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兩代都是“友協會長”!日本新外相是中日關係改善利器?

這篇國際評論,木叔來分析中日關係。

從一個被日本執政黨自民黨內的一些派系認為的一個“親華派”人士擔任外相來說起。

這個人叫林芳正,可能很多網民只看到這個名字,就認為這可能是華裔吧!其實他名字雖然類似中國人,卻是地道的日本人。日本人不僅有姓小林的,也有姓林的,不只是有姓林的,日本也有姓張的,比如豐田汽車總裁的張富士夫

可能數千年前他們先祖確實與中國有關係吧,但如今這種聯繫已經很淡了。不能看到名字就認為他們是不是“親華派”。這是要談的第一點。

林芳正

第二點想說,其實日本政界所謂的“親華派”是個偽命題。

與其說是“親華派”,還不如說是“友華派”,也就是呼籲對華友好的人,而不是親近中國的人。畢竟在日本的政治語境下,所謂的“親華派”在很多人眼中不是一個褒義詞。

特別是在日本和美國不斷加強外交和防務往來的大背景下,堅持對華友好,避免中日關係出現大的動蕩,對日本政界人物來說,就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了,能做到“友華”甚至可能會承受一定的壓力甚至攻擊,誰還敢“親華”?

這位新外相林芳正確實是“友華派”的代表,被一些保守人士視為是自民黨內最大的親華派。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林芳正父子兩代人都曾擔任過一個促進與中國交往的重要職務——

日中友好議員聯盟會長。可以算是一個行業“友協”的會長吧!

林芳正的父親林義郎在日中友好議員聯盟會長任上的成績很突出,不僅多次率團訪華,而且在中國的人脈非常深厚,為日本國會議員促進對華了解做出了很重大的貢獻。本世紀初那幾年中日關係發展能相對順暢,林義郎功不可沒。

林芳正早年曾擔任他父親的秘書,顯然是被着力培養的政治新秀,幾十年後他終於也成了父親曾擔任過的日中友好議員聯盟會長,也如同其父一樣,多次帶領日本議員來到中國交流考察。

有這種對華關係經驗和大量的人際關係積累,岸田文雄任命林芳正擔任新外相,顯然有推動中日關係發展、穩定兩國關係預期的強烈意志。

木叔認為,林芳正確實可以算作是日本政府為了改善中日關係而祭出的“利器”。

但同時也要看到,林芳正其實對美國也非常熟悉,也算是一個“親美派”或者“友美派”。原因是他早年就在美國學習深造,英語很溜、生活方式也相對西化。

早在哈佛大學讀研期間,他就深入參與到美國政治事務當中,介入到了美國議員的一個財經銀行委員會的業務,甚至還曾擔任美國國會參議員的國際事務助理。

因此,林芳正這個人其實對華對美都不陌生,算是“友華友美派”。這個任命體現了岸田文雄內閣試圖在中美之間維持一定外交平衡的風格。

雖然林先生不一定能有完全的外交政策制定權和發言權,但他的上位體現的是岸田文雄首相的意志,這點我們應該清楚。

此外,我們當然不能寄希望於日本某位政治家的態度來改變中日關係,但是對華友好、對華了解的人我們當然要歡迎,總比和對華充滿惡意和誤解的人在一起談事情要好的多吧!

【所有作品已受版權保護,嚴禁抄襲、轉載,否則將承擔法律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