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冬奧|小小奧運徽章架起友誼橋樑

▲Harvey(左一)帽子上帶着各種奧運徽章。

小徽章,大文化。徽章,不僅可以收藏,還可以交換。袁莉與奧運的緣分,也從這小小的徽章源起。

袁莉是一位英語老師。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袁莉和先生來到北京王府井工美大廈奧運會特許商品店,發現專門開闢有徽章交換櫃檯,徽章愛好者都喜歡來這裡交換各種精美徽章。後來,袁莉才知道這些徽章愛好者有一個共同的稱呼叫“章魚”。一名外籍徽章愛好者Bill看到袁莉對他展示的各種徽章很好奇,便送給她一枚徽章,並介紹了他的好友Harvey。通過交談,袁莉了解到這兩位老人來自加拿大。當時袁莉並沒有任何徽章用以交換,就把兩張棒球比賽的門票回贈給老人,並相約一起去五棵松觀看比賽。

自此,袁莉也愛上了徽章,並通過一枚枚徽章了解了很多奧運知識,領略到多彩的各國文化。

北京奧運會之後,他們又多次相聚,結下了深厚友誼。14年來,因徽章和奧運的緣分,雙方跨越了國籍、年齡、語言、文化的差異和距離的障礙,一直保持聯繫和交流。北京2022年冬奧會順利舉辦,能在家門口享受這場盛會,袁莉非常驕傲。因為疫情,兩位加拿大好友不能親臨北京觀看比賽、交換徽章。最近,袁莉特意再次來到工美大廈,購買了多種精美的北京冬奧會徽章,準備作為禮物送給兩位老朋友。

冬奧會刊 整理

更多內容盡請關注冬奧會刊。

冬奧會刊

編輯 韓燁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