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早晨,2019年北京馬拉松鳴槍起跑,3萬名來自國內外的跑者從天安門廣場出發,開始了42.195公里挑戰。
天色微明,志願者在引導跑者入場。
運動員們在寄存處排隊。
舉着“中國冰雪”旗幟的輪滑隊出發。
運動員在做跑前熱身。
一名運動員臉上印有“70”和國旗的圖案。
肯尼亞選手包攬男子組冠亞季軍;中國“馬拉松一姐”李芷萱以2小時29分06秒獲女子組亞軍
昨日上午,2019年北京馬拉松在天安門廣場鳴槍起跑,終點為奧林匹克公園景觀大道中心區慶典廣場,包括楊紹輝、李芷萱等名將在內,30000名跑者在起跑前合唱國歌和《我和我的祖國》,參與到這場馬拉松盛宴中。
最終,肯尼亞選手包攬男子組冠亞季軍,KISORIO以2小時07分06秒率先衝線奪冠,北馬賽會紀錄時隔6年再度被破,楊紹輝以2小時13分14秒獲得國內組頭名。埃塞俄比亞選手KEBEDE以2小時23分31秒獲得女子組冠軍,中國“馬拉松一姐”李芷萱以2小時29分06秒獲得亞軍。
紀錄
肯尼亞選手奪冠 時隔6年再破賽會紀錄
今年的北京馬拉松高手雲集,組委會提供的官方手冊顯示,在受邀參賽的精英選手中,有9名男子選手的最好成績在2小時10分以內。其中,個人最好成績最出色的為肯尼亞選手KISORIO,他曾在2018年瓦倫西亞馬拉松中以2小時04分53秒完賽。
賽道沿途的氣溫始終保持在10攝氏度左右,由於早晨剛下過雨,濕度也比較有利於選手們的發揮,從第一個10公里開始,第一集團便保持非常高的配速,最終,KISORIO以2小時07分06秒第一個衝過終點,成功打破賽會紀錄。
在此之前,北京馬拉松的賽會紀錄由埃塞俄比亞選手沃爾德·蓋爾雷爾保持,他曾在2013年北京馬拉松比賽中以2小時07分16秒完賽。時隔6年,北馬賽會紀錄再次告破,KISORIO將北馬賽會紀錄提高了10秒。
頒獎儀式上,除了冠軍的40000美元獎金外,KISORIO還從頒獎嘉賓手中拿到20000美元破賽會紀錄獎。此外,KISORIO的兩位肯尼亞同胞分獲亞軍、季軍,後兩者分別收穫15000美元、8000美元的獎金。
焦點
獲獎選手紛紛表態比賽天氣利於出成績
北京馬拉松始於1981年,至今已經成功舉辦39屆,幾乎每年的比賽都在9月、10月舉辦。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後,北京馬拉松長期在10月中下旬舉行,過去4年,北京馬拉松將比賽日期改到9月中下旬。
近20年以來,唯一的一次例外是2012年北京馬拉松,那年的比賽推遲到11月25日舉行,被認為是“最冷”的北馬。據報道,當天北京的氣溫在-2℃到8℃,最終,埃塞俄比亞選手魯比以2小時9分39秒獲得男子組冠軍,賈超風以2小時27分40秒獲得女子組冠軍。相比於其他屆比賽,兩位冠軍的成績並不差,魯比的成績甚至可以排到歷屆男子組冠軍的第8位。
今年的北馬比賽日期同樣較晚,時隔多年再次在11月辦賽,天氣對參賽選手的影響可以說是未知數,北馬組委會賽前已經通過多種渠道向參賽選手發出溫馨提示,建議大家身着足夠保暖的衣服前往起點。
從整個比賽過程來看,賽道沿途的氣溫始終保持在10攝氏度以下,早晨的小雨過後,路面相對濕滑,空氣濕度也相對較高,避開了陽光的直射和高溫的影響,起碼從精英選手的成績來看,整體成績非常理想。
男子組冠軍KISORIO以2小時07分06秒完賽,成功將北馬賽會紀錄提升了10秒;男子組季軍NAIBEI以2小時10分15秒,成功刷新個人最好成績;女子組冠軍KEBEDE以2小時23秒31秒完賽,成績可以排進歷屆女子組冠軍的前5位。
女子組冠軍KEBEDE賽後表示,“今天的天氣還是不錯的,北馬整體的賽事環境也非常好,我發揮也很好。”男子組冠軍KISORIO雖然沒有創造個人最好成績,但2小時07分06秒的奪冠成績讓他成功打破北馬賽會紀錄,“我非常高興取得第一名,並刷新紀錄。這次比賽的天氣確實有利於我的發揮,我希望再次來到這裡,取得更好的成績。”
盤點
細數賽會紀錄變遷 39年提高8分14秒
1981年是北京馬拉松元年,冠軍由瑞典選手埃里克斯松塔爾獲得,奪冠成績為2小時15分20秒。從1982年至1986年,早期的北馬賽會紀錄曾5年內4度告破,1986年,日本選手兒玉泰介以2小時07分35秒奪冠並大幅度刷新賽會紀錄,這一紀錄保持了27年之久。
1988年,埃塞俄比亞選手阿貝貝曾經以2小時07分35秒完賽,追平日本選手兒玉泰介保持的賽會紀錄,直至2013年,埃塞俄比亞選手沃爾德·蓋爾雷爾才以2小時07分16秒完賽,時隔27年打破日本選手兒玉泰介、埃塞俄比亞選手阿貝貝共同保持的賽會紀錄。
不過,新的北馬賽會紀錄並沒有讓大家等太久,6年之後的2019年北馬,肯尼亞選手KISORIO發揮出色,以2小時07分06秒完賽,將原本的賽會紀錄提高了10秒。
從1981年至2019年,歷屆冠軍共有10位冠軍跑進2小時10分以內,北馬的賽會紀錄從2小時15分20秒提升至2小時07分06秒,在39年的時間裡,總共提高了8分14秒。
人物
再度跑進2小時30分 李芷萱瞄準東京奧運會
2018年是李芷萱打響名氣的一年,去年首次參加北馬時,李芷萱以2小時31分56秒完賽,創造個人最好成績,僅次於另一位馬拉松名將何引麗,位列女子組國內第二名。今年再次亮相北馬賽場時,李芷萱已經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馬拉松一姐”,她不負眾望跑出2小時29分06秒,位列所有女子選手的第二位,成功登上領獎台。
年初的名古屋馬拉松,李芷萱以2小時26分15秒大幅刷新個人最好成績,成功達標東京奧運會。隨後的重慶馬拉松、武漢馬拉松,李芷萱勢頭不減,均以極為出色的成績完賽。今年的柏林馬拉松,李芷萱原本期待再次大幅度刷新PB,但由於感冒等健康原因,她在比賽中後程嚴重掉速,僅以2小時54分38秒完賽。
今年的北馬跑進2小時30分,成功登上領獎台,在外界看來,這是非常不錯的成績,但李芷萱本人還是有些遺憾,她坦言自己的身體狀況多少影響到北馬的發揮,“名次是比較靠前,但成績一般般。因為最近一個多月身體不是特別好,這種情況下能拿到第二名,我也沒想到,總體還算滿意。如果身體狀態好,成績應該會更好些,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當然,李芷萱還是感受到了北馬主場作戰的優勢。比賽期間,李芷萱大部分時間保持在第2位,但在比賽後半程被身後的埃塞俄比亞選手MULU緊緊追趕,最終只以3秒的優勢驚險獲得亞軍,“感謝觀眾的熱情聲援,路上一直有人告訴我第幾了,前面有幾個人,後面快追上了。如果沒有大家的鼓勵,可能會一直掉速,沒準就掉到第三了。”
由於早已達到東京奧運會女子馬拉松2小時29分30秒的參賽標準,李芷萱接下來的主要目標將是奧運會,“我會繼續提高自己的水平,認真準備比賽。目前來看,我的水平和優秀選手之間還有很大的差距。”
新京報記者 徐邦印
A08-A09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