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2022年,呼倫貝爾市檢察機關緊扣各項檢察工作重點,着力打造全市檢察工作亮點和品牌,從不同側面展示工作成果,展現全市兩級院堅持以司法辦案為中心,不斷增強政治自覺、法治自覺、檢察自覺,主動監督,積極作為,在推進“四大檢察”“十大業務”全面協調充分發展、切實提升法律監督質效上用心用力。從即日起,官微特開設“2022·呼檢亮點”專欄,一起了解呼檢亮點工作。
“四五六”工作法
護航口岸民營經濟合法、合規、高質量發展
滿洲里市檢察院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一次又一次的突襲,滿洲里市民營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問題,滿洲里市檢察院身處全國最大陸路口岸城市,積極打造“四五六”工作法,進一步提高司法辦案能力,為營造口岸民營經濟良好法治環境,為口岸民企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
問題來了,
什麼是“四五六”工作法?
這一工作法
如何助推口岸民營經濟
合法、合規、高質量發展?
”
四個堅持
★堅持民企案件兩法銜接,偵查介入。對某貿易有限公司、某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等16家民營企業偷稅、騙稅、虛開發票、串通投標、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等案件與行政執法機關進行銜接、提前介入偵查機關調查取證。
★堅持民企案件自行補充偵查、依法適用認罪認罰。通過對拒不認罪的某物流有限責任公司、某經貿有限公司法人重大責任事故罪自行補充偵查,改變定性為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最終兩名法人認罪認罰,並與被害人達成民事賠償協議。
★堅持對民營企業負責人依法不捕不訴不提出判實刑量刑建議司法政策。對某勘察設計公司副總經理龔某某串通投標案作出不批准逮捕決定,對移送起訴的10名民營企業法人、負責人均採取取保候審強制措施。
★堅持全面審查,打擊與保護並重。在辦理某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某某串通投標案時,在李某某不認罪的情況下,追訴漏犯4人。在4人的指證下,李某某認罪認罰,對於主動自首的陪標公司法人、負責人因犯罪情節輕微,滿洲里市檢察院作出相對不起訴決定,對李某某及投標專員建議法院適用緩刑、單處罰金。
五大環境氛圍
1
公開透明司法環境。對某公司虛開發票建議公安機關撤案舉行公開聽證,對某公司龔某某串通投標案不批准逮捕、提出緩刑量刑建議二次公開聽證,對某公司等5名串通投標法人、負責人擬不起訴、緩刑量刑建議公開聽證。
2
公平正義法治環境。對滿洲里市公安局2008年以來的100餘起民企刑事“掛案”進行專項清理,逐案召開聯席會,準確把握民營企業在生產、經營、融資活動中的法律界限,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家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3
兩法銜接政務環境。針對某公司虛開發票案,就案件定罪、證據收集等問題與稅務局召開案件討論會,公安機關撤案後,向稅務機關發出檢察意見書,建議稅務機關對該企業代開發票擾亂社會稅收管理秩序行為,依法給予行政處罰,稅務機關對該公司共計追繳補繳稅款120餘萬元。
4
主動便捷服務氛圍。院黨組前往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進出口貿易企業徵求意見建議,同時將檢察建議送進民企。藉助檢察開放日邀請民營企業家走進檢察機關,聽取意見和司法需求。對現代化管理水平較低的企業做好法律諮詢工作,督促安全生產經營。
5
營造良好宣傳氛圍。充分利用電視、微信、微博等媒體平台對檢察機關服務保障口岸民營經濟發展的特色亮點進行宣傳,部分信息被上級院媒體平台採用並轉發20餘次。
六個機制
■ 建立檢企服務對接機制。建立責任清單,把企業“找上門”變為主動“上門找”,實行以檢察長、副檢察長、部門負責人定點聯繫民營企業工作制度,建立民營企業檢察開放日,零距離回應,面對面解惑。
■ 建立重大疑難案件會商及重點案件回訪機制。對涉民企疑難複雜案件,聽取行業主管部門意見,對涉民企案件回訪,聽取對檢察機關辦案的意見建議。
■ 建立民企案件社會監督機制。邀請轄區政府、公安機關、人民監督員、工商聯和律師共同參加,增強民營企業案件檢察透明度。
■建立法治宣傳引導機制。組織專題法律講座、案件庭審觀摩、公開審查聽證等法治活動幫助民營企業強化依法經營意識。
■ 建立民營企業案件執法監督機制。建立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作為、亂作為的監督糾正機制,運用檢察建議推動行政機關依法履職。
■建立民營企業檢察督促機制。督促企業建立合規制度,促進“嚴管”制度化。發送企業經營風險提醒函,對制度漏洞和管理隱患提出預防和改進對策,進一步提升民營企業防範風險能力。
來源 | 滿洲里市檢察院
編輯 | 王婉瑩
呼倫貝爾檢察
傳播法治能量 講好檢察故事
呼倫貝爾檢察新媒體
微信號 :hlbrjcy
新浪微博:@呼倫貝爾檢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