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一款“萬劍彈”,就想防區外偷襲機場?專家說:想多了吧

近日,"中研院"生產的防區外發射巡曳飛彈"萬劍彈",被掛載於IDF戰機上進行了成功的測試。於是島內有媒體據此指出,可以依託這種"萬劍彈"和IDF戰機的組合,對軍用機場進行主動襲擊,從而實現"禦敵於國門之外"的目標。

“萬劍彈”於2010年前後開始研製,於2016年正式裝備,之所以叫做萬劍巡曳飛彈,寓意其“萬劍齊發、無堅不摧”的意思,被看作是“決戰境外”的標誌性武器之一。其實萬劍彈就是一種防區外空射的遠程布撒器,或者叫遠程航空子母彈布撒器。這種武器的水平適中,造價比較低廉,但飛行速度、射程和彈道都比不上遠程巡航導彈,所以還不能視為真正的巡航導彈。

“萬劍彈”防區外空射的遠程布撒器的結構和技術設計,比較類似美國的AGM-154式JSOW防空區外空射武器,以及歐洲的風暴陰影空地導彈。此前有報道顯示,在萬劍彈早期研製的時候,得到了美國的技術支持,是以美軍AGM-154彈藥為基礎改進的。

(去年央視報道的500公斤航空機載布撒器)

“萬劍彈”可以通過IDF輕型戰鬥機攜帶發射,每架飛機可以攜帶兩枚。從動力系統區分,“萬劍彈”分為無動力和有動力兩種構型。無動力構型相當於一個帶彈翼的子母彈箱,可以依靠摺疊彈翼滑翔十幾或幾十公里。如果按照有翼滑翔炸彈的1:8的滑翔比,也就是每下降一米,彈藥會向前滑翔8米的比例,當IDF戰機在7000米高度投擲無動力“萬劍彈”的時候,有效射程至少可以達到50公里。

不過,在現代防空體系面前,50公里的射程就遠遠談不上“防區外”發射了,再加上載機發射高度較高,會分分鐘被地空導彈打下來。於是就有了帶噴氣發動機的有動力型“萬劍彈”。

“萬劍彈”如果安裝一台小型渦噴發動機,就可以作為比較低檔的彈道笨拙的巡航導彈,飛行數百公里,有宣稱“萬劍彈”的射程可達220公里。而且在2019年的試射中,新的改進型“萬劍彈”射程已經提到了400公里。目前“萬劍彈”已經進入標準量產,初步估計產量已經達到100枚以上。

解放軍同樣也裝備着航空機載布撒器。早在2014年珠海國際航展上,參展的中國殲轟-7飛豹攻擊機的外掛載武器里,除了已經為大家所熟悉的的KD88空地導彈,還有一枚非常像歐洲風暴陰影巡航導彈的武器。這枚導彈看上去與風暴陰影非常相似,比早期的外貿版天雷500公斤級航空布撒器要更加強大,應該是980公斤級別的巡航導彈。

新型巡航導彈特點是採用內部容積很大的圓角方形截面彈體,頭部為低阻力的隱身設計,有兩個摺疊彈翼提供升力,配備小型渦輪噴氣發動機,射程大於300公里,可以掛載在殲轟-7A,殲-16等戰機上,能夠實現防區外打擊的能力,是中國下一代空中火力突擊的“殺手鐧”。

在去年央視《國防科工》節目中,披露了國產500公斤航空機載布撒器的具體性能。這款先進航彈的射程超過60公里,不僅打擊精度高,還可以裝填多種彈藥,散布以後它的殺傷面積可以達到6000平米以上。

我們的航空布撒器作戰形式更加靈活,能打擊多種目標,可裝填多達6種子彈藥,還可以裝填高性能的末敏彈。如攻擊集群坦克裝甲車輛,可以換裝穿甲能力達到200毫米的反坦克子彈藥,可有效擊穿坦克的頂部裝甲,讓坦克集體趴窩。當攻擊機場等大型設施的時候,則換裝區域封鎖子彈藥,布撒出240個子彈藥,散布後的面積可以達到6000平米。

韓國引進德國的“金牛座”巡航導彈,實際上也是一種防區外聯合攻擊彈藥,採用小型渦噴發動機的有動力遠程子母彈布撒器的精確制導空地武器。

“萬劍彈”這種防區外空射布撒器,通常會採用集束炸彈式的子母彈戰鬥部,彈體內部安裝154枚BUL通用彈藥或六具BGU-108彈藥散布器或一枚BGU通用彈頭。子彈藥為小型高爆-破甲雙用途子彈,可打擊裝甲集群和機場跑道等目標。也可以安裝BGU通用彈頭,是一種單一的半穿甲爆破彈頭,主要用於攻擊堅固堡壘和海上艦船目標。

“萬劍彈”的彈體形狀是一個非圓截面,更接近於一個正方形。這樣設計能帶來兩大好處:一方面可以具備一定的隱身性能,因為像這樣有稜有角的設計可以有效減少它的雷達反射截面積,進步一提升其突防性能。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載荷,裝載更多的子炸彈。

“萬劍彈”的全重大約1噸,戰鬥部重量為450公斤,與一枚戰斧式巡航導彈的戰鬥部重量相當。子彈藥的拋撒面積為一個60x1000米的長條矩形,這個矩形覆蓋面積正好能夠打擊軍用機場的一條跑道。

“萬劍彈”典型的打擊軍用機場的戰術,是出動4架IDF戰機,採取低空出航,防區外低空發射的形式,在距離目標機場100~180公里時投擲8枚“萬劍彈”(空地導彈很少以最大射程發射,一般為最大射程的三分之二),這8枚“萬劍彈”將以2枚一組的形式分別打擊機場起降跑道、滑行道和停機坪。在沒有對抗的理想情況下,一次就能癱瘓一個大型的軍用機場。

軍事專家宋忠平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曾表示,“萬劍彈”的實際作戰效果未必像媒體說的那麼厲害。“萬劍彈”畢竟不是巡航導彈,它採用的是慣性制導+GPS全球定位系統輔助制導,由於不具備真正的巡航導彈具有的地形跟蹤超低空飛行功能,“萬劍彈”的巡航高度比較高,在海上和平坦陸地為150米左右,在山地和丘陵地帶需要提高飛行高度以免撞山,巡航高度可能會高達數百米。這樣一來,一是很容易暴露,被地面防空網探測到。二是也很容被攔截。

此外,“萬劍彈”之類的遠程布撒器的彈道性能較低,巡航飛行時的高度比較固定,而且彈道比較呆板,不能夠大幅度機動,非常速度較慢。而且,為了提高子母彈拋撒時的最大打擊效率,“萬劍彈”在飛行末端時需要調整航向,對準機場跑道的軸向飛行。所以很容易遭到在機場外圍部署的末端防禦系統的攔截。 最後,在大密度預警機探測下,在高強度火力打擊下,IDF戰機能夠順利掛載“萬劍彈”起飛,都是個令人懷疑的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