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戴維斯雙殺?如何避免戴維斯雙殺

戴維斯雙殺就是估值和業績雙降的情況,股價也會成倍的大幅下跌。一般來說,一家公司的增長率和市盈率,其實並不一定能很好的匹配,因為中間摻雜着投資者預期的因素。

業績增長率的預期上漲,市場估值往往也會跟着上升,從而成倍放大股價的上漲空間。比如一家公司每股收益1塊錢,增長率10%,估值也是10倍,股價10塊錢。此時如果有分析師在市場上散播消息,說公司簽了一筆大單,明年業績增速能達20%,那麼市盈率估值很可能就會瞬間提升到20倍,股價也就變成了20塊錢。

所以我們看到,只要增長率超預期,讓大家認為這家公司未來很賺錢,那麼股價就能大漲。當然反過來,就比較慘了,如果20%的增速降到了10%,估值很可能也會從20倍跌到10倍,那麼股價一下就跌了一半。更慘的情況就是,大家後來發現公司這筆大單根本就沒簽成,真實情況是,業績增速甚至降成了負數,每股收益從1塊錢掉到了0.5元,假設估值從20跌到10倍的情況下,那麼股價就會從20元跌到5塊錢,整整跌了75%下去。

這就是戴維斯雙殺的情況。所以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就應該有所反思,這也是齊老師經常告誡大家的,那就是千萬別買熱門股,也不要相信什麼業績永遠漲的神話。很多短期超高增長率的公司,基本漲不了幾年,就得業績洗澡,否則就無以為繼了。


而他業績洗澡的時候,往往會跟整體市場下跌重合,這樣不顯山不露水,也不耽誤產業資本套現。但就是苦了普通投資者,股市本身就大跌,他業績還突然變壞,最後人嚇人嚇死人。所有的美好,往往一夜之間就坍塌了。比如2013年茅台這種公司都能跌去一半,就是因為當年茅台業績幾乎沒增長。


而且買了高市盈率熱門股,即便不發生戴維斯雙殺,公司業績依舊在增長,依舊在賺錢,也可能會讓你損失慘重。比如兩隻股票,都是每股收益1塊錢,一隻每年增長5%,另一隻每年增長30%,那麼成長快的公司,市場給他的估值就更高,增速5%的給10倍市盈率就不錯了,而增速30%的,一般可以給到30倍估值。所以最後表現出來的股價,一個就是10塊錢,另一個則是30塊錢。


如果第二年成長的神話破滅了,第二家公司沒有增長30%,而只增長了20%,那麼市場估值就會降到20倍,每股收益從1元增長到了1.2元,股價也就變成了24(1.2×20),從30元跌到了24,下跌了20%。所以我們看,其實這家公司依舊在賺錢,業績也比上一年還好,但是就因為增長率下來了,股價就會大幅下跌。而另一家公司可能依舊是5%左右的增長,市盈率也沒啥變化,所以股價還是那麼多,甚至還能微漲一點。​


因此買高市盈率的股票,風險是極大的,因為增長10%很容易,但是每年都要增長50%,卻非常困難。這也是去年為什麼齊老師不讓大家碰新能源的原因,不少公司都是上百倍市盈率,這得多高的增長才能撐得起這個估值呢?一般某一階段的明星熱門股往往都有很高的市盈率,甚至越來越高,這說明市場投資者對他的預期太高。


這就好比原來只是希望孩子考個一本,而現在非得上清華不行,這麼高的預期之下,孩子考了個人大,可能都會非常失望。不是孩子不好,而是沒有你想象中的孩子那麼好了。業績會觸發投資者心理因素的改變,讓投資者的預期發生波動,從而造成市場估值的上升和下降,所以有的時候未必是公司業績表現不佳,只是他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麼好,但這就足以致命。


高成長公司很容易在某一個點上戛然而止,然後成長性就會下來,即使業績不變差,估值也會掉下來,股價下跌的幅度也不會小。如果再加上業績變差,那就是妥妥的戴維斯雙殺,股價跌個7-8成都很有可能。所以千萬別在市場預期過高的時候去投入,大家都看好的時候,即便市場估值不高,業績也可能已經高估了。總結一下就是,戴維斯的故事告訴我們


第一,不要在估值頂部買股票

第二,不要買業績逐漸下降的股票

第三,更不要在估值頂部,買入業績別好的股票。


因為業績特別好之後,往往也就意味着會逐漸下降了。我們要盡量找那些業績現在看起來很悲觀,估值不高,但其實卻是在不斷增長的股票。投資需要一些逆向思維,大家都不願意買的東西,才會便宜。而大家都擁上去搶的東西一定很貴,搶的人越多,以後套的也就越狠。明天我們再來說一說什麼價值陷阱和成長陷阱?如何避免掉入這些陷阱?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