勢

“信託公司增資後會帶來資金實力的提升,進而獲得更多投資者的認可,具備業務優勢,行業馬太效應會更顯著。”喻智對記者說,這也會帶來經營的分化,進而進行專業化、差異化的競爭。

差異化發展料成信託業發展趨勢。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認為,轉型發展階段對信託公司的專業能力和綜合服務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新業務的市場容量有限,難以支撐所有信託公司進入該領域。因此,差異化發展不僅是監管鼓勵方向,也是信託公司不得不面對的選擇。

中國信託業協會日前披露的數據顯示,從資金信託的投向結構來看,證券市場投資規模上升較快,股票、基金和債券規模較一季度末分別增長了183.50億元、145.69億元和3193億元,佔比分別上升到4.52%、1.99%和19.7%,信託業標品投資轉型在不斷加快。

在實踐中,隨着信託業轉型深入推進,多家信託公司也努力尋求差異化發展,多個“首單”於近日落地。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託有限公司“鄉村振興1號星火慈善信託”日前完成備案,該信託也是信託行業首單“以集合信託方式設立的慈善信託”;此外,山東國際信託日前成功發行“碳中和•碳資產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標誌着國內首單經綠色認證的CCER碳資產收益權綠色信託正式落地。

編輯: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