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高凈值、超高凈值家庭如何推動財富傳承,實現社會認同丨超級會氪廳活動回顧

中國經濟持續成長,帶來了高凈值家庭數量和財富體量的快速積累,也催生了龐大的財富傳承需求。隨着環球經濟的複雜多變,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進一步提升,對於已經建立起財富基礎的家族而言,傳承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

隨着財富傳承觀念的普及,中國高凈值人群的需求進一步趨向成熟。財富傳承的方式正在從單純的財富轉移轉變為一種全方位的繼承,不僅包括有形資產,還包括無形資產的延續。如今,我國財富傳承管理市場已經進入到了關鍵發展階段,這對於專業服務機構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5月27日,36氪攜手滙豐集團於上海思南公館宴會廳2樓舉辦了超級會氪廳——高凈值人群財富管理專場。著名經濟學家劉勝軍、言商理論創始人王超然、滙豐聆峰創投華東區總經理龍淵、36氪營銷產品運營部總監余雯君與數十位高凈值財富人士出席,共同圍繞“財富傳承”這一話題進行研究,就經濟發展周期、財富管理方式、家族財富傳承規划進行了深入討論,試圖尋找出高凈值、超高凈值家庭資產傳承的核心奧秘。

01 三張王牌:創新、消費、城鎮化

開場,著名經濟學家劉勝軍圍繞中國經濟新格局下的危與機,剖析了未來十年經濟發展格局,並提出了相關的建議。

劉勝軍認為,今天這個時代面臨著一場大轉型,這個大轉型不僅會影響中國市場,整個世界都會發生一場變革。為此,圍繞未來中國經濟發展方向,他判斷:中國過去40年很好,未來依然會更好,核心來源於手握三張王牌。

著名經濟學家劉勝軍

第一張是中國正在從組裝過渡到創新階段,過去打的牌是中國組裝,現在要打的則是中國創新牌。隨着中國入世,經歷多年發展後,如今,全球化已經被推向了巔峰時期。

第二張是中國的消費正在崛起。二戰後,美國中產階 級初步形成,推動了美國消費的快速崛起,而消費的發展同時帶動了國家經濟的發展。隨着歷史車輪的轉動,如今,中國也迎來自己的消費爆發期。多家機構預測,到2030年,中國的消費增長可能高達6萬億美元,據統計,這相當於美國與西歐消費增長數額的總和。

第三張是中國的城鎮化空間潛力巨大。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當下,農村人口依舊近6億人。為此,相比其他產業,農業在現代國家體系中,價值增長的空間是無限的。所以,通過解決城鎮化的問題,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潛力也是巨大的。

面向企業層面,在當下經濟大環境趨勢下,劉勝軍則提出了兩點建議。

在他看來,如今創新和消費是新發展格局下的黃金機遇,創新指的是面對以數字化為核心的第四次產業革命。為此,企業首先要不斷迭代,跟上數字化潮流。另一方面,企業還需高度關注風險,當金融環境發生變化時,企業必須學會換個角度看問題,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02 財富傳承是價值傳承的基石

繼劉勝軍分析宏觀經濟形勢後,言商理論創始人王超然則圍繞家族創繼者的傳承思路進行了分析、討論。他認為階層的認知決定了對“傳承”的理解,不同階 級對“傳承”的定義是不一樣的。

言商理論創始人王超然

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王超然認為“傳承”的概念在歷史演變中一共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生存階段。無論財富數量多寡,第一代企業家在精神層面中一直處於生存階段,他們從始至終都有很強的危機感,他們是為了追尋生存的美好而不斷積累財富的人群。因此,對第一代企業家而言,最重要的“傳承”往往指的是“財富傳承”。

第二階段是認同階段。當一個人開始追尋社會認同時,財富就變成了一種工具和手段,這類人群希望傳承的往往是影響力,而非財富本身。在王超然的經歷中,他遇到過非常多的企業家,在溝通中他發現,這些企業家都面臨著一個共同的問題:個人影響力無法傳承給孩子,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難點。

第三階段是社會價值的傳承。社會價值的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是一脈相承的關係,對自我價值有着明確認同感的人,他們期許的傳承更偏向於社會價值的傳承。王超然提到:“中國歷史書上的名流和文人,都是兩袖清風的形象,既然沒有財富,那他們要傳承的是什麼呢?其實就是社會價值。”某種意義來說,這是自我價值到社會價值的傳承。

從這個意義上,王超然得出了一個結論,他認為相比於財富傳承,價值傳承才是所有精英階層的終身追求。一定程度上來看,“傳承”的關鍵在於自我價值體系的建立,每一個成功人士都是在強大的自我覺醒之後,才會把那些導致自我價值覺醒的方法進行梳理,並試圖整理成相關的規則、章程,然後通過一定的方式進行傳承。當然,在這之中,不能否認的是,財富依舊是傳承是基石和基礎,是一個人價值加速覺醒的前提。

為此,聚焦於個人價值覺醒,王超然為數十位高凈值人士提出了三點建議:首先,要回答自己是誰的問題。然後,要判斷自身的價值所在。最後,要把自身價值放到社會價值中去,思考自己能夠給社會帶來什麼,思考通過自身的價值傳承,如何去推動社會的進步?

在具體的實現方法上,王超然還為現場的企業家們提供了相關的可行性路徑。在他看來,首先要做到內外一致。其次,做到內驅力與外驅力統一的同時,要想傳承個人的價值理念,還需要進一步深度去了解受眾的認知。最後,要將個人的行為模式置於世界觀之下進行考量,樹立個人形象IP,從而形成自己的風格體系。

不過,王超然同時表示,不能否認的是個人價值的覺醒催生了家族理念傳承,在這背後,財富傳承才是其重要且關鍵的保障因素。

03 不同的經濟周期下,如何保證財富傳承?

宏觀經濟環境周期性波動下,個人價值的體現、傳承,其背後離不開財富的支撐。為此,基於經濟周期變化,滙豐聆峰創投華東區總經理龍淵,在實操層面講解了當下財富傳承的管理邏輯及重要手段。

滙豐聆峰創投華東區總經理龍淵

通俗來講,財富傳承是在指,在一定的窗口期內給下一代留下一筆專屬財富,這本質上是一個現金流的概念。而對於高凈值財富人群而言,如何在經濟周期的變化中將財富順利傳承到下一代,是當今企業家們面臨的一大難題。

從外部形勢看,如今經濟周期波動下,行業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企業存活、發展的窗口期也被逐步壓縮,如何通過技術手段拉長企業周期是保證財富傳承的關鍵因素。在龍淵看來,跨越風險的本質其實是跨越各種各樣的周期,為此,企業要主動延長運營健康的周期,這是對應財富傳承很重要的因素。

但是,對於企業而言,很多因素是不可控的,只能預判和接受。在龍淵看來,如今,現金流為王,因此,對於企業而言,如何規劃好未來長期增值的現金流才是最重要的。

聚焦到個體,在中國家庭財富管理中,龍淵看到,大部分中國家庭都把房產放在了財富底層,作為整個家庭理財的基石。在他看來,這其實是一種誤區,包括很多高凈值客戶都在陷入房產打底的誤區。“沒有金融資產的話,整個家庭的財富是無法實現流通的。”

不過,龍淵提到,相比房產,當下固收類產品的利率也趨向下滑。在避免風險,同時保證收益的情況下,龍淵認為壽險才是抵抗這一趨勢的重要武器。

他認為,相比歐美,在亞洲地區,壽險是遠遠被低估的金融工具之一。從壽險成立、發展過程中,無論經濟周期產生何種波動,壽險都是穩固存在的。在財富傳承中,針對不同的人生階段,保險也會產生一定的用處。“可以說,保險絕對不是生快錢的產品,但是,它會在一些意想不到的時機,給整個家庭財富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無論是傳承還是增值。”

這是超級會氪廳的第七期,也是我們助力中小企業發展一段全新的旅程,未來2021年,後續幾個月中,將也會分地區,到上海、北京、杭州、廣州、深圳開展更多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