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舊易拉罐、包裝盒、油漆桶等,加上3D打印的花朵以及手繪地球圖形,15歲女孩耗時三個月製作出一件名為《聲》的特殊作品,呼籲大家關注和踐行環保。
萬美辰今年15歲,西安人,目前在美國一所中學讀十年級。去年下半年,萬美辰收到學校老師布置的個人課題作業後,“環境保護”這個主題幾乎第一時間出現在她的腦海中,環境保護雖然一直是社會關注的重要主題之一,但其實並未被很好地踐行。
確定主題後,萬美辰在生活中不斷對環保進行深入思考,她意識到自己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並不少,而這些垃圾就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地球正在被這些“資源”所侵蝕。
經過三個多月的素材收集和製作,一件名為《聲》的特殊作品終於完成。萬美辰介紹,這件作品意在希望每個人為環保發聲,同時“聲”諧音“生”,有生機勃勃之意,“以立體的形式呈現在一個木板上,要素主要來源於日常生活中收集的廢品,有易拉罐、包裝盒、油漆桶、廢電池等,中間部分是手繪地球圖形,左右兩側分別是可回收垃圾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同時,左側還用到了3D打印的花朵,這是因為3D打印技術相比傳統製造業減小了很多原料浪費及污染。”
“地球如果因環境污染而毀滅,那一定是全體人類的責任,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萬美辰說,近日她還在網上發起互動,希望大家為環保發聲。
2月2日,萬美辰告訴華商報記者,她在美國寄宿家庭生活相處過程中,發現大家都很注重環保,比如不浪費、隨手關燈、舊衣服再利用等,這也引導着她的環保意識不斷加強。
萬美辰表示,她想通過這件作品提醒大家關注環保,通過網上互動來聆聽不同人對環保的理解,“正如《聲》想傳達的主題一樣,想讓更多人意識到環保問題的重要性,只有這樣,大家才會發自內心、自然而然地參與環保。”
文/圖 華商報記者 田睿 趙彬 實習生 李怡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