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總統大選:首輪無人得票過半數,盧拉、博索納羅進入決勝局

當地時間10月2日21時48分,巴西高等選舉法院宣布已完成對98.08%已投選票的統計,前總統盧拉獲得48.03%的選票,現任總統博索納羅獲得43.54%的選票,得票率分列第一和第二位。其他9名候選人共獲得約8.4%的選票。共有超過1.16億選民參與投票,有效投票率約為74.2%。


巴西最高選舉法院院長將舉行發布會,宣布盧拉和博索納羅進入大選第二輪角逐。


盧拉(左)博索納羅(右)資料圖


根據巴西總統選舉規則,在首輪投票中如果沒有候選人獲得超過半數的選票,得票率最高的兩位候選人將進入於10月30日舉行的大選第二輪投票,屆時得票數多的一方將贏得選舉。


美聯社分析認為,此次選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巴西人將決定是由左翼前總統盧拉重新上台執政,還是讓極右翼現任總統博索納羅在未來四年繼續掌舵國家。


路透社則指出,在投票前的多個民調中,博索納羅被認為落後盧拉10至15個百分點,而目前的投票結果不僅粉碎了盧拉在第一輪就勝選的希望,得票數僅微弱處於劣勢也大大提振了博索納羅的選情。同時,報道展望稱,第二輪投票可能會加劇巴西國內的兩極分化和正在醞釀中的政治暴力氛圍。


作為當代巴西政壇的兩名巨頭,博索納羅和盧拉截然對立。巴西民調機構Ipespe的負責人安東尼奧·拉瓦雷達(Antonio Lavareda)描述稱,“這是兩位知名人物,是過去20年來巴西政界最重量級、最獨特的民粹主義領導人之二。”


“熱帶特朗普”博索納羅


67歲的博索納羅被稱為“熱帶特朗普”,代表保守派的自由黨競選連任,有美媒稱之為“盛氣凌人的民族主義者”。


當地時間9月28日,巴西聖保羅州,巴西總統博索納羅舉行競選集會。圖自澎湃影像


特朗普在2020年美國大選投票前不斷宣傳郵寄選票會造成舞弊的虛假傳言一般,博索納羅過去一段時間都在播下讓支持者質疑選舉的種子。在2018年未能在首輪投票馬上勝利之後,博索納羅就宣稱選舉舞弊存在。他自己其後在次輪投票中勝出,後續的學術研究也顯示投票不存在舞弊,但博索納羅卻拿着巴西的電子投票沒有紙本記錄為由去質疑選舉,正如特朗普執着於郵寄投票的問題一樣。


據報道,巴西的電子投票制度自1996年運作至今並無出現不正常的情況,而且為保投票公正,在選舉過程中都有多重驗證的措施,例如投票站的投票機器可被抽樣檢查,在各黨代表的監視下進行投票測試。


他的支持者基本來自農業地區、福音派基督徒,以及擁護槍權的社會保守派。在他任內,亞馬遜森林被嚴重破壞;登記持槍者增加了超過四倍;左右文化戰爭愈演愈烈。


2018年競選之時,博索納羅以親近軍方的政治素人形象出戰,打着反貪、反精英的旗號。但上任之後,他多位政客兒子皆涉貪受查,他自己又被指運用總統權力阻礙警方對其家人的調查,而巴西的大型反貪調查“洗車行動”(Lava Jato)也在其任內告終。


疫情期間,博索納羅以質疑新冠病毒嚴重性、疫苗有效性和抗疫封鎖政策著稱,被人們視為是巴西新冠死亡人數全球第二高背後的原凶。其任內巴西經濟未見挽回升勢,加上疫情打擊,使這個供應全球十分之一人口糧食的國家出現了嚴重的糧食安全問題,貧窮人口也達到了十年來未見的高峰。


前任總統盧拉


但博索納羅的對手盧拉,也存在諸多爭議。


當地時間10月1日,巴西聖保羅,巴西勞工黨候選人、前總統盧拉發表講話。圖自澎湃影像


盧拉2003至2010年擔任總統期間,正值大宗商品價格高漲的時期,巴西經濟維持了高速增長,曾把巴西推上了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的地位,而且國債比率大減,貧窮率、通脹率大跌,其兼顧貧窮家庭子女教育的“家庭包”(Bolsa Familia)福利政策也成為了一時佳話。在國際上,他除了是溫和左翼政策的代表之外,也是大減亞馬遜去森林化的保育代表。在他卸任之時,其民意支持度高達八成。


不過,其親手揀選的繼任人羅塞夫(Dilma Rousseff)在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低之際,卻以“大花筒”的財政政策救亡,使巴西陷入了財政危機之中,羅塞夫本人在2016年更被彈劾下台。而2014年開展的“洗車行動”也揭發了工人黨政府貪腐成風,盧拉本人也曾因貪腐罪成而入獄一年半,未能在2018年出選抵擋博索納羅。最後,雖然其控罪因為程序問題、檢控官與法官不當溝通等理由而一一撤銷,盧拉本人也一直自認清白,但在不少民眾心中,盧拉依然是貪污的代名詞,本年初的一項民調就指出有過半巴西人不認為控罪撤銷證明盧拉清白。


二選一,難!


在不少巴西人心中,博索納羅與盧拉的對決就變成了兩個爛蘋果之間的抉擇。不少中間派政客,都曾希望殺出“第三條路”,但最終都失敗告終。如今在總統候選人名單上排名第三、第四的人物,支持度只得單位數。


盧拉的競選宣傳非常簡單,就是要“回到過去”,不斷重提自己過去兩屆任期的政績成就。他曾稱自己之所以喜歡談論過去是“因為過去比現在好得多”,形容在他過去的領導之下,巴西經濟不斷增長,使巴西人處於一個“集體快樂”的狀態之中。


的確,在盧拉領導之下,巴西經濟平均年增長4.5%。相反,過去十年,巴西經濟幾乎毫無增長,而人均收入更比2013年高位低了一成。不過,這到底是盧拉管治之功,還是幸運之故,還是一個大疑問。當年,他幸運遇上商品價格高企的時代,其繼任人則沒有這個運氣,而到本年商品價格重見升勢之時,即使是只靠民粹宣傳的博索納羅也能為巴西帶來近十年未見的增長(除疫後反彈外)。


巴西經濟的根本問題,其實是要擺脫這種跟隨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起落的束縛,使巴西能主動地維持增長。當中,不少國內問題需要解決,包括造成該國提早去工業化的基建不足問題、教育標準低落的問題等等,而且還需要簡化稅制、去除制度性貪污、改變政府絕大多數開支只用於退休金和公務員薪金的現況。


除了“回到過去”之外,盧拉向富人加稅,以加大財富再分配的政策方向,使他得到不少低下階層的支持。他也經常自比美國總統拜登,希望像後者一樣透過國家推動基建發展。但盧拉的政策卻欠缺了如何從根本上改善巴西經濟結構的方略。博索納羅幾乎毫無具體政策主張的民粹政治,也使得盧拉不必為巴西的大哉問嘗試提供解答。



來源丨央視新聞、香港01、觀察者網

編輯丨劉瑩,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