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英國,碩士申請我卻找不到為我寫一篇推薦信的老師

「導師專訪」是大聖未來海外導師分享留學申請經驗和求學感悟的一個欄目,同學們可以在這裡看到不同申請背景的學長學姐的留學申請及就業分享和一手經驗。


本文作者:

Olivia

大聖留學入駐導師

倫敦大學學院計算金融碩士

曼徹斯特大學金融數學本科


英國留學

我,天馬行空的雙子座,行動力強,不喜歡單調的生活,喜歡旅遊。

高中時,在山東省的重點高中就讀,利用周末時間學習了業餘制Alevel,每周五晚和周末去Alevel培訓機構上課。

當時的我不僅要兼顧普高的課程,還要確保拿到國內高中畢業證,同時也需為出國讀本科做好充分準備。

英國G5名校

說起我的留學之路的開啟,其實是突兀的,它起源於一場家長會。

我的父親在開完我高中生涯第一場家長會後,在校園隨處參觀時,被教師辦公樓前的一個展板所吸引。

展板上的內容是所有本高中被世界前100的大學錄取的同學的喜報,以及此培訓機構的聯繫方式。我父親仔細看完此喜報後,就開車直接去了該培訓機構了解詳情。

父親回家後,直截了當的問我:閨女,考慮去英國讀書嗎?就是這麼突然,在我的重點高中生涯僅僅開始三個月的時候,一條與眾不同的路擺在了我面前。

再加上我英語好,又是忠實的哈利波特粉絲,留學英國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好體驗不同文化和生活的方式,所以很自然的就走上了留學的道路。

最終我的Alevel的成績為Mathematics A*、Accounting A*、Further Mathematics A、Chemistry A,順利的開始了本科留學申請。

倫敦大學學院

我當時本科申請了曼大Mathematics with Finance專業,First Class,因為英國本科的原因,不需要再次考雅思。

有兩段實習經歷,一段是中國銀行信貸部門的實習,另一段是教育機構行業分析師的實習。

這兩段實習提升了我對Finance里風險管理的認知,以及鍛煉了我對Python的運用。這兩點可以跟我所申請的專業里的課程所學知識及技能對應起來,增強我申請時的motivation。

最終我收到了華威大學MORSE專業的offerUCL、曼大、謝菲的金融數學類專業的offer。

由於我當時受中介的影響較深,覺得要選擇英國本地排名高的學校,而不是世界大學排名靠前的學校,所以那個時候我的選擇學校的優先級為華威>曼大>UCL>謝菲。

最終,我的本科就讀業於曼徹斯特大學的BSc Mathematics with Finance專業,每年也都會獲得“International Mathematicians Scholarship“,共計3000鎊的獎學金。

在本科大三時,我選擇自己DIY申請研究生項目,總共申請了4所學校,拿到了UCL、KCL、華威和曼大的金融工程類的offer。

最終,研究生就讀於UCL的MSc Computational Finance專業。

英國留學

由於申請研究生時就決定要回國工作,所以UCL是best choice的原因有以下兩點:


1、 學校排名:

QS排名世界第8。眾所周知,國內很多公司都有自己target school list,身為英國G5成員之一,UCL一直是在絕大部分公司target list里第一梯隊的。


2、 專業實用性:

MSc Computational Finance這個專業是自帶實習的,畢業論文需要到自動分配到的公司里去實習完成,畢業論文的內容也會是你實習時幫助公司做的project的具體方法論。

與此專業合作的實習公司有:Santander UK、Credit Suisse、KPMG、PWC、Microsoft等世界500強公司。這份實習經歷會對秋招時的簡歷大大的加分。

說起申請時遇到的最困難的事情:

那就是與國內本科不同的是,國外大學教授的推薦信,是非常難拿的。

在申請時,需要填寫referee的郵箱。推薦信的模板會直接發送到推薦人的郵箱里,由推薦人本人寫完後在線提交,所以不太可能出現自己寫準備一篇推薦信讓教授幫着提交的情況。

研究生的推薦信一般情況下需要兩封,大部分是由最了解你的personal tutor及你成績較好的科目的教授來寫,並需要你提前與相關的教授打好招呼。

然而並不是所有導師都有空來寫reference letter的,我去找了本科前兩年考的最好的科目的教授,然後教授的回答是我已經答應幫很多學生都寫了推薦信,現在已經停止這項額外的工作了。

通常情況下,每人會申請至少2-3所學校,這意味着答應為你寫推薦信的教授需要為你寫2-3封,所以這對於很多教授來說,是一份額外的工作。

更雪上加霜的是,我的personal tutor由於妻子即將臨盆,請了paternity leave(陪產假),所以在申請的重要階段(10-1月)是聯繫不到人的,這意味着本來確保可以拿到的一封推薦信沒有了。

我將截止到大三上學期所有學過科目的lecturer的郵箱及office hour列了一個excel。

接着開始給每個教師挨個發郵件,闡明他所教的學科為我將要申請的專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並且會簡要的講明我要申請研究生的動機及我的career plan,簡直是一篇小型PS。

最終,我成功邀請了三位教授來為我寫不同學校的推薦信。

當然,申請時也有很多印象深刻的事情:

我本科選擇學習數學類的專業時,是覺得數學是很多學科的基礎,而且研究生會比較好轉專業。

真的到了申請研究生的時候,我發現本科是理工類的專業的話,對於申請偏商科的專業是很有優勢的,很多專業會要求你有一定的數學或編程功底。

接下來再給大家說說我的申請經驗吧:


如果確定好要走留學這條路,那就早點動身準備起來,尤其是對於語言不是那麼有把握的申請者來說。


• 無論是誰,GPA和語言是最重要的!

GPA和語言成績是學校決定是否錄取你的硬性要求,只有在滿足這兩項的前提下,學校才會考慮你其他背景。

要注意如果語言成績沒有達到要求,並且差距不大,在學校給你發conditional offer後,如果學校有語言班這個選項,可以選擇先報語言班佔個位。

畢竟去讀語言班比死扛着最終語言成績達不到要求而無法換取unconditional offer是更好的選擇。


• 學校+專業:

在確定要申請的學校及專業時,建議考慮大學的綜合排名(一般以QS為準,國內企業的標準),個人興趣和職業規劃

個人興趣和職業規劃是重點,先確定好要讀的專業方向,再根據專業來確定學校。

小tips:學會避開名校競爭激烈的專業

英國研究生的專業會分的很細,像金融專業,國內大概率統稱為一個專業:金融。

而英國會分為金融專業、金融投資專業、銀行和金融專業、金融經濟專業、會計與金融專業等。

英國院校的專業細分度非常高,很多專業名稱不同,但課程設置卻很類似。因此在選擇名校申請時,可以在專業申請上花時間研究一下,用相似專業來代替高競爭的專業。


• 準備文書時,需要考慮四個問題:


1、 Why this major?

2、 Why this university?

3、 Why you?

4、 Your career plan


• 建議用Excel表格進行信息收集和比對,並做出timeline,避免拖延症!


• 實習/科研:有就是加分項,但GPA和語言是最關鍵的。


對於我的留學生活的概述,我覺得是留學,也是遊學;Work & Life Balance。

英國大概有三個長假期,12月的聖誕節、4月的復活節和6月的暑假。基本每次一開學,就與朋友定下了接下來的假期要去哪裡旅遊,對申根簽的辦理流程也十分熟悉了。

在英四年,我去過大約18個國家,申根簽包含的國家基本都去過了,也確實開拓了眼界,學會了獨立和享受孤獨。

註:以上內容系大聖未來導師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