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柔剛 格爾一“嗯”之杯水風波 (小說)

文 | 田柔剛

格爾,女,某集團高工。她給閨蜜發一微信,吐槽老闆,稱因回老闆布置工作任務的微信,只一“嗯”字,老闆在會上不指名地批評為“不懂規矩,沒有文化”。她覺得小題大做,委屈之餘,想炒老闆魷魚。然而,朋友圈眾口一詞:您埋頭技術,工作成績卓著,有口皆碑,但也有所不知,也許應該告訴你,這事是你錯,老闆有道理。


學姐艾文私信與格爾約咖,以IT界常識教之:如對“冒號”或客戶有“十不可”中記載不可以“嗯”回復的箴言。格爾疑其杜撰,說真的假的?艾文即從LV包中取出一袖珍冊子給她:這是手抄秘本,皆為微信禮儀之不成文法,類《紅樓》中“賈不假白玉為堂金做馬”符也,作者名:都雲作者痴。序末稱:供職場中白月光們內部傳閱,秘籍切勿外傳。其實並不深奧,以小兒科視之亦可。但我贈你,你宜寶之,好好補上這一課。

格爾深謝閨蜜艾文,回家後一切都顧不上,急急閱後,才得前所未有之新知。

比若:“聊天對話框中文字規範與生活辭彙之異同”類編部有舉例:

生活中“呵呵”為笑聲,包括聲與貌當可聞可視。但是在“框”里則是“一言難盡”,透出屏外的意味甚或為冷笑與鄙夷。

生活中的“哦”意為“是”或“好的”,但一入“框”則如侯門深似海,回復“哦”…一般被認為是“不很明白”或是略有不悅甚至不屑。

而“嗯”字的潛台詞是“我很忙”或“沒時間搭理”,只有對至親家人才會理解為“好的”。

還有許多……

格爾有這一卷真經在手,勝進十年道場的感覺。讀罷,令格爾腦洞大開,反思一番,有點頓悟的意思,深悔自己一向散漫,不像有的人在領導面前避貓鼠兒一般,更不會像薛寶釵似的招所有的頭兒喜歡。這一次回復老闆微信僅有一“嗯”,自己覺得正常,但任何人都會認為這是太隨便,太敷衍了事。自己向來不敢有向領導套近乎之意思,太隨意,卻讓領導看來是靠年資稱咖,冷漠無禮,甚至是工作上不認真。而且事實上已經嚴肅批評了,而且對職場搵食者簡直侮辱性極強,一時接受不了,怪只怪自己職場素質不高,缺乏起碼的ABC規則養成,以至讓頭兒感覺自己是太不懂事。

後知後覺的格爾,頓悟之後大為自責,一向大大咧咧,不曉得王八屁股是龜腚。個人習慣雖無傷大雅,也要改,要學嬌鶯婉囀,要會恰恰鳴啼,要適應職場“微”群界約定俗成之規。上司的批評雖令人煩惱,但總歸是對自己的幫助,不然,自己何以立足職場?況且老闆不點名,還給咱留着面子呢。

反思好,大有益,格爾撥雲見天的明白了:若是給閨蜜發一“嗯”表情包,個中幽默和嬌嗔可心領神會。給高層發這個就欠了一份尊重(甚至有輕浮的嫌疑),畢竟事涉領導面子的事不可小覷。還好,雖在會議間大庭廣眾中批評,別人都是丈二和尚,不會去摸自己的頭腦。

也只自己心知肚明,萬幸未讓熱愛吃瓜一心八卦的人,看出自已是個菜鳥。

格爾少小背朱夫子“不自棄”文卻心中鄙夷,認為是虛比浮詞。看姬子書“登利祿之場處運籌之界,窮堯舜之詞,背孔孟道……”從不認為是學問。現在看,管用的倒往往是過去自己瞧不上的東西。原來不解群中除弱智或裝傻裝謙學三歲小兒者,豈不聞在權利之前“善其詞者得其利”嗎?其實,格爾是研究生畢業,博士在讀,學歷還行, 業務能力也不低。但學業里真沒有職場種種潛規則這門課,如果考這個,領導大都是博導級的,自己頂多算是小學肄業。反思又又,上升到理論,終於認識到老闆斥責的正確性,自己懊惱的無理性,不僅明白了墨索里尼總是有理,而且進一步懂了龜腚的必要性。

認識一“提高”,委屈拋九霄。立馬給艾文發一微信,講了反思過程和認識高度。艾文語重心長地勸慰她:“嗯”ー下不算原則問題,但能提到原則上去認識,說明你真有了邊界感和高姿態,是一大進步耳。格爾畢竟學歷高有“文化”,真心感念學姐,說你看我的實際行動吧!

隨即格爾主動給老闆發一微信,誠懇恭維道:日前承教至感,您見微知著、見多識廣、由小見大、由近及遠、高屋建瓴、瞻前顧後、言淺意深、領導有方、指點迷津云云,今後還望多多指教!老闆回復格爾:謝謝,你進步很快嘛!(看來老闆對格爾的一大串諛詞,客氣地照單全收了)。

一日,格爾路遇退休老同事忘年交大姐名為大荔者,略述此事,意在彙報自己的進步。大荔以前輩身粉,惠贈格爾以肺腑心經,更令格爾覺振聾發聵,受益無窮。方知職場池水非淺,良才可遇。大荔心經是何?一二百言哉,格爾略記之,轉發各友,皆認為金句:

“知錯,善莫大焉。然知後僅以表揚他人,以油滑迂迴表示認錯,則非真認錯。

能直陳己錯,能凸顯爽快人真性情,方為君子。

聞過則嬉,則人心失望矣。遇事解釋或推卸,是進一步抹黑自己。”

大荔金句,頗能撥雲驅霧,格爾至此又雲開見月明,從理論上提高了,認識升華了。本來心底認為讚美是從心靈深處開出的花朵,不是討好奉承、逢迎拍馬。現在才真正認識到老闆乃真好人,才會直言相告,甚至斥責。悟到這一層,遂覺再無半分懊惱。自己安慰自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今天始知也!何況我真心敬畏的是這份工作,不是僅對老闆。改了就是好同志,得過且過亦智慧。

思之再三,又發給老闆一微信。但不是這句話,卻是誠懇道歉:我是真錯了,錯就錯在沒有文化,不懂規矩,今後定不忘初心,堅決改正。

經過大家開導,最終還是接受了老闆會上批評的那句話。

老闆回復:能嚴格要求自己就是有文化、懂規矩的表現嘛。無心之失,且行且進步,願共勉之。

完美主義者格爾略覺遺憾的是,期望中的老闆沒有被她感動而在自愧之餘也與自己一樣自我批評,使自己變得更好一點,但心中負擔一卸,杯水風波歸於平寂,感到無比輕鬆,思想境界提升不憚以千萬里計。暫覺前程出現一小片光明,胡愁亂恨之憂思頃刻甩進太平洋爪哇之側。

呵呵。

附:

有好事者雲,在文化市場見艾文給格爾的那本小冊子秘笈傳抄後的複印本,《職場微信禮儀》,內容真的是多到可以出一本書。

還增加了一些實戰舉例,如,前有領導發消息不能回 “嗯嗯”,後有收到通知不能只發 “OK”的手勢。格爾同事冬瓜就踩雷了,領導微信布置工作,他只回個 “好的”。受到領導在群里公開批評:“好的”是什麼意思?

冬瓜當然不敢懟回去,只是私下對格爾抱怨了幾句。格爾即告訴他,你的回復過於隨意,會讓領導覺得你不夠重視。“好的”潛台詞是不是“知道了”,有沒有讓人嗅出不耐煩的味?還不如直告“收到”嚴謹,沒有歧義。而且會讓領導覺得受到尊重。

而只回復“好的”,領導可能要等着你的後續回復,事情辦了沒有……。時間一長領導肯定要再追問。你的“好的”豈不是敷衍?一點都不具體,你還想不想幹了。

格爾一語驚醒天上人,冬瓜說我真該死,好了,我馬上辦。三下五除二,把辦的結果彙報給領導。而且誠懇檢討了自己當時回復“好的”確實考慮不周,受到批評後馬上改進,謝謝領導嚴格要求,今後定當接受教訓。

又對格爾說,謝謝姐,今後對我這樣的菜鳥您還要多多指教!

格爾嘲謔冬瓜,也學老闆回復:願共勉之。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