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業界里程碑--8位機的巔峰PCE

PC-E全名是PC Engine,在1987年由Hudson(漢德森,開發炸彈人淘金者、冒險島等著名遊戲的遊戲之作公司)與NEC(日本電器,家用電腦的先驅)兩家日本公司推出的家用遊戲主機,從遊戲機歷史上來看,它絕對是業內公認最強機能的8位主機,其機能之強勁、配套設備之多令人難以想象。

炸彈人都玩過吧,這就是哈德森的成名之作

在1983年任天堂的FC主機發布後,遊戲業界迎來了家用機市場的黃金時代,各類遊戲設計思路日趨成熟,大量優質遊戲都是在那個年代奠定了玩家基礎。可是隨着遊戲質量的提高,FC自身技能限制問題,也越來越影響開發商創意的發揮。特別是老山內執政下任天堂實施的霸權政策也令第三方廠家頭疼不已,這時,很多遊戲開發商開始對主機硬件產生了想法,其中就包括我們今天說的Hudson公司。

哈德森公司

Hudson公司(2011年已經被konami收購)是一家老牌的遊戲開發公司,成立於1973年,曾經是任天堂FC主機研發合作方以及早期的重要的軟件支持方,其在FC平台上發售的《淘金者》、《炸彈人》、《冒險島》等名作一直深受玩家的喜愛。

淘金者,現在玩起來都覺得好難

一開始呢,老山內吸取雅達利失敗的經驗,對第三方軟件商還是比較友善,第三方開發的遊戲每個卡帶任天堂只收取100日元的授權費,卡帶可以廠家自行生產,但是FC銷量逐漸上升,一舉成為遊戲業界霸主後,老山內的本性就漏出來了,增加抵押金制度(防止叛變),授權費不斷攀升到了2000日元,所有卡帶都必須經過任天堂自己的加工廠生產(生產多少任天堂說了算),到了1986年任天堂推出FC磁碟機的時候,直接宣布,所有第三方軟件商開發的軟件,任天堂必須佔有一半版權,這不僅僅是遊戲上分紅了,意味着跟這個遊戲相關所有周邊與外圍盈利全都得分任天堂一半,甚至公司命脈都是被任天堂把控了。


第一代PCE主機,可以根據手柄大小看出來主機有多麼的小巧

在1987年10月,任天堂FC發售四年後,Hudson和NEC聯手打造的PCE主機登陸日本。這台設備的規格令人驚嘆,儘管搭載的還是8位CPU,但是那款任天堂毫無興趣的圖像處理芯片大大出乎了意料,畫面表現力完全秒殺FC,同樣遠超同時代所有遊戲主機,甚至不弱於後續出來的MD與SFC(相當於裝了台入門級CPU但是搞了個頂級的顯卡)。

這個街霸的畫面和街機沒什麼區別,直接秒殺同期FC的四人街霸


惡魔城血輪,第一次見還以為是PS版的

PCE主機設計也很有特色,第一是小巧,巴掌大的主機體積,PCE就像個集成了黑科技的小盒子(主機和手柄差不多大,卡帶和GBA差不多大)。第二點,PCE的名字叫做PC引擎,這個還真不是標題黨,根據哈德森的設計思路,這款主機定位是一個核心引擎,通過各種擴展設備實現遊戲外的其他供能,你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都有,真把這個主機當做PC來用了,下面是外設以及改款主機的全家福,多到難以想象。

13個改款或者外設設備

所有外設中,最經典的莫屬CDROM2(CDROM平方),主機增加了CD,一舉打破了卡帶的瓶頸,這也是世界第一個CD媒體的主機。

越做越複雜

PCE掌機,完全兼容PCE遊戲,性能秒殺同時期的GB,但是最大的弊端六節五號電池只能玩一小時(只能在家玩還不如買PCE呢),完全沒有便攜性。

在當時而言覺得牛X

由於主機改款與外設實在太多太多(據統計達到了13種),很多還都存在不兼容的情況,而且改款價格不菲,比如最便宜的 Shuttle不到2萬日元,而最貴的改款PCE LT,售甚至超過了後來的SNK的街機主板NEO-GEO,達到了可怕的9.88萬日元。

 由於當時任天堂的暴政引起大部分第三方遊戲開發商不滿,PCE利用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爭取到很多第三方的加盟。再加上優秀的開發環境與硬件質量,以及哈德森自己優秀的開發能力,PCE很快就在市場上打開了局面。PCE擁有超級豐富的遊戲類別,總量甚至足以與SFC媲美。像大家熟悉的《伊蘇》、《天外魔境》、《英雄傳說》,特別是CD的外設以後,遊戲容量不受限制,更多經典的遊戲出現在了這個平台上。

天外魔鏡系列如果做好,將是最終幻想和DQ一個等級的

總而言之,PCE絕對不是一款失敗的作品,打破了任天堂一家獨大的市場格局,在日本市場一度銷量超越任天堂,甚至1999年竟然還有遊戲廠家在這個平台發售新的遊戲。PCE其實有着優質的硬件平台,巨大的競爭優勢,但是由於哈德森與NEC兩家公司都是硬件廠商的規劃思路,居然把商業目標定製在靠外設裝備盈利上來,搞出了那麼多互相還不太兼容的改款型號。自古商場如戰場,機會錯過了,便不再回來,後續世嘉MD以及SFC的強勢發售,在後期,能夠支持的大作逐漸減少,甚至只能靠很多“十八禁”遊戲支撐,之後便逐漸衰落,直至消亡,令人唏噓不已。


永遠的P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