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5年任期,林鄭月娥哽咽:任內成績無愧於己


昨日(6月9日)上午,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來到立法會,出席其任內最後一次行政長官答問會。

即將完成5年任期的她在席上發言時一度哽咽,說“已交出一張無愧於自己的成績表,為42年的公務生涯划上完整句號”。

香港正站在回到

一國兩制”初心新起點

“凡來到這種重要時刻,一般人都喜歡回顧和展望,”林鄭月娥說,尚有三個星期她將完成行政長官任期,而過去5年歷經驚濤駭浪,香港出現前所未見的嚴峻挑戰,所以值得回顧的事非常多。

她指,今年是香港回歸25周年,香港正站在回到“一國兩制”初心和正確軌道的新起點,相信任何人都對香港的未來充滿期待。

記者 崔俊良/攝

林鄭月娥向議員分享了她對行政立法關係、“愛國者治港”與良政善治之間的關係以及香港未來的看法。

她說,香港特區奉行以行政長官為核心的行政主導制度,行政長官既是行政機關首長,亦是整個特區的首長,須同時向中央及特區負責,除了要確保行政機關履職盡責,管好特區事務外,也要維護立法機關制衡行政機關的職能、維護司法機關行使獨立司法的權力。

她回顧說,2017年7月5日她首次以行政長官身份到立法會出席答問會時,希望立法會是議事論事、做實事的地方,不過當時議會充斥內耗、劍拔弩張,她對此感到傷心。

她提到,因為當時的議員不斷在“拉布”,有公務員同事苦笑指不知要等多少次財委會會議後,自己才能夠進入議事廳內開始議程。

記者 崔俊良/攝

林鄭月娥續指,後來發生的修例風波,證明良好的行政立法關係必須建基於“一國兩制”原則,正確掌握中央和特區關係。如果有鼓吹“港獨”、危害國家安全和主權發展利益的人,利用選舉進入政府管治體制,利用議會平台破壞中央和特區關係,甚至勾結外國勢力衝擊“一國”底線,輕則就會拖垮特區管治,重則會顛覆政權、危害國家安全。

林鄭月娥感謝過去兩年中央出手,實施香港國安法,完善選舉制度,開啟良政善治新篇章。

她認為,在“愛國者治港”原則下,立法會議而有決、決而有行,依法高效、暢順施政已不是大問題。新選舉制度下的議會,令特區政府得以推行架構重組、重推修例,推出“北部都會區”等政策。確保“愛國者治港”,香港會更有底氣,亦有創新思維,更有把握可以利用獨特優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她說,在國家“十四五”規划下,香港未來機遇無限。

沒有一刻想過要辭職

記者 崔俊良/攝

有議員提問:行政長官,此時此刻想問一些心底話——在這5年香港經歷大風大浪的階段,你有否曾經有一刻覺得“如果我在首三屆擔任特首,或現在有了國安法之後才擔任特首”,你的發揮會好很多,可以做更多事?或者你會否有一刻覺得“早知道5年前我就不願意承擔這個如此艱難的任務”?

“呢5年來,我冇一刻後悔接受任命,冇一刻想過要辭職,因為做人要有始有終。”林鄭月娥說。

面對這麼多困難,是如何捱過去的?她指,自己在去年的《施政報告》已經寫了,第一就是中央的支持——你不用怕,中央永遠是特區最堅強的後盾,中央一定會支持行政長官和管治團隊依法施政,這是很大的底氣。第二就是自己的承諾,上任時既有宣誓誓言,沒有理由臨陣退縮,無論路是直是彎,都要繼續走下去。第三就是家人的支持。這些都是她在這5年間能夠迎難而上的原因。

她說,還有一項,就是性格使然,“有人曾經形容我遇到越困難的事便越興奮,有一種真的想克服困難的衝勁,所以儘管真的有些時間很困難,但我現在回看都是這些元素在支撐着我。”

圖源:中新社

林鄭月娥在結語時一度哽咽,她說,這5年來,無可否認是香港回歸以來最嚴峻的局面,挑戰前所未有,風高浪急,但驅動自己勇往直前、無畏無懼的,是一份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時代責任感。

她說,儘管社會對自己的工作評價不一,在座各位議員對她領導的特區政府亦認為有改善空間,“但我可以大膽說一句,我已交出一張無愧於自己的成績表,亦為我42年的公務生涯划上完整句號。”

林鄭月娥最後祝願議員工作順利、政通人和,香港市民攜手再上新征程,開創“一國兩制”事業更輝煌的未來。

立法會主席:

林鄭任內回答445項質詢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在答問會結束時表示,林鄭月娥重視行政立法關係,任內出席了18次答問會及18次“短問短答”形式的質詢時間,總共回答445項議員質詢。

會議期間,亦有多名議員感謝林鄭月娥任內貢獻。

梁君彥表示,感謝行政長官一直致力配合立法會履行憲制責任,監察政府施政。其後他帶領全體立法會議員起立,向行政長官致意。

短期與內地無通關可能性

圖源:中新社

當天,林鄭月娥回應議員質詢時談及多項議題。她稱,雖然近日本港確診數字回升,但專家認為毋須即時收緊社交距離措施,但須繼續提高疫苗接種率。

林鄭月娥承認,與內地通關是很大的挑戰,香港要小心評估在什麼時候作出什麼措施,而短期內看不到“通關”的可能性。

記者:林駿強 攝影:崔俊良

視頻:木子

編輯:靜 文

來源:香港商報等

製圖:楊 亮

審讀:姚卓玲

審核:雨杉 Ori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