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隔離只需要“7+3”天啦!6月28日,中國國家衛健委發布重磅消息,入境人員隔離時間從14+7→縮短為7+3,並且相應回國手續也陸續簡化,在日同胞們強忍兩岸別離,長達兩年以上回國只能望而卻步,如今終於迎來“曙光”。
據報道,中國規定入境人員隔離管控時間從“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7天居家健康監測”,調整為“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3天居家健康監測”,在入境隔離期間的核酸檢測措施上也做了相應調整。
從“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第1、4、7、14天核酸檢測,採集鼻咽拭子,解除隔離前雙采雙檢”,調整為“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第1、2、3、5、7天和居家健康監測第3天核酸檢測,採集口咽拭子。” 也就是說,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前不再進行雙采雙檢。
鼻咽拭子換成口咽拭子,這一點也足以令人興奮,沒有經歷過的夥伴們可能無法想象,鼻咽拭子的檢測方式,會用長長的棉簽直接接觸到鼻腔底部的鼻咽骨位置,檢測感受是極度不舒適的,由於鼻咽部的生理反應,一般會瞬間被弄得淚流滿面。咽拭子只是在口腔周圍擦拭一下,沒有任何不適的感覺。
本次縮短入境和密切接觸人員的集中隔離時間,主要是因為奧密克戎變異株平均潛伏期縮短,多為2-4天,絕大部分都能在7天內檢出。基於研究結果和國內多地的防控實踐,第九版防控方案對疫情相關風險人員的隔離管控時限和方式進行了優化。援引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黨委書記鄭軍華的採訪發言:“正因為新冠疫情始終處於動態發展中,防控措施也應不斷發展,不僅要研判國內風險,也要密切關注全球趨勢,在大數據基礎的分析中適時調整,保持科學的精神、態度,儘早阻斷可能出現的社會面傳播,為正常的社會生產生活奠定良好基礎。”
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學性、精準性,更是提高防控效率,也給隔離人員自身帶來更多便捷,協助更好的維持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
不過,不僅僅是入境隔離政策,跨省隔離政策,也做了調整。這就意味着,如果入境人員落地入境口岸並非最終到達的城市,隔離結束之後轉乘到最終目的地的時候,將不會再被隔離。不過,所謂的低風險區域人員,離開所在的地區或城市,還是必須要持有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有的地方還要求3天內完成兩次核酸檢測,並做好個人健康監測即可。
具體的如果回國後有需要跨省,也可以查詢實時的中低風險區域政策,查詢方法也很簡單:
第一步:打開微信或支付寶 搜索“國務院客戶端”
第二步:選擇“各地防控措施”,選擇自己跨區域點對點的城市,就可以實時查詢了。
此外,中國駐日本大使館也放寬了入境(中國)行前檢測政策:取消登機前第7天核酸預檢測;取消《自我健康監測表》填報;取消血清IgM抗體檢測;取消有既往感染史人員肺部檢測。
不過,目前回國完全不隔離還是不可能的, “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和“動態清零”的方針策略,目前中國國內還在嚴格執行中。回國不給祖國添麻煩,祖國也在為同胞們順利回國鋪平道路,進一步優化政策,回國已不再舉步維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