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生回應“股價突跌53%”:現有債務未違約,控股股東未質押股份

圖片來源:祥生控股集團官方微信公眾號

出品|搜狐財經

作者|吳亞

股價突然“暴跌”,祥生控股集團(股票代碼HK:02599,以下簡稱“祥生”)引發外界關注。

11月18日港股開盤,祥生股價報3.55港元,較上一個交易日即17日收盤價3.45港元,還微漲2.89%。之後,祥生股價開啟“暴跌”行情。截至午盤收市,股價大跌28.99%,總市值僅為76億港元。

下午開盤後,祥生股價股價繼續下挫,截止收盤,報1.58港元,創2020年11月上市以來的新低,單日跌幅達到53.91%;總市值僅為48.39億港元,僅18日單日總市值縮水超56億港元。

數據來源:雪球

18日晚間,祥生髮布《股價及成交量不尋常波動》的公告,稱現有債務並無出現任何違約,且公司控股股東並未質押任何股份。

單日股價跌超53%

自早盤開始股價狂瀉,祥生的股價異動就在地產圈引發了不少的關注。

從成交明細來看,開市前祥生控股集團現大宗交易,每股作價3.45港元,涉及900萬股,涉資3105萬元。隨後又分別有220萬和111萬的大單,合計超1200萬股拋售,為今天的閃崩打下了基礎。

如將時間線往回撥,在11月4日時,國際評級機構標普曾將祥生的發行人信用評級從“B”下調至“B-”,展望“負面”。與此同時,還將祥生美元票據的的長期發行評級從“B-”下調至“CCC+”。

公開資料顯示,標準的信用等級標準,從高到低可劃分為:AAA級、AA級、A級、BBB級、BB級、B級、CCC級、CC級、C級和D級。加號和減號,表示評級在各主要評級分類中的相對強度。

其中,標普評級“B-”評級說明顯示,違約可能性較“BB”級高,發債人目前仍有能力償還債務,但不利的商業、金融、經濟條件可能削弱發債人償還債務的能力和意願。

標普評級“CCC”評級說明則顯示,目前有可能違約,發債人能否履行財務承諾將取決於商業、金融、經濟條件是否有利。當遭遇不利的商業、金融或經濟環境時,發債人可能會違約。

標普認為,祥生持續用現金償還到期債務將妨礙其未來12個月的流動性。且祥生利用手頭的現金償還債務,將減少其購買新土地或建設的資源。此外,該行還認為,祥生在再融資或將其信託貸款展期方面將面臨困難。

不過,祥生不是唯一一家被下調評級的房企。今年下半年以來,在政策和市場雙重高壓環境下,房地產行業面臨了銷售艱難、利潤下滑、債務承壓的多重困境。

而評級機構密集下調房企信用等級的動作,也從未間斷。搜狐財經不完全統計發現,僅11月以來,被穆迪、標普和惠譽等三大評級機構下調評級或展望的房企,便包括融信中國、德信中國、雅居樂、佳兆業世茂集團、中南建設等。在此之前,三大評級機構下調地產公司的信用評級累計超百次。

圖片來源:企業公告

針對18日的股價異動,祥生在公告中表示,其通過自查並經由公司董事會確認,並不知悉有關今日股份的成交價格及成交量波動的相關原因;或任何必須公布的內幕消息。

同時,祥生表示,“本公司運作一切正常、其現有債務並無出現任何違約且本公司控股股東(定義見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並未質押任何股份。”

年內無債務集中兌付壓力

祥生成立於1995年,三年時間實現銷售額從百億到千億的規模跨越。2020年11月登陸港交所,成為2020年赴港上市房企中規模最大的一家,也是內房企前三十強最後一位上市的企業。

最新一期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祥生實現總營業收入158.9億元、凈利潤9.7億元,同比增長19.6%、135.6%;毛利率18%,微降0.1%,但與2020年基本持平,系期內確認收入的物業項目土地成本較高。

銷售業績方面,期內祥生控股實現銷售額496.81億元,同比增長30.4%;權益銷售面積376.3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8.3%;平均售價13200元/平方米,同比增長1.6%。

在“三道紅線”方面,截止今年6月末,祥生控股凈負債率為96.6%,已符合“綠檔”要求;現金短債比為1.2倍,持續優化;剔除預收款項後的資產負債率降至79.4%,未達標監管要求。

從中報財務數據來看,祥生凈負債率指標的改善主要得益於:截止期末,其借款總額(包括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公司債券及優先票據)為462億元,與2020年末基本持平;現金及現金結餘(包括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制現金等)為273億元,較2020年底增長12.4%,由此導致公司的凈有息負債餘額由2020年末的218.7億元,下降了30億元至188.9億元。

再具體拆解來看,截止期末,祥生貨幣資金273億元。其中受限資金高達118.36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76.24億,但其一年內需償還的短債達到了221.62億。

另據祥生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談銘恆在2021年中期業績會上透露的信息,上半年祥生控股也加大了股權合作的力度,引入了合作創造資金29億;加之利潤結轉增加了公司的權益,在綜合因素作用下,導致凈負債率指標優化。

據其介紹,祥生會用1-2年時間,使“三道紅線”全部達標,主要措施包括持續多元化拿地策略,合理安排交付節奏,加強資本市場融資力度,以及開源節流等。

從公開信息梳理來看,目前祥生有三筆美元債還處於存續期內,將分別於2022年1月、6月,以及2023年8月到期。此外,祥生2020年12月於深交所發行一筆5億人民幣住房租賃專項私募債,將於2023年3月2日到期。也就是說,祥生當下並無債務集中兌付壓力。

此前在11月4日,祥生還曾公告,其已於公開市場進行回購間接附屬公司合計845萬美元的2022年票據,占票據發行本金總額約2.82%。

“公司將繼續監察市場狀況及其財務架構,並可能於適當時候進一步購回優先票據。”祥生還在公告中表示。

最新數據顯示,祥生10月單月實現合約銷售額40.82億元,較上月環比增長21.24%。今年前10個月,祥生實現合約銷售總額約為683.6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