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日本出於侵略的目的對中國進行過秘密軍事測繪,這個秘密一直深藏於日軍參謀本部和北支那方面軍當年編印的《外邦測量沿革史》和《外邦兵要地圖整備志》等史料之中。特別是1911年日本參謀本部陸地測量局的村上千代吉“手帳”(筆記)記錄了他自北而起薩哈林、貝加爾湖,向南到廣東香港的秘密測繪的經歷。而侵華日軍對中國地圖的盜測,也是非常精準的,簡直讓人吃驚!
日本對中國軍事偵察的派遣,始於明治5年(1872年),池上四郎秘密潛入中國東北進行秘密偵察。這些勘測的人等對瀋陽、長春愛新覺羅家族興起的吉林、黑龍江,以及伊犁將軍鎮守之地的地理、兵備、民政、人心傾向,包括語言、貨幣種類、物價高低等進行探察。
1873——1874日本派樺山資紀、福島九成等乘春日艦赴台灣,同時對中國沿海進行偵察測量,繪製了《清國渤海地方圖》和《陸軍上海地圖》。1875年——1882年,日本軍方完成了《清國北京全圖》,《清國湖南省圖》。1883年,日軍參謀本部少佐梶山鼎介潛入中國記述了《鴨綠江紀行附圖》,繪製了鴨綠江至奉天(今瀋陽)沿途地形圖。他在中國“旅行”日記中觀察了所到之處的人口、駐軍、城池的兵要地誌情報,還校正了英國人繪製的大連灣地圖。
1895年——1897年日本臨時測圖部對遼東半島和台灣進行測繪。日 軍對台灣的測繪,特別是新竹、彰化、嘉義等地的測繪是伴隨其近衛師團對當地人民血腥的殺戮進行的。
1904年測繪完成的二萬分之一台灣堡圖(共計466幅),1905年以台灣堡圖為底圖編繪完成的十萬分之一台灣地形圖(共36幅),1907~1916年測繪的五萬分之一台灣蕃地地形圖(共68幅),1921~1928年測繪完成二萬五千分之一台灣地形圖(共177幅),1924~1938年完成五萬分之一台灣地形圖(共117幅)。甚至將台灣歸為日本版圖。
1900年, 日本參加八國聯軍鎮壓義和團運動,日軍得以公然對北京、天津、山海關等地進行軍事測繪。同時,英、美、法、俄等國“聯軍”也趁機完成了戰場五萬分之一地形 圖的測繪。日軍在北京、天津等地公然測圖的同時,秘密派人在安徽、浙江、福建進行“旅行測圖”。在福建惠安縣日本人考慮到當地“民風彪悍,海賊橫行”等危 險因素,其測量人員化妝成販賣煙草和藥材的商人作為掩護。
1904年,日本陸軍少佐齋藤二郎受命對浙江和安徽進行秘密測繪。其日期為7月22日由杭州開始,8月30日結束返回東京,其成果不明。1904年日俄戰爭中,日軍對撫順、瀋陽、柳家崗子、新民進行測繪。1907——1910年日軍對東北、內蒙古、華北的承德、赤峰、張家口、獨石口,華南的廣東、廈門、香港、華東的上海、江蘇,以及山東半島進行測繪。
初時,日本軍官秘密偵察,如梶山鼎介等“旅行”時用羅盤測定方位,以徒步、馬車、轎子等一小時的平均行進數來距離概算。當年日本潛入中國盜測的一般2-3人一組,攜帶羅盤和測高氣壓計,分頭行動。主要沿道路對周圍地形進行細部測量。日俄戰爭時期,日軍得以公開對戰場進行測繪,臨時測圖部採用經緯度和三角測量法,其地圖精度大大提高。日俄戰爭時期,日軍繪製的東北鐵嶺1:20萬地形圖,已相當準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