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定位到運營,特色商業空間可以這麼打造

在互聯網及社交媒體高度發達的今天,唯一不變的就是時刻都在改變。因此,製造話題,保持新鮮度成為實體商業運營中必不可少的一環運營過程中,出於成本考慮,商業內部空間的整體風格不太可能發生頻繁的變化,因此通過小型特色商業空間的打造,能夠對原有的空間形成強化及補充,提升新鮮感,增強消費者的粘性。

01

價值和意義

特色空間的打造能使購物中心整體或局部形成主題鮮明、個性獨特的多元消費場景,加強商場——商家——顧客三者之間的互動交流,調和、深化品牌與顧客之間的關係,提升顧客的消費體驗。

因而,特色商業空間規劃需要考慮的因素有——

01

主題規劃

融合場所精神,根據購物中心的整體定位規劃考慮;業態、商場軟硬件等均可統一規劃;

02

建築設計

綜合建築主體、室內裝飾、景觀等統一布局;儘可能的多挖掘主題背後的文化資源,打造文化體驗。

03

精細化運作

購物中心需要在品牌招商、商場運營等環節精細化運作。如根據主題,不時舉辦各種活動,如以電影作為主題,其所有的企劃活動都應以電影為核心,進行道具展示、電影附屬商品銷售等。

04

人性化服務

主題設計之時都會假定吸引的客群,根據客群的特點提供針對性的服務,如兒童主題型,針對親子活動、兒童遊樂、購物、餐飲等各方面的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提供人性化的指導、幫助,服務好客戶群體。

05

外在表現

通過建築、景觀、神話故事、環境、氛圍、配套設施、商業推廣等全面表現主題元素。

02

主題定位

主題定位是奠定特色行業空間的基礎。主題定位可以通過建築形式、品牌組合、形象塑造、價值理念、空間氛圍等方面對購物中心進行的創新性的打造,為特色空間的打造提供基礎。

常見的定位方向可以從以下層面分類——

01

業態層面

女性、兒童等主題,典型的項目有如香港希慎伊甸園、改造後的上海中信泰富廣場等。

02

視覺層面

海洋、水、花卉、公園、文化、歷史等主題,典型的項目有北京僑福芳草地、南京鵬欣水游城、K11等。

03

精神需求層面

愛情、親子、文化等主題,典型的項目有上海大悅城、龍湖天街等。

03

特色街區

近年來,購物中心為了追求差異化,在產品引進、業態組合、主題營銷、推廣策略等各個領域進行了不同探索,場景豐富、體驗感強的室內主題街區業態獲得了不少喝彩。

凸顯個性化、特色化的主題商業街區入駐各大購物中心、綜合體,這是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變革的必然結果,這種新興的商業空間既吸取了傳統商業街區的精髓,又融入了大量創新的理念和商業形式,將休閑和商業有機地融為一體,成為實體商業打造特色商業空間的主要模式。

特色商業街區核心要素可以分為形式、主題及招商運營三個方面,而主題是重中之重。從某種意義上,一個室內街區的主題,直接決定了一個街區的靈魂。

以概念為區分,主題可分為:民俗主題、新潮主題、家庭親子主題、其它情景主題共計四大類主題概念,一般都會通過特定的文化情景符號來喚起精神層面的意識感。部分相關主題街區情況:

04

氛圍營造

根據不同的項目需求,氛圍營造的相關建議,賦予特色商業空間的差異化特色。

台中中友百貨為例,項目的參考標的是日本東京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松屋百貨。中友百貨創辦26年以來一度成為全東南亞最大的百貨公司,是台中大型的百貨公司之一,營業額高達全台第二,雖然歷史悠久,但內部的裝潢及貨品絕不老套。

以衛生間的設計來說,每層甚至每間都有不同的主題風格,提升顧客體驗感的同時創造記憶點。

台灣中友百貨衛生間設計

05

品牌招商

品牌招商應從三個方面入手——招商、找商、造商。

01

招商

必須嚴控品牌品質、精準定位。簡單來說,就是根據各項目量身制定品牌管理制度,精準定位、細分市場,與傳統業態形成差異競爭;根據各項目把控各類品牌佔比,原則上要求各項目首進品牌佔比10%,跨界體驗類業態佔比15%,創新業態佔比5% ,但可根據項目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02

找商

需要主動出擊,尋找適配特色空間的特色化品牌。特別是在某個城市擴張需求強勁的新興品牌。

03

造商

需要遵循主題空間的特色業態引進及整合孵化。典型的案例有家庭親子娛樂及文化活動場所的「悠遊堂」、綜合運動連鎖場館的「大魯閣」、跨界書店「鍾書閣」等。

06

運營管理

運營應在項目籌備期深度介入,讓各部門業務形成強耦合,從後期運營的實用角度實現特色空間的規劃。

比如在設計環節中的客流動線、扶梯電梯、衛生間、餐飲條件等方面;招商環節中的定位前瞻性、業態組合、品牌之間的生態平衡等方面;建設環節中的弱電智能系統、商業管理系統、工程施工質量等方面提出實用且適用的意見。

另一方面,根據商業項目的不同階段,靈活地通過業態升級、運營優化等手段對特色商業空間的規划進行持續的必要調整和優化,促進特色商業空間的價值變現。

07

工程物業

與住宅及辦公物業不同,商業物業隨着運營的開展,可能根據市場的趨勢變化及品牌業態的運營情況適時的進行業態調整以保持競爭力,因此,在實體商業的籌建前期,工程物業部門需根據項目後期運營中業態調整的需要及可能的方向梳理房產條件,令其儘可能具備打造特色商業空間的條件

室內動物園、卡丁車、蹦床體驗等創新業態已成為購物中心實現特色化、差異化經營的重要手段,而創新業態的特殊房產條件也對工程物業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此情況下,工程物業部門需要在設計階段即為一些全新業態房產條件提出前瞻性的規劃,這是工程物業之於特色商業空間規劃的重要性。而工程物業的提前介入有利於節約建築/改造成本、有利於快速推進招商縮短時間成本、有利於日常運營管理及後期的調整。

特色業態能夠幫助商業中心吸引市場細分之下的目的性消費客群,成為突圍商業紅海的關鍵特色商業空間的規劃看起來複雜,但其中的商業模式與運作邏輯皆遵循購物中心經營法則。

文章來源:贏才商學院

只在於分享,不做任何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