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自主研發“天弓”,美國出面為其打廣告,外貿前景一片大好?

近日,韓國自主研製的制導火箭通過了美軍的測試。韓國試圖借美軍的招牌,推動本國裝備出口,將這款名為“天弓”的制導火箭系統,出售給美國或其他國家。據悉,這款導彈可以在半徑8公里的範圍內同時攻擊10個目標。那麼韓方的願望能實現么?韓國研製的這款火箭系統的技術水平究竟怎麼樣呢?

據了解,韓國所製造的這款“天弓”制導火箭系統,它起個名字是叫末制導的火箭。實際上這款武器系統並沒有它的名字所描述的那麼強大,其實就和一個小型的導彈差不多。主要是針對一些水上的小機動目標,比如說快艇、漁船等等這樣的,一些低價值小目標。

既然這款武器系統針對的目標都都比較小和廉價,就直接導致了,對這款武器的成本控制要求也會比較高。換句話說,這款武器系統的造價會相對低廉,所運用的技術也會相對簡單。我們也可以看到,這種導彈的射程是比較近的,只有八公里。這樣的攻擊距離對於傳統意義上的海戰來說。恐怕作用是沒有多大的。大家都知道,現代海戰的距離,少則幾十公里,多則百公里以上,這才是海戰的主要攻擊距離。

從這點上來分析,韓國的這款“天弓”導彈只是針對一些特殊場景,和一些特殊的目標時,才能發揮出它的作用。

韓國的這款武器已經通過了美軍的對比實驗,其實是有很大可能把這款導彈販賣給美國的。這裡有兩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韓國畢竟是美國的“小弟”,美國在軍事武器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韓國的導彈通過的美國的實驗,說明了韓國的實用性,也是美國幫韓國打了一次“廣告”、做了一次宣傳。為韓國以後向全世界去推廣,去售賣這款武器的時候,會有一個比較好看的基礎形象。我們可以看到,近些年韓國在武器出口方面,可以說是下足了功夫,而且斬獲頗豐。

另一方面就是,這款導彈相對於海戰來說,屬於小半徑攻擊的武器,其使用範圍有很大的局限性。可正因為這樣,美國才更有可能購買。我們都知道,美國是兩洋艦隊,全球戰備,跨大洋作戰。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裝備專門針對這一類小型、機動目標的武器。而且這類武器對美軍來說需求量很小,如果自己從頭研發的話,在預算上投入會過多。所以說,韓國很有可能把它的導彈賣給美國,以至其他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