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養肝成功路,烏雞助你更進一步

烏骨雞又叫烏雞葯雞、黑腳雞、武山雞等,是人們熟知的補益佳品,因治療婦科病的極佳療效而被人們所知。《本草綱目》中記載:“甘,平,無毒。補虛勞羸弱,治消渴,益產婦,治女人崩中帶下,一切虛損諸病,大人小兒下痢禁口,並煮食飲汁,亦可搗和丸藥。”又曰:“雞屬木,而骨反烏者,巽變坎也,受水木之精氣,故肝腎血分之病宜用之。”烏骨雞味甘、性平,歸肝、腎經,由此可見,烏雞滋補肝腎的功效。

李時珍認為:“烏骨雞,有白毛烏骨者,黑毛烏骨者,斑毛烏骨者,有骨肉俱烏者,肉白骨烏者;但觀雞舌黑者,則肉骨俱烏,入葯更良。他在辨別烏骨雞時,認為“但觀雞舌黑者,則肉骨俱烏,入葯更良。”認為骨和肉都是黑色的烏骨雞,功效是最好的。

現在認為烏骨雞含有豐富的黑色素,蛋白質,維生素B1,維生素B2,氨基酸等多種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而膽固醇和脂肪含量卻很低,具有滋補強壯,延緩衰老等作用。

烏雞既可以入葯,也可以作為葯食同源的食物燉湯飲用。

芪草燉烏雞

材料:雌烏雞1隻,黃芪30-60克,冬蟲夏草2枚。

做法:將烏雞去除內臟、去毛、洗凈,加黃芪、冬蟲夏草,用大火煮開,然後小火煨燉,燉熟後加入鹽、味精、料酒等調料。

功效:具有健脾益氣,補虛填精的作用。適用於慢性肝病者,氣血虧虛、肝腎不足者。

阿膠紅棗烏雞湯

材料:烏雞、阿膠、大棗、黃精、芡實、桂圓、枸杞子、桑葚、薑片、鹽各適量。

做法:將烏雞洗凈,用開水焯一下,除去血腥味,然後放入鍋中,用大火煲煮30分鐘,加入藥材和鹽,小火燉煮3小時。

功效:具有養肝滋陰、補血的作用。適用於體虛血虧、肝腎不足者、產婦、手術後恢復身體者。

歸芪烏雞湯

材料:烏雞1隻、當歸10克、黃芪20克、香菇30克,蔥、姜適量。

做法:將烏雞洗凈,用大火煮,除去血腥味,然後將烏雞放入砂鍋里,再放入當歸、黃芪、香菇和蔥、姜,加適量的鹽,大火煮,開鍋後小火燉1小時。

功效:具有氣血雙補,滋補肝腎的作用。適用於氣血兩虛、產婦、失血的病人。黃芪補氣,當歸補血,具有氣血雙補的作用,非常適用於氣血兩虛的病人食用。

太子參燉烏雞

材料:太子參10克,全當歸10克,烏骨雞1隻,制何首烏15克,蔥、生薑、料酒、鹽各適量。

做法:將烏骨雞去毛、洗凈。將藥材洗凈,放入紗布袋內,然後將紗布袋置於砂鍋中,加入2000ml水,燒開後,改文火煎煮30分鐘,撈去紗布袋,放入烏骨雞、蔥段、生薑、料酒、鹽,加蓋燜煮至爛即可。

功效:具有溫中益氣,補精填髓的功效。適用於臟器下垂、貧血、慢性肝炎、病後虛弱的輔助治療。濕盛中滿,大便泄瀉者慎用。

化驗單看不懂?治療有疑問?來柑橘客吧,專業私人醫生實時諮詢解答,微信搜索“柑橘客”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