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來源於“中國航務周刊”,作者Effy
日前,勞氏船級社海上脫碳中心(Lloyd’s Register Maritime Decarbonisation Hub)宣布,攜手合作夥伴,發起成立“絲路聯盟”(Silk Alliance),旨在從亞洲區內集裝箱貿易開始,建立一個高度可擴展的綠色走廊集群(Green Corridor Cluster),推動航運業脫碳減排。
勞氏船級社相關公告
據介紹,“絲路聯盟”以歷史悠久的“絲綢之路”海路段命名,這一海路段將東南亞與中國、印度次大陸和阿拉伯半島連接起來。
勞氏船級社海上脫碳中心表示,其正與全球11家供應鏈利益相關者開展合作。目前,“絲路聯盟”的成員包括太平船務(PIL)、萬海航運、陽明海運、X-Press Feeders等船公司,以及船廠、燃料供應商、發動機製造商和金融機構等。
具體而言,“絲路聯盟”成員將利用各自領域的專業知識,主要為在亞洲運營的集裝箱船,制定燃料過渡戰略,通過促進業內合作,以履行航運業在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上做出的承諾,通過實際行動,降低採用可持續碳中和燃料的投資風險。
對此,勞氏船級社脫碳項目經理Charles Haskell表示:“這是首次為多個利益相關者制定燃料過渡戰略。我們不僅得到了航運業主要參與者的支持,還得到其他行業的支持,這對實現行業脫碳至關重要。”
陽明海運表示:“我們一直致力於航運業可持續性發展,為了制定可靠的燃料過渡戰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我們需要不同平台的支持,以探索實現脫碳的可行方案。陽明海運加強對船隊脫碳的承諾,這在我們即將建造的5艘15,000TEU型船計劃中,得到了證明,這批船舶選擇的燃料更環保、更低碳。”
萬海航運副總經理葉文超認為:“作為負責任的航運企業,我們必須積極行動,通過與聯盟成員跨領域的合作,結合航運、金融、技術及能源的專業知識,共同實現碳中和目標。”
太平船務船隊總經理Goh Chung Hun則表示:“太平船務很高興成為‘絲路聯盟’的成員,我們希望通過參與這一聯盟,表明我們對船隊脫碳的承諾。同時,與其他利益相關者合作,通過利用低碳燃料,為支線航運建立區域綠色走廊。”
據了解,在COP26會議上,22個國家共同簽署了《克萊德班克宣言》,宣布建立多條零排放航運路線,即“綠色航運走廊”。
綠色航運走廊旨在通過建立定價機制,鼓勵船舶使用零排放燃料,最初通過補貼的方式,最終採用碳定價的策略。